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二日行-----再见阳产土楼
本帖最后由 霜叶满天 于 2018-4-4 14:48 编辑有些地方,初见惊艳,再见怅然。
3月31日,春和景明,仪化单车运动协会一行15人跟随扬州广陵的兄弟姐妹一起去皖南踏春,此次行程安排,第一天为阳产土楼,晚上住屯溪老街附近;第二天游览祖源村落,从祖源徒步穿越至木梨硔。我曾经在2016年春季骑行阳产土楼,而木梨硔始终是我熟悉而陌生的地方,熟悉是因为这个地方曾经被别人无数次的提及,陌生是因为我从未涉足过,此番广陵户外的这个活动召集帖竟让我刹那间心动,心动不如行动,事不宜迟,竟一呼百应,从春姐姐手里拿下了最后15个名额。
忙乱的日子因为有了这样的期盼而变得清朗明澈起来,木梨硔,终于从梦想变为现实。
早上7:50,终于踏上了前往皖南的大巴,6个多小时的车程因为一路的欢声笑语而变得不再漫长,在惜缘哥和春姐姐的主持下,扬州广陵户外和仪化单车进行了才艺大比拼,民歌红歌口水歌,你方唱罢我登场,结果并不重要,过程才是王道。
下午二点,抵达深度镇,换乘小中巴,直抵阳产土楼。
2016年4月,仪化单车组织新安江百里画廊骑游活动,阳产土楼也是 其中重要的一站,骑着单车一路攀爬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狭窄陡峭的山路、绵绵不绝的攀爬、路旁盛开的野花、空旷无人的山谷……那个时候的山路,是寂静无人的,如今,这条狭窄的山路塞满了无数辆小中巴和私家车,稍有不慎,便会两车狭路相逢,而进退两难,那个曾经深藏闺中无人识的阳产土楼,如今成为炙手可热的的热门景点。
半小时的停停走走,小中巴终于抵达阳产土楼门前,熙攘的人流车流、高大矗立的门楼、门口兜售的小贩,将那个曾经神秘幽静的土楼抛掷,而此刻,蓝天白云,阳光灼目。
还未进村,村口一溜排油亮的腊肉便扑入眼帘,据说这些腌制的腊肉可以吃上1-2年,皖南的特色顿时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而那些泛着油光的猪脸与腊肉在阳光的照射下越发的油亮起来。
传说阳产村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村落,为郑姓居地,是一个依山而建的山寨,房子以土楼为主,一座座,一排排,密密麻麻,一幢接一幢。均以青石砌磅为地基,再建土楼,土楼与土楼之间有石板或石板台阶或青石铺地。土楼群依山就势、千姿百态、布局合理、错落有致,体现了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具有浓郁的山区民居建筑特色,构成了神奇、古朴、壮观、美丽的画卷。是徽派建筑又一奇葩,是徽州山越人智慧的结晶。
导游是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土生土长的土楼人,我一直希望能从他的嘴巴里听到有关土楼的故事,遗憾的是,这位导游只会指挥我们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探寻土楼故事的计划就此流产。而我只能用自己的双脚、双眼去打量,试图从这一砖一瓦、一房一墙中探寻土楼的秘密。
沿着狭窄的小路走进村子,大部分的土楼建筑依然完好,有些村民将自己的房子改造成客栈,更多的土楼早已人去楼空,坚守在村里的更多的是老人。
大多数房子依山而建,由于地形险峻,平地稀有,村民们便从空间入手,将房子建成高达数米的土楼,房基用石块垒成,最下面的一层一般留有猪圈和鸡舍,可谓是冬暖夏凉。据说这些房子有的卖给了外地人,那些外地人偶尔来住上几天,体验一下山里人的生活。
桃花灼灼,将残败的屋顶映红,大自然总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再不堪的人生,因为有了这些大自然的恩赐,也能变得分外的从容。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再斑驳沧桑的时光,也无法抑制住新生的力量,或许,这就是这个古老村落焕发新生的缘由。
每年到秋天,晒秋便成了这里最辉煌的一幕,而我,似乎已经看到了那金黄的秋色。
触目惊心的苍老,却依然屹立不倒,阳产土楼,就像一个倔强的老人,小心翼翼地张望着外面的世界,这座徽派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在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中独树一帜,让世人越来越惊叹于前人的智慧,成为建筑史上的传奇而大放异彩。而越来越浓的商业气息终究会将这个传奇湮没,成为我挥之不去的遗憾。再见,或许永远不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