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的火鸡 发表于 2021-6-21 16:44

仪征:向南,再向南

交汇点讯 跨江融合,仪征从未如此迫切。
  今年3月31日召开的扬州市高质量发展总结表彰大会上,扬州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仪征要“勇当跨江融合发展的先行区”,这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之际,为仪征发展画的像、点的题,是仪征干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路线图和方向标。  6月6日,宁镇扬一体化发展高峰论坛在仪征举行,邀请专家学者为仪征理思路、把方向、出点子;6月9日,仪征出台《争当跨江融合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了近阶段工作任务和具体措施;6月10日—11日上午,组织党政代表团赴南京栖霞区、六合区和镇江句容市考察学习、洽谈合作;6月11日下午,召开“争当跨江融合发展先行区”全市动员会。  仪征市委书记、市长孙建年表示,之所以重视程度这么高、推进力度这么大,就是要亮明一种态度,不折不扣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做到上级有要求、仪征有行动;就是要表明一个决心,把“争当跨江融合发展先行区”作为未来仪征发展的总目标总引领;就是要发出一次动员,号召全市上下进一步瞄准目标、解放思想、创新突破,奋力在跨江融合发展上先行一步、走在前列。
  今天,《新华日报》推出跨版聚焦仪征"争当跨江融合发展先行区"  在跨江融合中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对我们来说,跨江融合发展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责任。如果我们这一代人不抓住机遇、不尽好责任,那我们就对不起历史、对不起后人。如果我们抓住了机遇,乘势而上,那么就能借势借力发展,实现仪征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 在6月11日召开的“争当跨江融合发展先行区”动员大会上,孙建年激动地说。
  战略方向的选择来自于仪征人的自我审视。如何发挥地处宁镇扬几何中心、南京都市圈核心圈层的独特优势?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跨江融合,首先要突破思想上的‘长江天堑’。”仪征人认为,缩小与宁镇扬板块先进地区的发展落差,关键要缩小思想“落差”;发展过江,首先要“思想过江”;引进先进要素,首先要引进先进理念。  经过几轮思想的洗涤,如今仪征“跨”的方向更加清晰。从顺应“同城化”到推进“一体化”,从建设“后花园”到打造“先行区”,从“盲人摸象”到“按图索骥”,连续两轮制定出台三年行动计划,分板块、分条线明确融入重点和方向,融合发展的思路越来越清晰、目标越来越明晰。  “融”的程度日益紧密。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社会层面,无论是理念层面还是工作层面,相互沟通交流日趋频繁。特别在交通上,沪陕高速、328国道快速化改造、353省道建成通车,龙潭过江通道开工建设,宁扬城际轻轨、北沿江高铁项目即将实施,横向贯通、纵向融通的交通格局初步成型,与宁扬的时空距离持续拉近,交融程度不断加深。  “合”的成效初步显现。借助大交通、大项目、大展会的撬动效应,积极开展跨区域产业、科教文卫协作,签订了一批合作协议,承接了一批优质项目,引进了一批高端资源,融合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取得重要成果。应该说,经过这几年的持续探索和突破,仪征在融入一体化进程中开了好头、起了好步。  紧盯“争当跨江融合发展先行区”的目标,仪征开始主动“乘势”,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区域内的融合联动已成为主流趋势,同处苏中的不少兄弟县市都从战略高度推动跨江融合。仪征作为宁镇扬节点城市,处在重要战略窗口期,必须增强战略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在跨江融合大潮中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中星北斗遥感卫星产业园项目
  “借智”转型、“借力”赋能,最大限度把机遇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仪征同样也有自己的思考。仪征人看到,为推动一体发展、融合发展,国家和省里先后出台了一揽子规划与扶持政策,为仪征推动发展带来了更多政策利好;相邻的南京,高校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创新资源较为富集,融入南京、接轨南京,有助于更好地承接科教资源、集聚科创项目;通过跨江融合,产业能在更宽领域参与协作分工,生态能在更大范围打响名气,城市能在更高平台抱团发展,全面提升仪征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洞悉激烈的区域竞争,面对同样的机遇条件,谁看得准、动作快、力度大,谁就能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周边现实案例让仪征人认识到,以更加紧迫的意识、更加积极的姿态,全力练好内功、夯实基础,才能推动跨江融合驶上“快车道”。推动跨江融合向深处拓展、向实处发力  跨江融合发展的先行区、南京都市圈先进制造业新高地、长三角重要的文旅文创新高地和华东地区有影响力的大数据产业新高地——“一个先行区,三个新高地”构筑了《争当跨江融合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最核心的布局。其中,“一个先行区”是从区域发展角度考量,是仪征未来的城市坐标;“三个新高地”是从产业发展角度考量,是仪征未来的产业地标。围绕这一系列布局,仪征划出了自己的重点:  突出交通先行,畅通融合脉络。交通是融合的前提。下好交通“先手棋”,推动公铁水整体联动、一体融入,着力构建快联快通的区域交通格局。积极配合推进龙潭过江通道、宁盐高速、仪禄高速、345国道建设,适时启动356省道快速化改造,形成更多连接宁镇扬的快速通道。协调服务北沿江高铁、宁扬城际轻轨建设,提前谋划江北新区至仪征轨道工程,高水准规划建设高铁站和宁启铁路客运站,全面融入“长三角1小时通勤圈”。充分发挥长江深水航道优势,加快推进绿地码头、开发区公用码头等工程,加强仪征港口与南京港统筹互动,提高区域水陆中转集散能力。  突出跨界联动,拓展融合空间。融合发展,既坚持整体推动,也注重局部破题、实现以点带面。在这方面,仪征大有可为。比如,仪征正持续加大对接力度,争取在仪设立宁扬特别合作区。比如,青山镇与六合龙袍、栖霞龙潭相邻相望,在区域协作尤其是毗邻示范区建设方面有着得天独厚优势,可多做些谋划思考和探索实践。比如,以枣林湾、月塘为主的生态板块,与金牛湖空间距离较近、产业定位类似,在文旅产业上有着广泛合作空间,这里面关键是错位发展、不能同质化。再比如,开发区的几大主导产业与南京相关园区的产业关联度高、互补性强,可在园区共建、飞地经济方面加大推动力度,等等。
腾讯仪征东升云计算数据中心
