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环保苦旅——独行黄河万里路
我的环保苦旅——独行黄河万里路姚大鹏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流, 也是世界上一条巨流。我于2017年11月3日又踏上了生态考察万里黄河全程路的征途, 从黄河头顺流而下, 穿山峡, 过草地, 攀陡崖, 涉激流, 风餐露宿, 历经9个省,区的108个县市, 行程11000, 历时480天, 于今年3日初底达黄河入海口, 圆满完成我10多年来考察长江黄河和万里海岸线的梦想。
夜宿黄河源 从2017年11月初, 我由麻莱县的麻多镇去黄河源, 辽阔的草原一望无际, 远处的山峰白雪皑皑, 雄伟壮观。我沿着约古宗列盆地的南坡向西南边缘走去, 终于瞧见了珍珠般的泉水时断时续的从一个个泉眼里冒出来, 汇成涓涓细流。啊! 黄河的源头到了, 我兴奋的从身上取出军用水壶,灌满了一壹壶清泉, 然后顺着北坡往回走, 天色渐晚, 看不清路, 只好就地撑起旅行帐棚露营,此时此刻我在帐棚睡袋里, 诗兴随着思绪的难眠, 写下了一首:从黄河笫一泉到古宗列盆地名为孔雀河的诗/姚大鹏/从黄河第一泉到古宗列盆地名为孔雀河/其大小草甸水潭呈绿色扇形分布/俨然孔雀开屏/小溪汇合处喷涌而出的泉水造就了万丈巨浪/挟裹着一条震撼的音阶使黄河水流妙不可言/从黄河第一泉到古宗列盆地名为孔雀河/其间要穿过险恶的沼泽草滩 闪闪发亮的水/犹如孔雀开屏一般 因而称为玛涌滩(孔雀河)/玛涌滩逐渐分汊达7股 最后合为三股进入扎陵湖/从黄河第一泉到古宗列盆地名为孔雀河/其间要从峡谷的悲壮中忍耐住寂寞/那些扑面而来的鹰飞过宽约10米的江面/飞过了孔崔河低矮的草滩 步步而上/从黄河第一泉到古宗列盆地名为孔雀河/进入玛涌滩虽然河道河宽水浅 流速缓慢/然而它使集聚在扎陵湖口约20千米处的水量大增/造就了黄河水流如诸神念念有声的经书长诵。诗写完, 人也进入了梦乡, 睡梦中我忽然隐约的感到有一条狼的影子在帐棚外转圈, 瓜子在帐棚上敲打, 我警觉的从提包中摸出水果刀并用衣服把头部套得严严实实。第二天醒来, 发现身边有几节灰白的狼屎,不禁大吃一惊。立刻撒去帐棚, 收拾行装继续赶路, 走了30多里,发现前面有个帐棚, 就用生硬的藏语招呼:” 啊屋(大哥) ——啊屋!” 帐棚里走出二位夫妻藏民, 热情的把我迎了进去。他们憨憨的端上一杯奶茶和几片切好的牛肉干招呼我休息,淳朴的真诚待客的微笑在内地是很少能碰到的。
过龙羊峡无人区 在黄河源艰难的考察了二个月之后, 我环绕积石山沿着”s” 型的大湾曲又徒步了两个多月,于2018年3月中旬到达龙羊峡, 龙羊峡镇世人皆知,地处黄河谷地,四周环山,繁华时,这里的常住人口曾达到8万。著名的龙羊峡大坝,造就了龙羊湖景区高峡平湖的独特景观,曾被誉为亚洲第一大坝,也被称为中国的“克罗拉多大峡谷”。走进小镇,农贸市场、粮店、超市、旅馆饭店、幼儿园……透过这些凝聚了历史印记的标志物,我依稀可以看到当年建设龙羊峡热火朝天的景象。小镇的一大亮点是风景优美宜居宜业。宽阔的街道上,修建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清水墙建筑和现代感十足的玻璃幕墙穿插其中,别有一番风味。 告别了龙羊峡镇,我沿着险峻的峡谷一路下行,两岸陡崖高矗,怪石横生,河谷里虽结着厚厚的冰块,但仍能听到冰层下暗流涌动之声。突然前面出现了一处3米多长的断崖,我蹲在崖边喝了口泉水,喘了口粗气后,决定冒险前进。我先将背包旅行帐棚顺着断崖滑下去,然后纵身往下滑跳,结果,随身带的90尼康相机彻底摔坏了,饮水的军用水壸也被压扁了。这时已暮色降临,我一步一拐地沿着河滩冰层往前走,再加上有点高源反应,己经筯疲力尽的我又困又饿,而地图上标注的下一个目标罗汉堂仍无踪影,反证天当被来地当床的生活己经习以为常了,于是找了一处背对风向的大岩石撑开帐棚露宿,尽管此时是天寒地冻的严冬,但我很快就进入了梦乡。第二天早晨醒来,大声朗诵一下我沿途写的随笔诗记,虽然是在零下近20度的野外,还不至于被活活冻死在异乡。
