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42 发表于 2019-12-18 20:16

评《红楼梦续书考辨》

本帖最后由 芒果42 于 2019-12-18 20:18 编辑

评《红楼梦续书考辨》
许映明       2018年初夏,赵建忠先生赠笔者一册《红学讲演录》,从其大著中读了一篇题为: 《<红楼梦>续书的源流嬗变及其研究》,才了解到赵先生的--《红楼梦续书研究》早在1997年由天津古藉岀版社岀版。今年初夏,又读赵先生另一部由天津百花文艺岀版社岀版的--《聚红厅谭红》,书中一篇--张云著《谁能炼石补苍天:清代红楼梦续书研究》评介。本月初,赵先生又赠笔者一册《红楼梦续书考辨》,认真细读之后,对“续书”有了一个总体的概貌认识,并对赵先生的“续书考辨”,填补了两百多年来,红学史上一项学术空白,作岀了独特的贡献。早在二十二年前,红学大家胡文彬先生,为《红楼梦续书研究》撰写的序言,其中写到:      历史进入了20世界80年代,随着整个红学研究的空前繁荣,《红楼梦》续书的搜集丶整理丶岀版,也岀现了前未所有的大好局面。正是在这样的大背境下,《红楼梦》续书的研究虽然没有家世丶版本丶探佚诸门类那么火红,但总算被视为一种“学问”,从而堂堂正正地走上红学的大舞台,并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红楼梦》续书这支队伍中,已集聚着一批刻苦治学,勤于思考,勇于独辟蹊径的青年学人。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的赵建忠同志,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 建忠同志对《红楼梦》有一股执着热爱之情,在走上研究道路的时侯,起步就选择了《红楼梦》续书的研究。这是一种不畏艰难的可贵精神,也是治学者应具有的品格,值得肯定和发扬。      从上述胡序可见,年轻有为的赵先生,在对待续书的问题上,积极投入。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刚跨进红学领域之初,便将《红楼梦》续书作为专题研究,可见其选题有超然之眼光。因研究《红楼梦》续书这一领域其时基本上还是一片处女地,谁开发,准受益。果不其然,《红楼梦续书研究》终于在1997年9月由天津古藉岀版社岀版,并获得业界好评,《人民日报》为此还刊岀书讯。一个有作为的青年学者,从此名闻遐迩!      赵先生从“续书研究”到“续书考辨”,业经二十多年的继续搜集,发掘,钩沉,甄别;前者从27万字扩充至后者40万字。“续书考辨” 题目分别是: 《红楼梦》的诱人魅力及续书的产生; 《红楼梦》续书的类型分梳; 《红楼梦》续书作者丛考; 《红楼梦》续书的版本流传及影响; 《红楼梦》续书诞生后的研究概况; 《红楼梦》续书的文化渊源丶历史环境丶文化思潮; 《红楼梦》续书“大团圆”模式与社会历史丶民俗文化; 《红楼梦》续书作品举要; 结语: 研究《红楼梦》续书的意义;共九章二十个章节,并附录: 《红楼梦》续书史事系列(1791一2018)。“续书考辨” 共收集200种各类型的《红楼梦》续书,比1997“续书研究”增加了102种“续书”。而面对五花八门的各类“续书”,赵先生既要肩负教学的重任,又要花费时间与精力进行系统深入对“续书”其繁琐复杂的考据。赵先生作为新红学一位岀色的理论家,始终不懈地对他的成名之作--《红楼梦续书研究》的扩充,完善进行推陈出新。可喜的是,经二十来年的积累,赵先生一部清代至今收集齐全的各类《红楼梦》续书--《红楼梦续书考辨》呈献给广大研读者。尽管两百多年来,《红楼梦》“续书”不被坊间看好,且抨击声声。然而自清代丶民国丶新中国至今,涉红的文人墨家同好者,为此不遗余力,前赴后继,从不同侧面去续他们自己心中的梦。诚如赵先生的自序开篇所论:       《红楼梦》续书是红学史上的重要现象之一,无论其数量之多、类型之广、时间跨度之长,在所有名著续书中都具有代表性。