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chen 发表于 2018-12-14 15:12

帝王过仪征之南唐烈祖李昪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词的最后一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同时期的《韩熙载夜宴图》,则是南唐宫廷画家顾闳中奉李煜之命观摩中书侍郎、充光政殿学士承旨韩熙载的夜宴而绘制的,为千古名画。南唐在文化建设方面是有辉煌成就的。
【韩熙载夜宴图】

让南唐知名度大增的,还有《红楼梦》第七十九回“薛文龙悔娶河东狮,贾迎春误嫁中山狼”中引用的成语典故,书中说道:薛蟠的新婚妻子夏金桂,要作当家的奶奶,见有香菱这等一个才貌俱全的爱妾在室,越发添了“宋太祖灭南唐”之意,“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之心。

这个成语出自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太祖开宝八年》:“上怒,因按剑谓铉曰:‘不须多言,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铉皇恐而退。”说的是宋太祖赵匡胤要灭南唐,李煜派徐铉到汴京求和。徐铉说,我们江南国主,对大宋皇帝非常尊敬,从未有不恭之举,不知为何还要打我们?宋太祖说:不要说多少话!你们是没啥过错,但现在大宋要一统天下,我的卧榻旁边,哪能容得别人酣睡!

大唐盛世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为期五十三年(907-960)的分裂时期,中原地区先后建立了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

与此同时,在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仪征先后属于南吴、南唐。

本文的主角,是南唐开国皇帝,烈祖李昪。

县志卷二十三武备志援引陆游《南唐书•烈祖本纪》记载:升元四年冬十月乙巳,诏幸东都,命齐王景监国。庚戌,帝自保德门御舟;辛亥,次迎銮镇。

这段史料清楚地记载,南唐烈祖李昪,曾在前往东都(广陵)的途中,于升元四年(940)十月辛亥日,到过迎銮镇(仪征)。

李昪(889-943),字正伦,小字彭奴,徐州人,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建立者。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六(乾宁二年乙卯895)记载,杨行密在攻打濠州时,军士掠得徐州人李氏之子(李昪),当时才八岁,杨行密很喜欢他,想收为养子,但是杨行密的长子杨渥非常生气,不喜欢他,杨行密看出来了,就对手下大将徐温说:“这个孩子天性聪慧,见识和性格都远超常人,我很喜欢他,但我看杨渥不能容他,太可惜了,这样吧,我把他赐给你。”于是这个小孩就做了徐温的义子,徐温给他取名叫徐知诰,与自己的几个儿子一样的排行。

徐知诰是个知道好歹的人,侍奉徐温如父,徐温妻李氏因为同姓的缘故,也对徐知诰照顾有加。有一次为小事惹得徐温生气,徐温拿起鞭子抽他,撵他走,回家时,发现徐知诰跪拜在门口迎接他呢,徐温问:“你怎么还在这里?”徐知诰哭着说:“我一个小孩,离了父母怎么办啊!父亲生气不要我了,我只好回来找母亲,这也是人情之常啊。”徐温于是更加怜爱他,后来逐渐长大,就让他执掌家事,家里人都说他管理有序。徐知诰长大以后,喜欢读书、喜欢骑射,见解独特,人长得还很高大英俊。杨行密经常对徐温说:“徐知诰是个俊杰啊,我的这班大将的儿子们,都不及他!”

南吴杨隆演天佑六年(909),徐温遥领升州(今江苏南京)刺史,任命徐知诰为升州防遏使兼楼船副使,在升州治理战舰。天佑七年(910)年任升州副使,知州事。天佑九年(912),徐知诰随柴再用攻打宣州李遇,因功升任升州刺史。当时,江淮地区刚刚平定,地方长官多是武夫出身,只知搜刮民财来供养军队,而徐知诰则与众不同。他勤俭好学,重视儒生,宽仁为政,因而得到民众赞誉。

天佑十二年(915),徐温为两浙都招讨使,出镇润州,统辖升州、润州、常州、宣州、歙州、池州,其长子徐知训留在广陵辅理朝政。两年后,徐温将镇海军治所迁到升州,改封徐知诰为检校太保、润州团练使。徐知诰想到宣州为官,被徐温拒绝,心中很不高兴,后来在宋齐丘的劝说下方才到润州赴任。

天佑十五年(918),徐知训被大将朱瑾所杀,徐知诰在润州得到消息,抢先赶到广陵平乱,任淮南节度行军副使、内外马步都军副使,从而控制了南吴朝政。

徐知诰执政后,为了收揽民心,宽缓刑法,推广恩信,还建造延宾亭用以接待四方之士。宋齐丘、骆知祥、王令谋等人都成了他的重要谋士,其他凡有流落在其境内的士人他都加以任用,还经常派人到民间了解疾苦,遇有婚丧匮乏的,便设法予以周济,因此赢得了人们的好感。尽管徐温身居金陵遥秉大政,但人心已大多归向徐知诰。

南吴武义元年(919),杨隆演被徐温所逼,被迫称王,任命徐温为大丞相,徐知诰为左仆射、参知政事兼知内外诸军事。顺义元年(921),徐知诰被吴王杨溥任命为同平章事,遥领江州观察使。不久,南吴升江州为奉化军,任命徐知诰为奉化军节度使。

南吴顺义七年(927),徐温在行军司马徐玠的劝说下,派次子徐知询到广陵,准备让他代替徐知诰执掌朝政。徐知诰听到消息,十分害怕,上表乞求出镇江西。不久,徐温病死,徐知询接任金陵节度使、诸道副都统,数次与徐知诰争权。徐知诰诱骗徐知询入朝,留任左统军,褫夺了他的兵权。