徒步黄河晋陕大峡谷 7月中旬,在这条长长的大峡谷里,沿路穿越了曲流沙洲的娘娘滩、飞雪雾迷的天桥、激流奔涌的壶口瀑布和著名的天险龙门。我虽然艰苦地徒行了二个多月,大峡谷优美的风景激发了我的诗情,并写下多首由感而发的行吟诗记,晋陕大峡谷/姚大鹏/晋陕大峡谷以黄河为界/南依山西偏关县/北岸是内蒙古的清水河县/西郃鄂尔多斯高原/内外长城从这里交汇/九曲黄河从这里入晋/晋陕蒙大峡谷以这里为开端/每每站在她的脚下仰视伟岸/心思汹涌 感慨万千/一条河流从大峡谷的深处潺湲而来/午夜宁静之时/像拨动琴弦的声响/大峡谷 一台天赖之音的钢琴交响乐/在蜿蜒的峡谷天空落下五彩缤纷的花伞/落在你的身上那纯白的浪花/宛如少女冰清玉洁的肌肤/溪流睁开惺松的眼睛/鱼儿探出脑袋窃窃私语/一路倾泻/岩颤谷鸣/咆啸着/弓身腾挪于高原/由远及近 展开胸怀/细数文明的浪花/遥远而神秘的溪流/忽然在此安详宁静/让自古黄河多泛洪之说/直奔到入海也说不清冤情/紧闭的嘴巴/无言以对/1000米的海拔 层峦叠嶂 群山吐翠/30至50米的壶口/看不出触龙门的气势/100米以上的深度/仿佛是圣水的光芒/黄河是血液/峡谷是灵魂/沉淀的泥沙与生态文明一路感恩/扎根岩石的大树一棵棵生机勃勃/小鸟一路欢唱/绿叶帮我呼吸/袅绕的雾气更是神秘/在大峡谷的掌心/我好想做一棵灵性的树/会思考/会感恩/把流云的热情问候/把游人的収息/葳蕤成芳草青青/镶嵌在鄂尔多斯山脉/让高原生态之梦/灿若人间仙境。9月21日过店儿滩时, 前面山崖挡住通路,为了深入观察认识黄河, 我背贴陡壁, 面朝黄河, 两手紧紧扣住石缝, 双脚站在只有半尺宽的曲径上, 一步一步的向前挪动, 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寸步难行的滋味。从壶口到龙门的考察途中, 一路都能遇到热心人给我指路, 不少人一路提醒我, 西崖是陡峭的悬崖绝壁。此路难于上青天, 东岸却是开阔地的滩地, 必须沿着东岸走。我所经历的这段路也是如此, 那么,这种一岸陡, 一岸缓的地貌是怎样形成的呢?拫据科里奥里士定律, 黄河在晋陕大峡谷是自北向南流, 地球是自西向东转, 河流在运动时, 由于地球向右旋转, 这种右方偏转力的结果, 便使河流出现一岸陡, 一岸缓的地貎特征, 地球上所有类似的河流都不会例外。我认为拫据这一原理, 黄河还将继续向西滾动、崩塌、展宽, 这对今后这一段黄河生态景观的科学开发利用, 有深远的意义。
黄河生态环保之忧 尽管一路上艰险重重,但我却从这一步步的艰难征程中,感受到了高源山水的亲近和交融。有好多次,当我被冻得受不了时,心里暗暗地祈盼能碰上一处避风的地方,老天果然善解人意, 总会出现能暂住的山洞或寺庙, 并有习习的凉风; 此刻也正是我乘休闲之机整理我的所见所闻, 灵感一来, 一首诗作便大功告成, 看着一个个自己辛苦所得的灵性字句,也算是如愿以偿吧。一路上除了独特的民族风情和奇异的自然风光最让我流连忘返外, 黄河水的颜色到不同的地区, 也会看到有不同的变化,青、黄、蓝、绿、红五颜六色应有尽有。但令我伤感和不解的是乃有许多人对黄河生态环保的无知和漠视,而这些人就生活在黄河边上。而且,很多是沿江地区中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地区,经济的高度发达与黄河生态环保的苍白无力形成如此鲜明的对比。在陕西西咸新区在黄河湿地保护区开垦近万亩,上马大量化工项目,而且基础治污设施建设滞后,这和开发事实上就是默许排放污水,这些地方政府明明知道,化工企业建设在黄河流域沿线会导致水土污染,为何还是与化工企业同流合污呢?我只能无奈地说:是利益让这些政府官员们一个个地在违背良知做事。经过这一路的所见所闻,我写下了,黄河路上水污染有感/姚大鹏/多少城市工业园/像常年住在黄河医院里/冶不好的癌症老病号/吃喝拉撒一条龙的排放/就像一根根插进血管的毒针/摧残着母亲河沧桑的生命/无助的泪儿向谁诉说/一路听着母亲的呻吟/怎么能无动于衷/毕竟母子心连着心啊/对你的熟视无睹/就是在对人类犯罪/你的行为我们推脱不了责任/你的结局就是我们的下场/我忽然从梦中清醒/不做现代工业文明综合症的/变态宠中鸟 挣脱 挣脱吧/冒死也要将你满身的污点除尽。