  突出产业链接,增创融合优势。在区域融合大背景下,产业发展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仪征坚持把四大主导、四大特色产业放到区域大格局中谋划考量,借势借力补链强链,不断增强整体竞争力。瞄准南京“4+4+1”主导产业体系,推动汽车、新材料、文旅文创等优势产业参与分工协作,支持更多重点企业、特色产品挤进区域供应链,努力成为产品联盟、产业循环的重要一环。协同不是雷同,仪征的产业特色较为鲜明、基础较为扎实,在融合过程中既甘当“配角”、做好配套,又敢当“主角”、放大优势。仪征汽车电子有基础、有前景,正在着力培育成新增长极;大数据产业正在巩固存储优势的基础上延伸拓展上下游,打造成区域产业标志。增量方面严把准入关,不盲目承接项目转移;存量方面正通过低效整治、技术改造等,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实现产业提质增效。  突出生态赋能,放大融合成效。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区域共有的资源、共同的财富。仪征抓住融合共同点,找准融合交汇点,发挥生态协同效应。扎实开展区域大气、跨界水体联防联控,加大工业废气、入河入江排污口、危废固废、农业面源污染等治理力度,助推环境整体好转。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重点加强长江岸线生态修复和保护,高标准推进大江风光带建设,全面优化沿江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布局,努力让仪征段成为宁镇扬最美岸线。依托220平方公里生态板块和世园盛会,主动在园博运营、生态旅游、市场开发等领域加强对接、寻求合作,进一步擦亮仪征生态名片、打响文旅名气。
2021年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现场
  努力交出“先行区”建设合格答卷  实现融合发展,引领性、方向性的思考谋划固然重要,基础性、起步性的基础工作也不可或缺。作为县级市,仪征在实施推进上没有主导权,只有坚持“以我为主”,把基础打好、把准备做足,才能更好地“跨”出去、“融”进去。规划有交集,合作才有空间。对前期出台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省市相关方案文件,以及今年4月发布的《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仪征要求相关部门深入研究规划目标定位、重点任务和保障举措,精准把握其中蕴含的政策取向、投资动向和支持倾向,确保工作抓到点子上。密切跟踪江北新区、紫东新区以及六合、栖霞等毗邻地区的规划动态,主动在区域基础设施、跨界合作、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有机衔接,为融合发展提供规划支撑。
上汽大众仪征分公司生产线
  好的环境就是吸引力、软实力。此前的考察中,仪征相关人士感触很深:几个地方之所以在高质量发展、融入一体化方面走在前列,其中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关键一招。比如南京市栖霞区,从发出全国首份“不见面”审批营业执照,到成为首个国家级“全科政务”服务标准试点单位,擦亮了营商环境“金名片”。  栽下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跨江融合发展,离不开优质的项目承载平台、产业集聚平台。仪征提出抢抓园区“二次创业”契机,进一步做实产业基础、做优功能配套、做强整体实力,推动开发区、枣林湾旅游度假区省级排名持续前移,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和旅游度假区奠定基础。加快推进汽车电子产业园二期、大数据产业园综合服务中心、仪征化纤织造科技产业园等平台建设,持续推动镇工业集中区提档升级,努力形成一批有特色、有品位的专业园区。
仪征化纤熔喷布生产线
  融合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争”的过程、“抢”的过程。瞄准长三角丰富的创新、人才、公共服务等资源,全力出击,奋力拼抢。聚焦“4+4”重点产业链,借力借势大众、仪化、腾讯等龙头企业,常态到南京、上海等地开展拜访对接,加速集聚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确保每年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不少于80个。坚持产业聚才、政策引才、服务留才,与时俱进优化“凤来仪”等人才政策,在产业基金、创业扶持、落户配套等方面拿出更具吸引力的措施,每年引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100名以上。深入开展区域校际结对和办学合作,通过实行联合办学、柔性引进专家等方式,提升仪征教育质量。积极推进医疗协作和医联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在仪设立分中心、特色专科、专家工作室等,让仪征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更多优质医疗资源。  融合发展是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只有将组织领导、责任分工细化到位、具体到点、明确到人,才能保证各项任务举措有条不紊实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此,仪征专门成立了推进跨江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8个专题工作组。8个专题工作组围绕各自职责定位和《三年行动计划》明确的任务,逐项细化分解,制定详细方案,压实工作责任。各园镇也主动跟进,把推进跨江融合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全力抓谋划、抓落实、抓推进。  构建常态对接机制。仪征密切保持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了解最新动态,汇报工作进展;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走访交流,市级层面互访每年不少于1次,部门层面每季度对接1次等。  动真碰硬开展督查,把推进跨江融合发展作为督查重点,“两办”和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全程跟踪、重点督办,实事求是通报进展、反馈问题,倒逼责任落实。客观公正开展考核,建立健全跨江融合发展的指标体系、评价体系和考核体系,将其作为评价单位和个人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对成效明显、贡献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步伐缓慢的,进行约谈问责,真正以鲜明的考评导向,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融合发展大舞台上担当作为、再立新功。  仪征市委书记、市长孙建年强调,“跨”不仅要计划过江、更要行动过江;“融”不仅要交通相融、更要发展相融;“合”不仅要协议性合作、更要实质性合作。因此,仪征决不能满足于现状、停滞于当前,必须以一往无前的姿态,推动跨江融合向深处拓展、向实处发力,努力交出“先行区”建设的合格答卷。
通讯员 仪萱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李源

