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战国策》心得 (2)
读《战国策》心得 (2)姚大鹏崇尚智慧的时代
当时的一般家庭当中维系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 已不再是虚伪的孝悌礼义 而是功名富贵 战国策士否定礼义鄙弃传统的价值观与行为准则 崇尚的权谋正如刘向所说是“捐礼让而贵战争 弃仁义而用诈谲”
(《战国策序录》) 张仪以六百里地骗楚怀王之事 大家最为熟悉 同类的例子还不少 真正代表《战国策》一书的主要倾向的 是以苏秦张仪等人为代表的纵横家的思想 纵横家思想反传统精神无怪乎让后人惊呼
非信史 这部奇书却为“《战国策》叛经离道之书也”(李梦阳《刻战国策序》)战国时代是众士如云唱大风的时代《战国策》真实地展现纵横策士的风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苏秦和张仪 苏秦起于“草根”
不过“穷巷掘门 桑户棬枢之士耳”他曾自称为“东周之鄙人” 张仪也经历过失败的痛苦和苏秦一样 有着坚忍不拔 顽强进取的精神他们都是由失败走向成功的纵横家的英雄 多智善谋或者说擅于“长短纵横之术”
是战国策士们最大本领智慧的运用 又转化为具体谋略与计策 范睢的“远交近攻”的策略 冯谖为孟尝君经营三窟 邹忌讽齐威王纳谏 不能不说是策士智谋成功 甚至齐君王后 也能以“引椎击破玉连环”智慧击碎秦王挑衅
智慧的运用 在于深刻把握种种矛盾的复杂关系 充分利用诸矛盾之间的交叉点与空隙把握矛盾冲突中所产生有利机制 利用矛盾 制裁他人 策士游说诸侯要洞悉天下大势 熟知各国的历史和现状 把握列国
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与恩恩怨怨 要准确掌握此时此地人主的心态投其所好才能成功 战国是一个崇尚智慧的时代智谋策略是策士的资本反映了知识阶层的智能与价值 作者大力崇尚智谋策略 与其重士贵士的思想
倾向是相一致的 同样也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作者描绘了众多奇智异策的诡谲多变与成功无疑为策士这一人物群像增添了异彩 再者《战国策》大量的展示纵横策士们铺张扬厉的游说之词 所谓“其辞敷张而扬厉
变其本而加恢奇焉(清人章学诚语) 其词或披肝沥胆 剖露心迹 或激扬磊落 感人肺腑 或侈陈厉害 危言耸听“沉而快 雄而隽”气势充沛如江河直下 文笔流丽酣畅 美妙动人 具有很强的文学色彩 策士们还好以寓言说事
所以《战国策》多寓言故事 所谓“利口者以寓言为主”(《史通·言语》)这与诸子文章一样 也是游说的需要 读策士们的说辞 好像是专以口舌辞说取得成功 其实 他们都是通晓各国政治历史具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虽然主张不同 但是只要迎合君王的需要 他们是足以充当“智库”这就是在七雄纷争的时代 纵横捭阖的政治斗争的需要和机遇 造就了他们的成功 战国时代精神 体现在另两种人身上
一个是当时眼光敏锐的君王一个是出身草根的行侠之士 在七国争雄背景下 君王们佷需要“智库”寻找“智库”纳士是明智之举 前面说的齐宣王 秦昭王和燕昭王 迎合了时代的要求 战国又是一个变革时代http://bbs.yzs.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10/02/092857jaunpkgranppqsad.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