走过河南黄河段 1月在河南三门峡市境内的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暗藏大型养殖场,我看到两处大型养猪场和一处养牛场,占地760亩,有35栋猪舍,现存栏商品猪13926头,项目未经环评审批,厂区内还私建一台2蒸吨/时锅炉;第二处为该公司养殖西区,有20栋猪舍。养殖场内臭气熏天,没有污染处理设施,大量粪污经简陋破败的化粪池后,通过一根管道直排附近莲藕塘和鱼塘。这些地方忘记了生态环保和黄河两岸人民的健康,最终受损的是宾江环境和当地百姓。 2019年1月17日走进河南花园口,远望黄河大桥,黄河中上游曾连年干早,和两岸过量的取水有关,一度曾消失”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势,而现在的花园口这段宽阔平坦的路绿化已非常的好,沿黄河大堤路边,亝满了用于防洪的石块,一路码得也是整整齐齐的,但我们的母亲河看上去仍很瘦弱,不少地段很容易涉水而过,跟中国的第二大河名称很不相称,不知不觉的徒步一天,已走了30多公里的路,看看太阳要落山了,前方离开封还有多远,不得而知。夕阳照在黄河的河面上,反射出万道金光,波光粼粼,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我是一只沉醉鸟。 看看太阳日落西山,天色将晚,已顾不得欣赏夕阳下黄河的壮观景色。继续埋头加快脚步,走了大约10多公里处,大堤旁边有一个西南镇,这时天也黑了,我就找了一户农家,在门前空旷的地方撑起了旅游帐棚,并与主人借电做好一顿晚饭后,与主人闲侃了几句,才知到开封离这里只有20多公里。就着人家方便洗脸洗手,吃过晩饭后,一入帐棚就迷迷糊糊的睡到了天亮,便早早的穿衣起身,收起帐棚到街上路边吃了笼蒸包,便沐浴着清新的晨风,此时我什么也不想管,什么也不愿想,只是想静静的感受这一路冬眠的田园风光带来的恬静和安然。黄河水在堤下孱孱流淌,我的思绪也在堤上自由的飞翔。不知不觉的一天行走下来,己过了开封,到了枊园口引黄阐处,混浊的黄河水被水阐引出堤外,奔腾着向南流去,滋养着南岸的万千生灵,这一路我发现路边的绿化特别的青翠,全是高大的松柏,郁郁葱葱,一路绿色景观非常壮美,后来我才听路人讲,林则徐曾受命,带领开封军民在这里抢堵决口,他身先士卒,奋战了几个月,终于堵住了决口,解救了被洪水围困数月的开封城。开封人民为了纪念林则徐的功德,把这段长约7.5公里的大堤称为”林公堤” 。
大美黄河入海口 2月24日终于徒步走近黄河入海口,黄河入海口,是一个美丽的湿地生态系统,如果你去了,一定还想再去。沿着黄河南岸走进入海口,这一路黄河河面的感觉是越走就觉得越宽,如果不是黄河这特有的黄色,还以为进入了大海的地界了呢。黄河口所赋予的特色美不仅气势宏大,而且各不相同,无论是海河交汇的雄浑豪放;还是海上钻井平台的巍峨壮阔,那新生湿地的幽静惟美和芦花飞雪的浪漫飘逸,迷人的黄河口湿地总是留给我深刻而又难忘的印象…… 不知是心情激动的原因还是别的什么,感到这个冬天的天除了有些寒意竟然感觉不到冰刀一样的风对自己有什么不适。自然加快的脚步虽然时不时地喘着粗气,但营口黄河的江岸上面生长的高高芦草,还有被惊飞的鸟儿依然在天空中不忘保持漂亮的队行。 岸边湿润的空气和自然风光不由得让我的脚步慢了下来。闭上眼,深深的吸口气,套用一句广告词,啊!