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春秋左传》有感 (4)
读《春秋左传》有感 (4)姚大鹏习主席读《左传》
“我不到16岁就从北京来到了中国陕北的一个小村子当农民 在那里度过了7年青春时光 那个年代 我想方设法寻找莎士比亚的作品 读了《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美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剧本 莎士比亚笔下跌宕起伏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 如泣如诉的情感 都深深吸引着我 年轻的我 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 最后我立下为祖国
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近年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不同场合 不止一次讲述过他的读书故事 也每每在演讲中引经据典 信手拈来 让听者叹服 习近平总书记还号召大家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爱读书 读好书 善读书
”因为“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团青小伙伴们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总书记读过的书《春秋左传》《春秋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 是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历吏参考文献
这本书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 如果想学好历史读懂国学中的《论语》等书籍 就不得不读好《春秋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 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 与《 公羊传》《 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他也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春秋左传》在古代史学发展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其以近二十万言的规模 全面系统记载春秋一代大事 广泛涉及周王朝和晋 鲁 楚 郑 齐卫 宋 吴 秦 越 陈十多个诸侯国
并且屡见追记西周与商殷甚至有夏以前时期的史实这本书揭示了社会变革的历史趋势 作者以敏锐的历史眼光 记述了周王室衰落和诸侯的争霸 公室的卑弱和大夫的兼并 表现了新旧势力的消长 揭示了社会变革趋势 记述了历史事件过程
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并站在儒家立场上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做出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道德伦理评价 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曹刿论战》这里面最著名的即是庄公十年叙述“曹刿论战”中曹刿与鲁庄公的一段
对话 就是通过曹刿话语传达出作者的思想 同时《左传》创立了“君子曰”的新形式 在叙事中直接引入议论对事件或人作出道德评价 以此表明作者态度 在春秋时期随着历史的进步和社会变革的广泛兴起 神的地位逐渐下降
人的地位逐步上升 一些进步的政治家已经理性地认识到人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意义 书中有片段说 昭公十八年 夏五月气候干燥 因而宋卫 陈 郑等不少国家都发生了火灾 郑大夫裨灶主张用宝物祭祀神灵以祈求福佑
子大叔也认为宝物具有“保民”“救亡”的作用 而郑相子产则提出“天道远人道迩”的观点 认为靠“天道”无法解决人事问题结果郑国没有进行祭祀由于加强了人的管理 也没有再发生火灾 不会有混乱的局面 也不会有群死群伤http://bbs.yzs.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9/30/081227ftorvjoozz646t64.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