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荀子》心得体会 (1)
读《荀子》心得体会 (1)姚大鹏三人行必有我师
读荀子的《劝学》 我不仅被文中优美的语言和生动而深刻的比喻而深深吸引更重新思索了“学”所蕴含的丰富内容 就像文章开篇所谈到的“学不可以已” 无数句古语在鞭策着我们去学习“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一个漫长而终身需肩负的使命
又需要点点滴滴积累的坚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不付出努力与汗水的人 即使拥有方仲永一样的天资 也终将一事无成 而许多天资平平却在后天悬梁刺股 坚韧不拔地奋斗、学习的人 也获得了他们努力后 应该获得的成就
古人劝学的例子数不胜数“昔孟母 择邻处 ”孟母三迁 只为孟子能有一个 优越的学习环境 至此专心致志不受干扰 断织劝学 只为儿子明白“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的道理 乐羊子妻引刀趁机 只为证明学习与织布一样 需日积月累 “遂成丈匹”
无数个千古流传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 不是一件可以速成的事 需要坚持不懈 需要脚踏实地 需要付出艰辛 需要矢志不渝 我们作为学者 学习是我的追求 虽然我每天都书不离手但是真正读通的东西并不多大多没有达到“读书”二字真正的要求
读书不仅仅是满足于读懂内容 不仅仅是一种理解更要有一种时刻都准备深入求知剄底的精神 自学就是要有一种永无止境的永不懈怠的追求 如果我们读书完全当成一种娱乐休闲 不琢磨也不深究 这样的我们永远难以取得长足的进步
书不可以已 在不断读书的基础上不停止读书 才是知识的根本 读书就是要这样坚持不懈才可博学明智 学习没有先后之分 只有深浅之分 即凡读书之人 皆可做到学以致用 冰寒于水荀子提到 要知天之高就必须登上高山去探究 而要知学问之精大
就必须不断地读书学习这是做人生的其本条件 人生于世必定要不断地掌握新的知识 才可立于天地之间读书不但能让人知晓天下之事 亦可让人正其身 修其德 荀子提到 “于越夷貉之子 生而同声 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对于天生的不足或异样
可通过读书学习来使其归而世人之恶 亦可通过学习礼仪知识来除其恶 荀子认为性本恶 只有通过礼仪约束 才可归善 而他在劝学中提出不断读书学习 可让人改变自我 正是其认为性本恶的一个体现 才会提倡要用一生不断的读书学习来改变自己
要坚持 锲而不舍之功 即使是匹品种不好的马 没有天生的优势 但只要不放弃 也一样可以到达千里马所到达的目的地 若雕刻能坚持 不放弃 终也会有惊人的艺术雕品现世 多少名人在成功之前 都是靠着坚持这一信念到达成功终点站 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
只要我们可以一如既往地读书学习 不因遇到挫折而放弃不因小有成就而停止始终以一颗虔诚的心去读书学习 重在坚持 也要懂得如何读书学习一要会积累 所谓“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世上任何一件伟大的事 都是从小事做起任何一个惊世作品 都是从细节开始 一步一步 终成品忽略了小小的一点 也就不会有大大的一横了 所以 学习也一样 不在乎每次积累的多少 只要一点一点地耐心积累 终有一天你一样也能学富五车
二要专心蚓无爪牙 无强筋骨却可穷土 这是由于它专心于此 而耳不可两听而聪目不可两视而明 做任何事特别是读书学习 更需要心无旁骛 专心地埋头苦学 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前功尽弃这不是浪费生命吗 三要融会贯通 读书学习要“入乎耳 箸乎心
布乎四体 形乎动静” 把知识记在心中 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发挥 才是读书致用的目的这样也可以“以学美其身” 四要追求精学 荀子谓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 伦类不通 仁义不一 不足谓善学” 学贵在求精 由荀子劝学想到了伟大圣人孔夫子的善学“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http://bbs.yzs.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10/27/202531yimaggpiw0odijka.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