腊月腊祭话腊山
1986年仪征撤县设市,我在市政府办公室做秘书,有一次跟着管德本市长下乡(那时候还不是一位市长配一位秘书,官多兵少合着用),一路上他问我些情况,多大啦?哪个学校毕业的?学的什么专业?什么时候来政府办的?出过差吗?到过哪些地方?还说你现在年轻呢,到哪里都新鲜,车票门票都会当个宝贝留着,等你到我这个岁数,跑得多见得多了,就淡化了。车到捺山时,管市长问我,你爬过捺山没有?我说惭愧还没机会上去过。管市长说,那我们就爬一次?我那时候年纪轻还不到三十岁,腿脚没毛病,就和他两个人,拽着野草荒树,不费多大劲就到达山顶,上面有一小块不毛之地,其他也没看见什么。我后来到捺山茶场、火成岩断面去过多次,但登顶只有这一次。那块不毛之地,问过一些人,说是秦始皇(也有说大禹的)挑个担子,走到仪征这里时,扁担断了,那一头掉下来就是铜山,这一头掉下来要歪倒,被他随手一捺,不倒了,手捺到的地方,就不长草,这山也就叫捺山了。
我后来查看《道光重修仪征县志》,没有这个神话传说,记载是这样的:
腊山,在县北三十里,上有天井池,其水冬夏不竭。又有白龙庙,宋郡守王大昌于此祷雨,有应。
解读一下。首先,县志上说的是腊山,我们说的是捺山。从地理位置来看,实际上是同一座山。仪征人L和N是不分的,腊和捺一个读音。顺便说一句,当初我对雍正元年仪真避讳改称仪征很不理解,不是一样的么?直到1995年单位有了四通打字机,我摸索着边学拼音边打字时才知道,“真”读zhen,“征”读zheng,普通话这两字读音是不一样的,可咱们是一样的。至于腊山何时演化成了捺山,暂无定论。
其次,县志上说腊山上有两个景点,一个是天井池,且池中之水冬夏不竭;一个是龙王庙。我上山的时候一个未见着,估猜当年看到的不毛之地,可能就是已经没水的天井池吧?
第三,经查,王大昌在南宋嘉定八年(1215)任真州发运使司判官,后任真州知州,他曾在腊山祈祷求雨。县志收录了他的一首诗:
踞鞍未晓出城扃,已觉霏霏等露零。
默祷白龙泽三日,乞飞丹凤表千灵。
但知历悃占犁雨,不记微躯是使星。
宁敢贪天为己力?端由宵旰诞扬庭。
县志还收录了清代仪征文人魏卫的《游腊山记》:
“真州四境之山多培塿,最北而高者为腊山,邑之望也。为堪舆之说者曰:‘城中气脉,实基乎此。’顾腊所由名,无传焉。余意:山之高者,能出云雨,以泽斯民。岁终蜡祭,享报群神于斯,故谓之‘腊’欤?丁巳秋,余以获稻北田,重九登焉。自麓至巅,约二里许,蜿蜒无峻绝处。山起二顶:西顶皆乱石;东顶突出于土,一石发竖,苔华古秀可爱。坐而观焉,山之四麓分数支,回旋磅礴,如相顾然。惟南支,势更奔腾。意向者堪舆家之言,殆指此也。山半有石崖,夹两巅中,高二丈许。石理皆坚,攒叠为一,手可扪而数也。色青而黑,水泉滴沥不绝。缘崖而上,挟道数十步,有石罅,大、小十馀,浸浸皆有水。是泉之始出也。天欲雨,则两巅云气上达,顶隐不见。盖下伏有池,水常不竭,俗谓‘龙池’。昔尝祈雨于是,辄应,岂非能泽斯民之一验欤?后之君子知兹山为一邑之望,能考所以名山之义,举而秩诸祀典,时其报祀,而雨旸犹不时,土物犹未阜,吾知山之灵必任咎矣,故为之记。若夫登览之旷,东极白洋,西尽灵岩,石帆、峨眉,罗列横亘,城郭田庐,隐显于云烟苍莽间者,固不待言。”
解读一下:
真州(即仪征)境内的山,都不太高,最北面的腊山,是全县最高的了(1994年版《仪征市志》:大铜山最高,海拔149.5米,捺山146,乌山84.3,峨眉山、桃花山62~95之间)。会看风水的专家说,真州城里的气脉,是从这里来的。
腊山之名从何而来呢?史料上并没有记载,我(魏卫)觉得,山高到一定程度,就能汇聚吸收云雾雨水,用以润泽在山周围生活的老百姓。老百姓是懂得感恩的,每年腊月,都要来祭祀山神,所以腊山之名,也许是这样来的。
丁巳(康熙十六年,1677)秋天,我从已经收获了的山北稻田上山,作重阳登高,从山下到登顶,大概二里多路,山路蜿蜒而上,没有绝壁陡峭之处。此山其实有两个顶,西边的顶上都是乱石,东边的顶一块石头从土中突出竖起,石头上有青苔,看上去古秀可爱。坐在山顶四面望去,都有山脉伸展出去,各山脉弯曲回旋,气势磅礴,就像相互呼应一样。向南的那一支气势更盛,估计风水专家说的就是这一支了。在半山腰有个石崖,夹在两座山头之中,高二丈多,石质非常坚硬,一块块石头整齐地叠加在一起,可以用手摸着一块块地数。石头是青而发黑的色泽,有泉水从石缝中滴沥不绝。沿着石崖攀缘而上,几十步的范围内,有大小十多条石缝,每个石缝里都浸润有水,只就是山泉的源头了。
天要下雨了,只见两个山顶都有云雾上升弥散,一会儿山顶就看不见了。这是因为下面有水池,泉水常年不竭,这个水池就是俗称的龙池。从前先贤们经常在腊山祈祷求雨,总是很灵,这个不就是腊山神灵能润泽百姓的验证吗?后来的明白人也知道这座山对仪征全县的重要性,知道腊山之名的意义,能够有计划地安排,到了时节就及时祭祀。如果不能及时下雨,农作物的收成就会受到影响,这也是山神在责怪我们啊。所以我特意写下这篇记。
