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病源候论》学习心得 (5)
《诸病源候论》学习心得 (5)姚大鹏古人辨证施治的整体观念
强调手法整复的重要性 并采用超关节固定 以及抱膝圈固定治疗骸骨骨折 还提出了“粘膝不能开”和“不粘膝”的临床表现来鉴别骸关节后 脱位和前脱位的诊断方法 薛己的《正体类要》一书中的序文指出 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 营卫有所不贯 脏腑有所不和 充分阐明了骨伤科疾病局部与整体
的辨证关系 清代吴谦等的《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系统地总结了清代以前的骨伤科经验对人体各部的骨度 内外治法所用方药均较详 尽地记述 可谓既有理论又重实践 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届硕士学位论文图文并茂 该书把正骨手法归纳为摸 接 端 提推 拿 按 摩八法 并运用手法治疗腰腿痛等 伤筋疾患
使用攀索叠砖法整复胸腰椎骨折脱位 之后要在腰背部骨折处垫枕以保持脊柱于过伸位从而维持其复位的效果 此外 钱透昌的《伤科补要》对骸关节后脱位采用屈散屈膝拔伸 复位法复位胡廷光《伤科汇纂》赵竹泉著《伤科大成》等都对各种损伤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分类 按损伤部位分类外伤是指皮 肉 筋
骨损伤 可具体分为创伤 骨折 脱位与伤筋 内伤是指由外力所引起的脏腑损伤及损伤后所引起的气血 脏腑 经络等结构破坏及功能紊乱而出现的各种损伤内证 它不同于内科中伤于七情所引起的内伤 按损伤发生的过程分类急性损伤是而使外力经年累月作用于人体所致的疾病 如 按受伤时间分类新伤
是指受外力作用后发生病证并立即就诊者 陈伤又称宿伤 是指新伤失治 日久不愈或愈后 又因某些诱因隔一定时间在原受伤部位复发者 根据受伤部位界环境相通者 按受伤的程度分类其轻重取决于致伤因素的性质即暴力的形式强度 暴力作用时间的长短 受伤的部位及其面积的大小深度等 病因一般分为
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 外因是指从外界作用于人体的致伤因素主要是外力伤害 又与外感 六淫邪毒有关外力作用可以损伤人体的皮肉筋骨而引起的各种损伤 如跌倒 坠 堕 撞击 碾压 劳损等引起的各种损伤 按照外力性质的不同 又可分为直接暴力 间接暴力 肌肉强烈收缩和持续劳损等四种常见受寒后腰及四肢关节疼痛活动
不利 外伤后复《诸病源候论》伤科医学思想研究感邪毒则可引起如骨髓炎 骨结核等 内因是指人体内部影响而致损伤 的因素 伤科疾病的发生外因是很重要的 但它与患者的年龄 体质 局部解剖结构等内在因素的关系十分密切 年龄不同年龄 损伤的好发部位及发病率也不一样 如跌倒时髓部着地 虽外力作用相同但老年人易
引起股骨颈骨折 而青少年则很少发生 儿童骨质柔嫩则常见青枝骨折 骨髓损伤多发生在儿童或17一18岁以下正在发育 骨髓尚未愈合的青少年学龄前儿童常因牵拉而发生挠骨 头半脱 体质体质强壮者不易发生损伤体弱多病者则易致伤 骨的局部解剖特点骨有松质骨与密质骨之分 松质骨与密质骨交界处易发生骨折 如挠骨下端2一
3厘米处是松质骨与密质骨的交界处从力学角度来看此处是一 个解剖学上的薄弱点 所以当摔倒时以手掌着地则由躯干向下的重力与地面向上的反作用力交集于该薄弱点 即可致骨折 移行椎体处也是解剖学上的薄弱点 职业经常低头工作或操作的中年人容易患颈椎病 如作家 编辑等 网球运动员易致网球肘 遗传因素脆骨病多有家族
遗传史 即成骨细胞发育 不全 性别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断裂者多见于男性患者 病机损伤与气血的关系密切在创伤中可表现出伤气与伤血两个方面 1伤气多见于用力过度 或跌仆闪扭或胸部击撞的损伤中 大致有气滞 气闭 气虚 气脱四种情况 伤血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 届硕士学位论文是因外伤经络血脉造成出血 癖血 血虚和血热
辨证诊断伤科的辨证就是通过望闻 问 切四诊 加上量 摸等方法 对伤者进行临床检查 同时还要结合X线 实验室和现代一些新的检查方法 将所收集到的临床资料作为依据 根据中医理论加以综合分析对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 在辨证时既要有整体观念进行全面的检查 又要结合伤科的特点 进行细 致的局部检查 望
诊 望全身包括望神色和望形态 望局部包括望畸形 望肿胀和癖斑 望创口 望肢体功能等方面 闻诊闻诊包括嗅气味和听声音 嗅气味指主要分泌物的气味 如绿脓杆菌感染时分泌物 有恶臭味听声音包括听骨擦音听入臼声 听骨的传导音 听筋的响声 听小儿啼哭 声等 问诊问诊是伤科辨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除应收集患者的年龄 职业 工种
http://bbs.yzs.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12/02/103633rlmtmm3tkt17zzka.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