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生 发表于 2021-3-19 20:07

太谷学派三教合一精要

本帖最后由 周生 于 2021-3-19 20:18 编辑

太谷学派创始者周毂,字星垣,又字太谷,自号崆峒子,于道光年间由安徽石埭至江苏扬州,以亲师取友的传统形式传授释道儒三教合一,致力于个人身心修养。仪征人氏张积中及李光炘为嫡传弟子受承道统,“启予者炘也,助予者中也”,张积中还道于北,李光炘传道以南,始分南北二宗。第三代传人以江苏泰州人氏黄葆年和蒋文田同掌执教,并完成南北合宗,故太谷学派又称为新泰州学派。此后尚有第四、第五代传人,皆止于建国初期,太谷宗派解散。其中著《老残游记》之刘鹗,为李光炘弟子。
太谷学派以儒家自居,且自觉于三教合一。周太谷有云:
凡祈天永命者,须志曾子之志,戒达摩之戒,心庄子之心。
又云:
天之赋我曰命,父母赋我曰身,合德曰性。性非学不能立,学不习不能达。学犹格也。
太谷之学,实为通过身心修养,归于性命返朴归真。
北宗领袖张积中擅以易释字,云:
卦,刀圭也。其内则正通也,其外则旁通也。得刀圭而正通之,斯则可口口相传矣。得刀圭而旁通之,斯则可口口相印矣。刀,庚申也,金也,重兑之形。圭,戊己也,土也,重艮之象也。乾金坤土,非艮兑无以妙窍之,至艮兑而乾坤能事毕矣,故曰:天之赋我曰命,父母赋我曰身,合德曰性。合德者,艮也。其分道者,则兑也。
南宗领袖李光炘则简洁明了,八字概论:
心息相依,转识成智。
又云:
心依息便是居仁,息从心便是由义。心不明息昏之也,息不定心乱之也……庄子仙心,心息相依便是逍遥游,达摩佛性,心息相依便是自心归于自性,圣功心息相依,只在以仁为己任。
又云:
于一无中见诸有相,是于真空见妙有。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是于妙有中见真空。盖心本真空而实妙有,息本妙有而实真空。世间有相俱有尽,无相乃无尽。
又云:
真心无心,真息无息;命是真心,性是真息。心息相依,乃性命双修也。
千古圣贤心传,尧舜精一,孔子立达,颜子博约,曾子格物,子思诚明,孟子仁义,周子无极而太极。程子曰圣人教人只此二事而已矣,语虽不同,究其要,无非心息相依之理。
宋代紫阳真人道经《金华》,及明代道经《性命圭旨》曰:
以如来空空之心,合真人深深之息,则心息相依。
《白石山房文钞》张积中云:
色空真是佛因缘,
炉火相须子细煎。
同是圣门真实义,
好将仁义作心传。
此中佛曰见性,《中庸》曰率性,《大学》曰致知,其一义也。
《观海山房追随录》李光炘云:
学者用功须守着无念而念,念中无念。无念而念是于一无中见诸有相,念中无念是能见诸相非相。盖无念时要记得个心,有念时要记得个息。
值得一提的是,在捻军、太平天国祸乱和黄崖惨案之前,张积中曾在小王屋山居有过一段舒适而惬意的时光,其携夫人李淡春、甥女李素心和侄女张静娟,煮茗焚香,弹棋咏诗,悠然而有太初之意焉,有诗云:
浅碧山房寸寸心,
寸心端为寸光阴。
声声子夜声声思,
步步莲花步步金。
似有白云偏顾我,
竟无流水报知音。
时来不少闲言语,
分付东风着意寻。

周生 发表于 2021-3-19 20:09

遥想起太谷派侠女李素心一百多年前与师傅张积中和师叔李光炘探讨楞严经的图景,不甚羡慕与感慨!

开完 发表于 2021-3-20 16:21

你到底想表达什么

周生 发表于 2021-3-20 16:59

:lol你不会看么?不过没有点佛法知识普及,估计很难读懂其中的玄妙。

周生 发表于 2021-3-20 17:02

中古哲学的形式之一,语言的诡谲或吊诡,除了逻辑的吊诡之外,还有辩证的吊诡,也就是说,中国古代哲学也有辩证法的雏形。相比较黑格尔哲学精神层次的辩证统一,中国古代哲学更趋向于自然层次的辩证统一。

周生 发表于 2021-3-20 17:14

本帖最后由 周生 于 2021-3-20 17:21 编辑

辩证的吊诡形式充斥于老庄,及流传中土的大乘佛经里。太谷派三教合一精要,本源于大乘佛法和老庄,自然也充斥了此类的语言形式——这是中古哲学令人迷思的地方。比如形容那条内时间的意识之流,刹那生灭,即生即灭,不生不灭,诸如此类。这是中国古代哲学里最普遍也是最麻烦的辩证的表达方式之一。

周生 发表于 2021-3-20 17:36

二十出头的太谷派侠女李素心已经开始跟师傅张积中和师叔李光炘讨论楞严经里的问题了,试想现代人呢?我感慨的是在现代西方文化的剧烈冲击下,很多人竟不知汉化千年的大乘佛法为何物!

江淮月一枕 发表于 2021-3-20 21:55

反动会道门……

江淮月一枕 发表于 2021-3-20 21:57

北宗止于黄崖教案,南宗是建国初反动会道门的主要成员

quasimoto 发表于 2021-3-21 07:07

周生 发表于 2021-3-21 10:09

这也是我想表达的另一主题,太谷学派的宗教化和学术化分歧的问题。总体而言,周太谷是个宗教主义者,虽然他提倡的三教合一理论独树一帜,来扬州传教是迫不得已,因为他在老家传教触发了当地官员的猜疑,被抓后侥幸逃脱。黄崖惨案前第二代传人张积中和李光炘,作为太谷派传教弟子无比坚定地继承了周太谷这一宗教传统,所以他们时刻心怀光大太谷宗派的夙愿。之所以提到小王屋山居的惬意时光,旨在反衬出张积中宗教热情和宗教夙愿之坚,假如他不是传教弟子,大可一辈子过得诗情画意,而至寿终正寝。期间张积中遭至官场失意,以及太平军作乱家园被毁,他不得不辗转去了山东黄崖,偶然性的黄崖聚众事件与张积中的太谷派宗教夙愿不谋而合,由此导致了黄崖惨案这一悲剧性事件。

周生 发表于 2021-3-23 11:29

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参考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第六章精神里的伦理共同体来对照张积中黄崖聚众的小团体形式。

周生 发表于 2021-4-1 10:09

心息相依,转识成智。一句话便将三教合一之精髓曝露无疑。现代社会工具理性称王,哪里还有这样沉迷哲学和学术的志同道合者啊。;P

周生 发表于 2021-4-29 17:03

提之。

周生 发表于 2021-6-13 21:27

提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太谷学派三教合一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