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学习心得 (8)
老子道德经学习心得 (8)姚大鹏对待竞争 要敢于挑战对待失败 和不平等要报以 一种平常心不是争个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厚积勃发 取得最终的成功
同样“无为”用在待人处世 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无为” 不是不做为而是不做不合自然规律的事
不做违反自然的事自然就是无所不为这是一种心境和修养是辩证的《道德经》“上善若水”就是这种“无为而为”的辩证极致
除了“无为” “虚静”《道德经》里还有一个朴素的辩证思想就是尊重宇宙和天地人的自然规律切不能被自己私欲所左左
他提出的唯“知足”唯“寡欲” 方可长久过分追求人间“声色”定会带来无穷祸害只有充分尊重规律才能够利用规律协调矛盾
老子第三十九章 有“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 谷得一以盈万物得 一以生……”天下万物若违背规律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这种辩证法 虽不健全却有很强的科学前瞻性当前 现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功利主义人过于强调经济增长看重的是物质利益的满足
认为人可以支配一切不愿意相信天地人和无视人对气候的破坏无节制消耗各种能源使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地球怎能不像火炉一样变暖
气候变暖会改变世界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高源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水位不断上升不仅危害生态的平衡还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
凡无视法则 改造自然结果都会被大自然一次次 地还以颜色多少鲜活的教训佐证爱护好我们的地球家园践行低碳生活 比什么都重要
站在我们的时代角度老子所处的时代是刚脱离茹毛饮血的社会就能对宇宙中的规律有着如此深刻的认识可以说令我们现代人汗颜
几千年前的人就知到顺应自然 回归自然而不要去刻意破坏自然把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搞得千疮百孔后才猛地发现要提出生态环境的保护
此刻 要去保护补救其实已起不了太大作用许多东西失去就失去了如 灭绝了的物种消失了怎么可从幻想人为挽回呢所以老子是真正的古今圣人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以其不自生 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 其身而身先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不为自己而运行所以能够够无限长久生存
因此 真正有道的君子一定懂得遇事谦退无争在众人前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的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 能个成就他自已的千古价值http://bbs.yzs.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8/23/122722rubsqobgbsyy4so6.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