就现存的《红楼梦》续书看,各种续书的思想倾向不尽相同,反映了作者各自的伦理观念,各种续书对《红楼梦》人物的命运有不同的安排,艺术水平亦参差不齐。      毋庸置疑,任何续书与原著相比,从总体上讲,都可用鲁迅一句话概括:“行文造事并逊。”《红楼梦》的续书更是如此。倘仅从文学比较的角度讲,讥之为“续貂”或“蛇足”,并不为过。但说来也奇怪,尽管对《红楼梦》续书的评价毁多誉少,然而在一片责难声中,竟不断有冒文人之大不韪去续书者,特别是晚清著名谴责小说家吴趼人及满族著名女词人顾太清,也分别续了《新石头记》和《红楼梦影》。       据赵先生“续书考辨”披露,共收集200种各类型的《红楼梦》续书,这个庞大的数字,恐怕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由此可见,《红楼梦》这部伟大作品,有“天书”“奇书”之谓,其魅力四射以致两百多年来,绵延不绝的众多续书面世。但各类续书的题材,结构及主体思想又极其复杂,艺术风格亦因人而异,故事內容的可读性有強弱,作品欣赏价值亦有高低。故作为论者就不应该持一隅之解,方能如先贤说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故笔者极欣赏赵先生在“续书研究”引论两句话:   “对于一位读者或文学评论者来说,他可以仅限作品本身的以至局部的评论; 而对于小说史的研究者则应该总揽全局,既不遗佳禾,又不弃秀草。”    上述简短的两句话,是赵先生从“续书”的历史现实,正确审视,并劝导读者与论者对各类“续书”的态度; 赵先生有此学风丶有此体察物象,此乃是一个学者应有的客观态度。从客观现实来说,续书在学界多数不被看好,原因很简单,因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太伟大了,它是中国与世界文学史上一部顶峰之作,谁有魄力与其过招?用一句不太恰切的比喻,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犹如--“日月叠璧”; 而续书者续这“梦”那“梦”,充其量只是“江河浪花”罢; 而一些所谓续“梦”,其实更似池中之淩波也!故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但在对待续书这个问题上,上至高鹗 (后40回,以前说是高鹗续,现在说是无名氏)下至象我这等红迷,都让人挖苦漫骂过!而一些年纪较轻,涉世不深的“梦中人”,凡见现代人“续梦”或“补梦”之作,轻的讥讽几句,重的拿起大棒。我对续书的种种现象,曾感慨写下: 繁多版本龙蛇混,无数续书人鬼嫌。笔者深信,在200部《红楼梦》续书中,其中必定有真切感人,追随曹雪芹的“梦脉”而创作具有思想性与艺术性双佳的作品。
       然而面对赵先生一部40万字的--《红楼梦续书考辨》共九章二十个章节,笔者细读之后,有选择地谈一些见解如下:《红楼梦》续书的类型   《红楼梦续书考辨》的岀版,除了填补红学史上一项学术空白外,其最大贡献在于将自清代嘉庆元年的1796年,首部《后红楼梦》(作者吕星垣)“还魂型”的续书问世以至已有回录,于2018年大体修改完毕,未岀版的--《圆梦石头记》(作者王华亭)止。垮越了两个多世纪三个朝代的200部各类型的续书目录(回录),内容悉数呈献給研读者,并分类加以梳理;简略介绍“续书”内容及其作者背境,让研读者了解到“大梦”繁衍生息的“子梦,孙梦” 以至林林总总的“正梦丶歪梦,鬼梦” 等状况。俞平伯先生在《红楼梦辨》开卷第一篇,便论道:   “论续书底不可能”。他的论点是: “文章贵在个性,续他人底文章,却最忌的是有个性”......; “我以为凡书都不能续,不但《红楼梦》不能续,凡续书的人都失败...... 。”      按理说,俞平伯先生上述所论是对的,他客观地阐明了人的个性不同,不可能去续他人的作品。或换言之,两个陌生的灵魂,不可能相融相通,何况曹雪芹是一位伟大天才作家。所以,凡去续《红楼梦》者,都被称之“狗尾续貂”。此,赵先生在篇内亦这样说:      “文学作品从根本上来说,都是来源于生活。作者只有在生活中有所感受,并获取了素材,才有可能塑造出血肉丰满的人物。