太美了!这里我的目光所及之处,前面有有成片的花果林和忙碌的农人都是黄河母亲所赐予的爱,人们脸上洋溢着一种特有的精气神,丰收的果实和旅游线上较好的价格让他们的心情格外的不一样。 路虽然仅次于山区公路,对于常年在高源山沟地徒步的我来说真是太好走了,但由于过于轻视和线路认识不足,休闲鞋脚上还是会引发旧的水泡伤重生,每走一步都那么的艰难,只能靠随身带的创可贴贴上才好一些,长时间的忍痛徒步,心里还是躲不开痛苦的恐惧,徒步四个多小时后我问一个与我迎面相逢的当地人,得知到我离黄河口景区目的地还有50多公里。听到这么一说,虽然因脚泡疼痛步子也有点迈不开,但面对这个好消息,心里还是很振奋的,目前天也快晩了,只有在路边撑起旅游棚对付着这一夜,第二天在想办法吃上一顿饱饭,50多公里路,脚步快一点徒步一天没问题,反正连续半年的的徒步行程也快结束了,还是踏踏实的做个好梦吧,第二天自己用小电锅下了一碗菜面,算是吃饱喝足了,然后一鼓足气走了一天,终于在夜更时分到达了景区,第二天早上收起帐棚,在路边滩点买了一碗稀饭加两个馒头,解决了一顿早餐问题,然后便拿出记者证走进景区,登上七层高的“远望楼”,面对着东去的黄河和一望无际的芦苇沼泽,心旷神怡,豁然开朗。眼睛突然亮了,心也突然大了。大的仿佛能容下“天下不容之事”了。 今天的太阳出得早,可惜是冬天的枯水期,黄河水少了,流速也慢了,黄河水也清了许多,遗憾的是河水与海水交汇不明显。这里是中国不断生长土地的地方,黄河是世界上输沙量最大的河流,大量的泥沙输至河口,年平均造陆地3至5万亩的速度向渤海推进,母亲河就这样默默的为我们开疆扩土,奉献着她一切。景区里持别是穿行30万亩的芦苇荡,特别是那木制的栈道,看着很像白洋淀安新码头的浮桥,其中还经过一个鸟岛,那天上飞的,芦苇荡里隐藏的,那感觉这不就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吗?一个充满着梦幻与希望的地方……诗写的冲动便开始了:黄河口生态木栈道/姚大鹏/脚下的木质栈道/像装帧湿地的书背/在古色古香的押韵中/一步一步的前行/一页一页的打开/那些水域 湿地里/高高的芦苇和蒿草/笔直走过后拐一个弯/就有了婉转的平仄/文字都是心中清亮的洔/那片舒展的绿色/那片低飞的鸥群/让眼前的这片湿地/像一块手写的诗巾/擦拭着心头滚滚红尘/这样的心潮起伏/是芦苇的高高低低/是绿的汹涌澎湃/是绿的波涛起伏/我一生一世的坚守。在此眺望黄河,看到开阔的河面中央,由沙土堆起了一道长长的天然堤坝,一直延伸到天际,一条黄河变成了两条黄河,十分壮观。这是我在其他地方所没有见到过的景观。 论回归自然生态美;这里拥有我国暖温带生长最快、最年轻和最典型的河口新生湿地,是中国六大最美的湿地之一。地理学家把湿地比喻为“地球之肾”。大家知道,人的肾脏出了问题,就要危及生命。我们可以想象,要是没有湿地生态系统,地球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何况这里分布着各种野生动物1524种,其中鸟类达268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1种,如丹顶鹤、白头鹤、白颧、黑嘴鸥、中华秋沙鸭、金雕、白尾海雕、大鸨等。生物学家称这里为“候鸟的天堂”,联合国官员把它比喻为“鸟类的国际机场”。这里的植物有390多种,植被覆盖率53.7%,生长着国内罕见的天然柳林。这一路河南怪枊的特色美啊,点然了我的诗写激情,河口柽柳/姚大鹏/那是怎样的一个奇迹/恒古荒凉的海滩上/咸涩的海风吹打着睑庞/你以粉红色的惠花作为回敬/以青葱枝叶勇敢的防风固沙/低下去 再低下去/只为坚守着黄河口女儿/初始的生态梦想……….形成了多彩多姿的黄河口风光。