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难经》学习心得 (4)
读《难经》学习心得 (4)姚大鹏心脉宜浮 肾脉宜沉
举指来实者肾也 脾者中州 故其脉在中 是阴阳之法也 答沉脉中如果有力而直长的是肝脉按之浮细极软指上举轻按而脉来有力的是肾脉 脾居中焦 脉来从容和缓这种从容和缓的脉象 是处于浮沉之间的 这就是区别脉象的阴阳办法 问脉一阴一阳 一阴一阳 一阴二阳 一阴三阳 有一阴一阳 一阴二阳 一阴
三阳 如此之言寸口有六脉俱动耶问 脉象又分有一阴一阳一阴二阳一阴三阳 又有一阳一阴一阳二阴一阳三阴 这几种难道寸口有六种脉象一起搏动吗 然 此言者 非有六脉 俱动也 调浮 沉 长 短 滑 涩也 浮者阳也 滑者阳也 长者阳也沉者阴也 短者阴也 涩者阴也所谓的一阴一阳者 谓脉来浮而涩也 一阴一阳者
谓脉来长而沉涩也 一阴一阳者 谓脉来沉涩而短 时一浮也 各以其经所在 各病逆顺也 答 虽然有这样分法 但并不是六种脉象一起搏动 而是指摸脉的时候 脉有浮沉 长短滑涩的六种形象浮 滑 长都是属于阳脉 沉 短 涩则都是阴脉 一阴一阳就是指脉来沉而兼滑 一阴二阳 是指脉来沉滑而长 一阴三阳 是指脉来在浮滑
而长之中 有时又带一沉象 一阳一阴 就是指脉来浮而兼涩 一阳二阴是指脉来长而沉涩 一阳三阴 是指脉来在沉涩而短之中有时又现一浮象 因此 在诊脉时 需要分别各经(十二经)相应部位上的脉搏的变化这样才知道疾病的顺逆变化[词解]浮者阳也 浮 是漂浮的意思即浮现于寸口部的一种脉象 《脉经》说“举之有余
按之不足”也就是诊脉用轻微的指压力 即能觉查明显的脉象;若重重的按切 反感觉到它的动力不足 出现浮脉的疾病一般都是出现在体表属于阳 也是表现正气旺盛有力量抗拒病邪 称为阳脉 所以说浮者阳也沉者阴也:沉是沉伏在内的意思 它和浮脉相反 《脉经》说“举之不足按之有余”诊脉时需用较大的指压力方能触知
沉脉一般常见久病的人 表现正气不足 不能胜邪 属于阴脉 所以说 沉者阴也 牢是沉伏有力的脉象 孙思勰说 “按之实强,其脉有似沉伏”《濒湖脉学》说“似沉似伏 实大而长 微弦 ”意思就是牢脉属于沉脉的一类 沉到极点的 又象伏脉 在轻按时不觉有脉 重按才觉脉长大坚实略带弦急状态 濡是浮细极软的脉象 轻按略有
感觉 重按又好象无脉《脉经》说“濡脉极软而浮细 如帛在水中轻手相得 按之无有” 长 短长脉是脉幅的长度超过本位(寸 或关 尺)一般都见于气血充足 脉中气血旺盛的人 短脉是脉短而小 不能满本位 往来艰涩 好象局限于中间属于正气不足 血流不畅的脉象 滑 涩滑脉往来流利 有似圆滑的珍珠 从指下一滑
而过的感觉 涩脉是脉形细小 跳动略缓慢 往来不流利 有阻涩的感觉《千金方》说“滑 不涩也 往来流利 如盘如珠”《脉经》说 “涩脉细而迟 往来难 短而且散 或一止复来”逆顺 概括多方面相反的现象例如杨玄操曾说“随春夏秋冬 观其六脉之变 则知病之逆顺也”徐大椿也说“心脉宜浮 肾脉宜沉 则为顺 如心脉反沉
肾脉反浮则为逆”把脉的时候怎么分阴阳呢以浮沉也就是脉的位置定阴阳 浮为阳 沉为阴心肺在上脉偏浮肝肾在内脉偏沉 相反 就是逆是不好有病的表现 按二羊的话来说在其位则顺 不在其位则逆当然除了以浮沉分阴阳之外 还有牢濡 长短滑涩 这六个脉来区分 浮沉之脉.轻手重手而取之也.芤洪散大长 濡弦皆统于浮.
http://bbs.yzs.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11/21/104546byud3336raz1yarm.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