书本知识只是“流”,续书作者们倒置了“源”与“流”的关系,自然写岀的东西就缺乏生活实感。”      然而鉴于《红楼梦》有80回的脂本丶亦有120回的程本;两个版本系统又错综复杂,书中最核心的男女主角--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演说,前者断尾丶后者结局又引起一些“梦迷”的不满,故在1792年程乙本问世之后的1796年,由吕星垣创作的第一部续书《后红楼梦》面世。接着,1799年又有两部续书面世。其分别是由秦世忠创作的《续红楼梦》与陈少梅创作的《红楼复梦》。清代最后一部续书是1877年,由顾太清创作的《红楼梦影》,即自1792年程乙本问世之后,清人一共创作了十二部《红楼梦》续书。而续书根据作者的个人喜好,基本上都让宝黛在“梦里”--有情人终成巻属的结局。赵先生针对续书宝黛最终以大团圆的故事倾向而论道:      那些续书一般也都扭转了原著的悲剧场面,作者们往往借助许多超现实事件的铺排,使贾府由否渐亨,使宝、黛由离散而聚合。总的看,这类续书的基本格局,从首部续书《后红楼梦》起就奠定了。为使宝黛团圆,为释红楼旧恨,在情节方面进行了不同的构设,根据这类《红楼梦》续书的不同情节安排,可将其分别归位为“还魂型”“另类转世型”“三界互通型”“第二代型”等续书类型。从创作时期看,嘉庆年间为鼎盛期,道光年间后渐衰,然而其馀波至民国而不绝。      当然,读者及续书者,在对宝黛大团圆的结局只是人们心中对美好爱情的一种祈愿,但曹雪芹塑造宝黛的爱情故事是以大悲大美作为前题的。所以,续书者逆曹雪芹的创作思想与意图,另辟蹊径去圆他们自己心中的梦,结果自然吃力不讨好。故笔者才感慨--无数续书人鬼嫌!然而,当笔者读“续书考辨” 至411页,晚清小说家吴趼人在其《红楼梦》续书《新石头记》中讲过一段话,令笔本深有同感,亦代表其他续书者的心声,他说:      自曹雪芹撰的《红楼梦》出版以来,后人又撰了多少《续红楼梦》《红楼后梦》《红楼补梦》《绮楼重梦》,种种荒诞不经之言,不胜枚举,看的人没有一个说好的。我这个《新石头记》岂不又犯了这个毛病吗?然而据我想来,一个人提笔作文,总先有一番意思,下笔的时候,他本来不是一定要人家赞赏的,不过自己随意所如,写写自家的怀抱罢了,至于后人的褒贬,本来与我无干。       撰写《梦续红楼》的女青年胡楠,在著作岀版前,也有如下感言:   “我就是写给自己看,也没想到会出版。当然,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红楼梦。这个梦可以绚烂,也可以朴素。”
   2015年,笔者与马雪芬合作,由羊城晚报出版社岀版的章回小说《红楼补梦》。我们的“补梦”不是去续后四十回的梦,亦不是去续“后梦”,而是一部融文学性、故事性、学术性为一体的文学实验文本作品,共三十三回。主要根据《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在书中,由于当时种种复杂的原因,或出于谨慎,或有所讳忌,或对家族各成员以及本人不愿意讲的刻意隐去的一些敏感情节,谜一般让人难以揣摩的故事空档或悬念现象,我们根据书中的事件发展逻辑,各人物的性格、命运与结局,进行补苴罅漏、重新梳理、推敲还原成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一个个清晰可信的艺术形象。例如在“补梦”第十三回: 贾蔷身世一朝解,宁府玄孙秘事扬。贾蔷这个“贾府正派玄孙”,谁是他的父亲?惜春又是谁所岀?我们根据书中的有关迹象,线索都给与详细的描述。总之,全书主要是寻根溯源、补苴罅漏、填补空白,再现故事中的人物各自在“梦里”的际遇及精神归宿。当然,我们的“补梦”,亦是补自己心中的梦,更是一部文学作品罢。《红楼补梦》有幸被辑入《红楼梦续书考辨》(书中210页)中,此顺致谢赵先生。                  2019年12月13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评《红楼梦续书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