是沿海罕见的草原景观,广袤的土地水草肥美,牛羊成群,“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塞外风光尽收眼底;高耸的钻塔、成林的采油树、海上钻井平台等石油工业景观展现独特的魅力;平整的滩涂和细腻的海底,成为赶海、泥浴的良好场所;延伸入海数千米的防浪堤和100多公里的拦海大堤,提供了观潮、赏月、看日出的理想去处。也自然构成了黄河口独特的大美风景。 我在一年多徒步黄河的路上,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哺育了中华民族。但是,也有人认为她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很多的苦难。在近二千年的历史上,黄河下游决堤、泛滥1590次,特别是对河南省和山东西南部造成过很大的灾难。当洪水祸害的时候,人们甚至诅咒她是一条“害河”。黄河果真是“害河”吗?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黄河的决堤、泛滥?我想:造成黄河决堤、泛滥的原因,是人类的生产活动、乱砍乱伐,让黄河上游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大量的黄土和泥沙流入黄河,让我们的母亲河不堪重负。此外,过去,人们在抗洪上只注意筑堤,不愿意留出泄洪滩地。这样,堤越筑越高,河床高于地面,一旦决堤,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所以说,黄河洪水泛滥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人类自己的过错,是人类自己造的孽。尽管人们错怪过、诅咒过黄河,但黄河老母亲从没有抱怨过她的儿女。她无怨无悔,继续造福中华子民。 徒步黄河全程路,使我琛刻的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人类只有地球这一个绿色的家园,中华民族也只有黄河这一条母亲河。黄河的水不应该是黄的,黄河应当像一条碧绿的玉带妆扮中华大地。我在走进黄河源头时看到那里的水有雪水、泉水、沼泽水,都是清澈的。“黄河九曲万里沙”,黄河水变黄,因在泥沙。而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上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所以说,让黄河水变清的最终解决方案是进行综合治理,大力开展上中游水土保持工作,绿化荒山,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减少黄泥沙流入黄河。这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现在,黄河沿岸地区都在开发她的独特旅游资源。我希望,开发旅游业,一定要注意对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营造和保护。 徒步黄河生态环境全程,使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母亲河的宽容和无私。我们要感恩黄河,感恩大自然,感恩祖国,感恩父母,感恩丈夫,感恩妻子,感恩一切帮助过自己的人!现在的社会太浮躁,我们应当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以母亲河的胸怀,待人处世,为营造美丽的生态家园,为构建一个全面以法治理的生态环境社会而努力奋斗! 祝广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诗写愉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