站在腊山之巅瞭望,东边是白洋山,西边是灵岩山、石帆山、峨眉山,这些山峦横亘绵延,在这些山峦的庇护下,城镇、乡村、田园、农舍,在云烟苍莽间若隐若现,百姓安居乐业,那种美好,用不着我再多说了。
在这篇《游腊山记》中,魏卫提出,此山系仪征地脉之源,地方官在此腊祭,故得名腊山。
腊祭,是中国古代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一种重要的祭典。《礼记•月令》记载孟冬之月,天子向上天为来年祈福,用猎取的禽兽来祭祀先祖及五祀。“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之。”
最晚到春秋时期,腊祭就已经是国家大典的一部分。
“先祖”好理解,那“五祀”又是什么呢?早期的《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孔子家语•五帝》等文献中提到“五祀”,指的都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之神。到了两汉间,认为“五祀”就是《礼记•月令》中提到的春天三个月所祀的“户”、夏天三个月所祀的“灶”、季夏(六月)所祠的“中霤[liù]”(房屋的中央)、秋天三个月所祀的“门”、和冬天三个月所祀的“行”(通“井”)这五种事物的观点逐渐占了上风。
“户、灶、宅、门、井”这五位是守护住宅内外的神灵,跟人们的日常生活关联更加密切,所以也被更多的人接受。后来对灶神的祭祀单独分离了出去,直到今天,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军三民四),人们都要进行隆重的祭灶仪式。
腊祭还有写成蜡祭的,一般认为两者相通,其实两者是有差别的,尤其是汉代之前。蜡祭是祭祀八位与农耕有密切关系的神灵的活动,八位神灵是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邮表畷(zhuì)神(田舍、开路、划疆界)、猫虎神、坊神(堤防)、水庸神(水沟)、昆虫神,主题是感谢神灵的恩赐、祈求来年丰收。《礼记•效特牲第十一》云:“天子大蜡八。”也是一个由天子亲自参与的重大祭祀活动,由于时间也在腊月,故汉代以后,两祭合二为一。关于蜡祭,详见我的另一篇文章:真州八景之北山红叶(八蜡庙)。
形成于东汉末年的道教,将腊月初八定义为“王侯腊”,家家要煮果粥;南北朝以后,随着佛教的流行,腊月初八被附会为释迦牟尼成佛日,佛家将此日定义为“腊八节”,寺庙煮腊八粥广为布施。
《游腊山记》作者魏卫(1626-1687)字廓功,原籍山西柏乡,是清初仪征的诗人。县志卷三十六人物志“文学”条目有魏卫的介绍。他少年时就父母双亡,但他十分好学,一生以教书为业,没有功名。他写的诗意境澄淡,尤其擅长五言诗。享年六十二岁,著有《西陴诗稿》六卷。
嘉庆四年(1799),阮元在京任户部左侍郎。他在编撰《广陵诗事》时回忆道:仪征的资福寺,一进门就有个放生池,池上有座桥,庙里栽了好多翠竹和大树。大庙的正殿有两根大楹木柱,那可是古楠木,又粗又大,两个人都抱不过来。我年轻时曾经寄宿在这里。国朝初期的仪征诗人魏廓功有诗描绘资福寺云“书声出秋树,花雨送溪风”,正好恰如其分地反映了我读书时的情境(《广陵诗事》卷六)。他还在《广陵诗事》卷四里评说魏卫:魏廓功只是一介布衣,他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去世。(张慧剑《明清江苏文人年表》根据焦循《扬州足征录》考证为康熙二十六年1687)他的诗,意境清迥。他所著的《西陴诗稿》六卷,极力推崇田园风光和耕读恬淡,读来赏心悦目,玩味无穷。他死后,洪嘉植(字去芜,号秋士)为他写墓志,其中说到:“处士没,仪征乃无人。”这是多高的评价啊。他的《咏梅》诗里有一句“高寒喜在山”,不减孤山风味。
县志上还有白龙庙的记载:在腊山上。宋郡守王大昌于此祷雨,有应。今移建于白洋山。
可见如今白羊山上的白龙庙,原先是建在腊山上的。
今天的捺山,已经建成了地质公园,以普及火山、火成岩等自然科学为主题,如果将王大昌、魏卫、腊祭、龙王庙等历史元素融入,也许能使捺山旅游的内容更加丰富些。
【捺山】
https://bbs.yizheng.gov.cn/data/attachment/forum/201801/24/100213br4jn3lnjuzry4ju.jpg.thumb.jpg
欢迎关注“仪征事”公众号(yizhengshi0514)和巫晨个人微信(wuchen0514),查看我的更多文章
上初中天天要爬捺山去上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