yz8747 发表于 2021-6-22 10:29

中共江苏省委决定:夏心旻同志任中共南京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南京市江北新区管委会主任(兼)

简单自己 发表于 2021-6-24 15:43

仪征加油!

仰望天宁塔 发表于 2021-6-24 17:27

Invisible 发表于 2021-6-24 23:23

仪征必须向东向南向东南避开化工污染区,积极对接栖霞才是唯一正道!

惊呆了小伙伴 发表于 2021-6-25 09:02

截至5月末,仪征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77.63亿元,同比增长21.61%,位列扬州县(区)辖第一。是好事不?

long龙 发表于 2021-6-25 10:51

按道理应该向南向西向西南,但是化工阻隔了!

海阔天空050523 发表于 2021-6-25 12:13

仪征直达仙林羊山公园地铁站的城市快速化公交车应早日开通,才是办法。

Invisible 发表于 2021-6-26 10:44

冬日里的火鸡 发表于 2021-6-25 20:18
原来往东走就到栖霞了

世业洲以西江对面都是栖霞呀,看看地图啊

凯旋而来 发表于 2021-6-27 09:40

借势起飞

旺仔41686 发表于 2021-6-27 21:44

十二圩连个过江通道都没有怎么跨江融合?不建大桥就罢了,至少设个汽渡吧,现在是隔江千里远。

旺仔41686 发表于 2021-6-28 08:22

Invisible 发表于 2021-6-26 10:44
世业洲以西江对面都是栖霞呀,看看地图啊

有用吗?都没有过江通道游过去啊。

Invisible 发表于 2021-6-28 10:48

旺仔41686 发表于 2021-6-28 08:22
有用吗?都没有过江通道游过去啊。

仪征应该先把汽渡恢复起来,有328和沿江公路联通龙潭大桥交通也很便利,龙潭大桥是个收费桥,可以搞搞工业物流仓储,与化工为邻搞新城铁定黄,四桥通了那么多年龙袍都没发展起来呢

我叫小明123 发表于 2021-6-28 11:28

旺仔41686 发表于 2021-6-27 21:44
十二圩连个过江通道都没有怎么跨江融合?不建大桥就罢了,至少设个汽渡吧,现在是隔江千里远。 ...

有规划天宁大道过江通道

发表于 2021-6-28 15:06

冬日里的火鸡 发表于 2021-6-27 09:43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建立新城的做法,而不是一味的搬走主城区配套一味卖地搞房地产来创政绩。 ...

龙山生态新城在哪?第一次听说.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仪征:向南,再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