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手写诗刊 发表于 2019-12-5 09:51

雷公炮炙论》学习心得 (1)

雷公炮炙论》学习心得 (1)姚大鹏
雷氏经典的炮制技术
《雷公炮炙论》原书已佚 其佚文多存于《证类本草》中 据统计多达240余条 明代多种本草书中均附入此书佚文 以雷公炮制冠于书名之首 如《雷公炮制药性解》《新刊雷公炮制便览》等 但此类书均非《雷公炮炙论》辑佚本 仅收部分佚文而已 原书早佚 其内容散见《证类本草》《雷公炮炙药性赋解》《本草纲目》
等书中1932年张骥根据上述各书重予补辑 得药180余种 分原叙及上 中 下三卷予以论述并加入其他古本草书中有关炮炙经验末有附卷 另记70余种药物的炮炙方法 现存1932年成都益生堂刻本 1949年后有排印本 清末张骥所辑《雷公炮炙论》为此书最早辑佚本 收录佚文180余条《雷公炮炙论》
成书于南北朝时期(公元420~479 年) 全面总结了南北朝刘宋时期以前的中药 炮制技术和经验 是中国历史上对中药炮制技术的 第一次总结,也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制药学专著 它的问世初步奠定了炮制学基础 使中药炮制成为一门学科.《雷公炮炙论》原着早已亡佚,这一书名 始载于宋代
《图经本草》后被宋?唐慎微所着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引用,流传至今.建国以后 由王兴法辑校整理而成的(辑佚本)问世 并将雷氏原着散落在各家本草著作中的精髓内容尽录其中,基本上较为符合雷氏原作的面貌.该着共分上中 下三卷,所载药物268 味.记载了药物的性味 炮炙 煮熬,修治理论和方法.
该著全面论述了中药炮炙前后的制备基本知识 包括真伪优劣药材的选择 修治和切制,文武火候的掌握,以及醪醯辅料的取舍和操作工艺流程等 此外,还介绍了中药饮片的贮藏,炮制作用及注意事项等基本知识 并系统整理出中药炮制工艺的归纳方法《雷公炮炙十七法》被后世奉为中药炮制 的经典准则.正如敦煌
出土《五藏经》所云 "雷公妙典咸述炮炙" 它对后世中药炮制事业的发展影响颇深 明代李中梓的《雷公炮炙药性赋》和明代缪希雍撰写的《炮炙大法》等着名的中药炮制专着均是在整理《雷公炮炙论》的基础上 分别汇总了一些民间炮炙经验而著成 从而使中药加工炮制技术 日臻完善,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完整的炮制学.
在《雷公炮炙论》中所提到的中药炮炙方法就 达17种之多 被后世称为 雷公炮炙十七法".其方法 这些方法大都实用性强 至今仍然引用在中药炮制学高等教材中 仍然是炮制教学的基本内容.该著作在今天仍不失为"如法炮制"的重要准绳.现就雷氏经典的炮制技术常用的炮制方法 简述如下. 在夜,至明取用 ".斑蝥有剧毒 气味奇臭
米炒能降低其毒性及矫正其臭味.从雷氏对斑螫的炮制 完全符合现代炮制原理 该法并沿用至今,足见雷氏首倡米炒斑蝥等昆虫类毒剧药物是科学的.正如《内经》中提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 常毒治病 十去其七勿使过之伤其正也 "的指导思想 其炙法雷公在论述炙法中 最典型的是淫羊藿 加羊脂油炙 因羊脂油含硬脂酸及软脂酸等饱和脂
肪酸的甘油酯约70-80% 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 甘油酯约20-30%雷氏云 "凡使,须用夹刀夹 去叶 四畔花(枝)尽后 细锉,用羊脂相对拌炒过,待羊脂尽为度" 此法一直沿用至今 早在公元四世纪时 他就发明了用羊脂油炙的方法 历经千余年 的实践证明,用羊脂油炙淫羊藿 是非常符合现代中药炮制作用.据现代研究表明 淫羊藿主要含有淫羊藿甙
能兴奋性机能 主要能使精液分泌亢进精囊充满后 刺激感觉神经,间接起到兴奋性欲作用.因此,淫羊藿经羊脂油炙后可增强温肾助阳的作用 用于阳萎 早泄等肾阳不足之证确有良效贻法现称(焯)即将药物置于沸水中烫多以种子类药材的炮制方法 脱去种皮为度.如(焯) 少时 去皮膜 去尖 擘成两片 "依杏仁(焯)法 基本上符合现代中药炮制
规范所遵循的法则 据现代炮制原理研究表明 指出(焯)制苦杏仁应用沸水用水量应为苦杏仁的l0 倍 煮烫时最好5rain 为宜,锅水应始终保持沸腾状态 宜经常搅拌 经煮 制后 使杏仁酶被破坏 保存杏仁甙可达65%以上 从而更好地保证了苦杏仁的药效 从雷氏的煅制法中可以看出 无论是从炮制方法,时间规格 辅料比例等面作了详尽论述
http://bbs.yzs.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11/22/121153noo57le7839q9q5i.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雷公炮炙论》学习心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