同年十一月,徐知诰继承徐温的未竟之志,继续逼迫吴王杨溥称帝,即位后改元乾贞,任命徐知诰为太尉、中书令、都督中外诸军事,封浔阳公,又改封豫章公。

南吴大和三年(932),徐知诰担任镇海、宁国节度使,出镇金陵,并沿用当年徐温的做法,任命儿子徐景通(李璟)为司徒、同平章事、知中外左右诸军事,将他留在广陵辅理朝政。次年,徐知诰被封为东海郡王。再次年,南吴加封徐知诰为尚父、太师、大丞相、大元帅、齐王,并将升州、润州等十州之地划为齐国。徐知诰推掉尚父、丞相之职,并在次年开设大元帅府,设置官员。这时,闽国、南汉等国都遣使者前来,劝徐知诰称帝。

南吴天祚三年(937),徐知诰建立齐国,并任命宋齐丘、徐玠为左右丞相。同年十月,徐知诰受禅称帝,国号大齐,改元升元,并尊杨溥为高尚思玄弘古让皇帝,追尊徐温为太祖、谥曰忠武皇帝。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西都,以广陵为东都。

南唐升元三年(939),徐知诰恢复李姓,改名为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又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他为唐高祖、唐太宗立庙,追尊父祖四代为皇帝,改奉徐温为义祖,并对徐氏子弟大加封赏。

李昪在位期间,对外坚持弭兵休战,以保境安民,对内则兴利除弊。他在治理国政上礼贤下士,并能虚心纳谏。由于连年征战,从中原一带流落江淮的难民很多,李昪对此积极妥善安置,实行轻徭薄赋政策,使南唐社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一跃成为“十国”中的强者。

李昪志在固守吴国旧地,无意开拓,被大臣冯延巳讥为“田舍翁”。升元六年(942),吴越国遭受自然灾害,南唐群臣都劝李昪趁机出兵攻灭吴越。李昪却坚决拒绝,认为国内百姓需要休养生息,不应开战,并派使者去慰问吴越,送去许多礼物。

李昪在青年时代就“以文艺自好”,崇文重教,当政后非常重视征集文献图集。他将从各地征集的三千多卷图书,收藏在他治理升州时设置的“建业书房”,为南唐日后成为“文献之地”开了先河。此外,李昪对教育的重视也为后世所称道。在秦淮河畔设国子监,兴办太学、小学,培养国子博士和四门博士外,还在庐山五老峰下白鹿洞建置学馆,号曰庐山国学。

李昪晚年崇尚道术,因服用丹药中毒,个性变得暴躁易怒。升元七年(943)二月,背上生疮,不久病情恶化,于当月二十二日在升元殿去世,终年五十六岁,遗命齐王李璟监国。十一月,李昪被安葬于钦陵(南京牛首山南麓),上谥号为光文肃武孝高皇帝,庙号烈祖,在位7年。

升元七年(943)李昪驾崩,长子李景继位,改名李璟(916-961),有保大、中兴、交泰三个年号。李璟即位后开始大规模对外用兵,消灭楚、闽二国。他在位时,南唐疆土最大。保大十三年(955)至交泰元年(958),北周世宗三征南唐,李璟上表自请传位于太子弘冀,南唐尽献江北之地,奉周正朔,用其纪年,削去帝号,改称国主,所以李璟史称南唐中主,在位19年。

后周显德六年(959年)九月,太子李弘冀去世,李璟封第六子李从嘉(李煜)为吴王,居住东宫。旋立李从嘉为太子。宋建隆二年(961),李璟迁都洪州(同时升洪州为南昌府),立李煜为太子监国,留守金陵。同年,李璟在南昌病逝,时年四十六岁,葬顺陵(南京牛首山南麓、烈祖李昪钦陵西侧约100米)。死后获宗主国宋朝特许而被追上庙号元宗,谥号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

宋建隆二年(961),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975),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汴京,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葬洛阳北邙山,史称李煜为南唐后主,在位15年。

笔者在《帝王过仪征之南吴睿帝杨溥》一文中曾讲述,杨溥这皇帝当得悲催,“主动禅位”给徐知诰(李昪),自己在润州丹阳宫被幽禁而死,年仅38岁。家族的命运更惨。南唐升元六年(942),李昪将杨氏子孙迁到海陵永宁宫,派兵严守,阻绝外人进入。时间久了,“杨氏男女自为匹配”。后周显德三年(956),世宗柴荣征伐淮南来到迎銮江口,下诏安抚杨氏子孙,南唐中主李璟听说后,担心杨氏作乱,便派人将杨氏族人全部杀害。后周先锋都部署刘重进得到杨氏的玉砚、马脑碗、翡翠瓶上献,向柴荣报告:杨氏已经绝嗣。这也成了柴荣指责南唐的罪状之一。

相比南吴故主杨家后世的悲惨遭遇,李昪、李璟父子对义父徐温家族要好得多。陆游《南唐书》记载,李昪恢复李姓、改国号为唐后,拜徐氏于李氏同,封徐温第五子徐知证为江王,后改为魏王,第六子徐知鄂为饶王(徐温前四子在李昪称帝前已经去世)。李璟嗣位后,“尤见尊礼,内宴用家人礼,起舞拜跪为寿,”而徐知证亦以叔父自处,无须谦让。

【南唐疆域图】

南唐延续了三十九年,传三世,一帝二主,在整个五代十国时期,算疆域比较大、时间比较长的势力。相对稳定和开明的政局,重文抑武的国策,促进了江淮、江南和南方各地的经济发展,文化、艺术、宗教等领域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欢迎关注“仪征事”公众号(yizhengshi0514)和巫晨个人微信(wuchen0514),查看我的更多文章

仪征公民工 发表于 2018-12-14 17:00

长见识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帝王过仪征之南唐烈祖李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