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家家接女儿
二月二,家家接女儿明天就是二月二了,哥哥早二天头,就打电话来了:“秀珍,二月二将好是星期天,我就不一个个打电话,你微信通知哈子,约上三代姑老太们一起家来聚聚”。
我爸妈生了四个姑娘,哥哥一个姑娘,侄儿一个姑娘,这不是三代姑老太嘛!”儿子多,造小锅,姑娘多,桂圆蜜枣床头摸”。有姑老太的人家,是“王者荣耀”。
二月二,女儿回妈家带着桂圆、蜜枣、糕点、牛奶、烟酒之类礼品孝敬爸妈。爸妈左一巴来,右一巴,不是巴来自己的吃喝物品,巴来女儿,除了鱼呀肉的紧(优先让其吃够)吃外,更多的是问长问短,关心体贴女儿在婆家生活,生怕自己的姑娘在婆家受委屈。
二月二,姑老太不能够自私,一人家来撒?“夫妻双双把家还”,拖儿带女回来,就像朱明瑛《回娘家》那首歌里唱的:“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后还背着一个胖娃娃”。这不,第三代小姑老太,宗艺的霞子刚刚抓周,身后果真如此,背着一个胖娃娃来了。
二月二,家家接女儿。这个跟正月初二,“身穿大红袄,头戴一枝花”,回妈妈家拜年不同。那是自己去“拜”年。这次是“接”,多个“接”,一字之差,差之万里。早年来说,二月二,妈妈家会派弟弟、妹妹上门接,老公是跟屁虫,跟在后面屁颠颠沾沾光。“翻身农奴把歌唱”忒有面子忒风光的姑娘们,在老公面前抬头挺胸。一路“风吹着杨柳,哗啦啦...啦啦!喜煞煞、喜煞煞!”
二月二,堆盘满桌款待,特为姑老太所备。我们乡下老一辈子,尊称出嫁的女儿为姑老太,到现在我哥哥仍延续老爸的口气,还称颂我们这些外嫁女为姑老太。中午,冷盘,热炒,红烧,鸡汤,满满一大团桌子,堂屋里挤满了人。姑太爷是“娇客”,不可得罪,过年的好酒,拿出来敞开来喝,姑老太,甜酒饮料请慢用,不用装真,“装真忍饿,想想心里难过”,哥哥总会打趣提醒。
二月二,家家接女儿,“舅舅家一头牛,还有外甥子一个头。”外甥外甥女,到了舅舅家,直接不用客气,开怀畅饮,吃不了打包兜着走。“人活九十九,临了还要娘家走一走。”妈妈家这条路,是不断之路啊!
酒足饭饱之后,老中小三代姑爷,麻将转蛋打牌玩。我和嫂子、姐姐、妹妹们烧水和面做“子孙饼”,老姑老太,中姑老太,小姑老太,吃喝玩乐带,享受贵宾待遇,温馨甜蜜,幸福洋溢脸上。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打了春,赤脚奔,一年之计在于春”。二月二一过,卷起裤脚,甩开膀子,撸起袖子,大干喽!
本帖最后由 人生留白 于 2018-3-17 21:01 编辑
噢,您叫“陈秀珍”
是吧!
充满生活气息! 好文 秀珍
请您今天抬头看看天空
OK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