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然1 发表于 2021-8-28 11:57

【天净沙一组·浅秋清吟】
文/风鸽(张晓峰)

清霜白露蒹葭,落英枯叶离丫,
扑面秋风送夏。
云飞似马,锦笺多用枫花。

暴风急雨敲门,落霞孤鹜黄昏,
白露蒹葭水滨。
秋香阵阵,落红金柳烟村。

风吹雨打梧桐,曲池波濯芙蓉。
四顾难寻雁踪。
蝉声若颂,画楼秋月朦胧。

菱红藕白荷残,浅秋清爽微寒,
对月孤斟静观。
锦衾薄暖,武陵风色浪漫。

湖光山色和风,茜纱衾枕帘栊,
大雁惊寒隐踪。
蛙吟蝉诵,霁初霞绮飞虹。

悄然1 发表于 2021-8-28 11:58

瓦工
文/冯星辽
拌好砂浆拌素浆,汗斑点点湿衣裳。
胶锤敲出横平竖,巧手拼成绿赤黄。
晨起常随风与露,晚归总伴月和霜。
离乡背井忙生计,从不逢人诉苦凉。

悄然1 发表于 2021-8-28 11:58

投稿
七绝 秋收
文/秋禺
桑麻大本是泉源,生世耕耘系命根。
身外有何求别虑,粮收获致即安存。

悄然1 发表于 2021-8-28 11:58

七绝·欣赏严应浪先生书法作品
燕旭

徘徊墨海引龙蛇,错出奇锋是惯家。
一体凝霜穿腹背,狼毫作剑起锥沙。

悄然1 发表于 2021-8-28 18:15

         次韵李义山《泪》,
                  巴蜀道中
郁郁江楼垂茜罗,伤离行驿苦风波。
曲折渝水云归处,日夜巴山雾梦多。
紫塞寒棠秋满路,舟倾长旅浪为歌。
朝朝暮暮人来去,得失相逢指玉珂。

悄然1 发表于 2021-8-28 18:16

悄然1 发表于 2021-8-28 18:15
次韵李义山《泪》,
                  巴蜀道中
郁郁江楼垂茜罗,伤离行驿苦风波。


李义山诗情深义重为后人称道,步作者后尘,也次韵一首,意蕴仿佛:
    次韵李义山《泪》,巴蜀道中
石子家乡
郁郁江楼垂茜罗,合离行驿苦风波。
曲折渝水云归渺,日夜巴山雾梦多。
紫塞寒棠秋满路,舟倾长旅浪为歌。
朝朝暮暮人来去,得失相逢指玉珂。

悄然1 发表于 2021-8-28 18:16

沁园春,争
李慕白
融古通今,历史光阴,艺术可浮。
问世间多少,都能应付,书中厚薄,还可投头。赋写平生,诗书日夜,印石金刀能刻留。明周易,卦中阴阳定,画作能猷。
人生自信风流。志气足,功夫还可求。
惜易安词论,融成意境,稼轩文理,变作温柔。
若论金庸,江湖一样,侠义何妨由我筹。文章处,记西游水浒,三国红楼。

悄然1 发表于 2021-8-28 21:39

应红楼诗社题用林黛玉《秋窗风雨夕》“那堪风雨助凄凉”入句
/怡红公子
劳碌他乡苦自尝,秋来百态尽彷徨。
芝田暗酿千钟粟,疠疫平添一鬓霜。
怎得觞杯浇块垒,那堪风雨助凄凉。
此生何惧饥荒日,煮字谋篇作稻粱。

悄然1 发表于 2021-8-29 00:39

西江月老家小居
张华兴
      放眼满坡秋色,举头一带闲云。田间玉米着青裙,正是乡村气韵。
      门口狗儿欢闹,墙边翠枣柔温。农家耕读出诗人,自得民间学问。

仪征烟友 发表于 2021-8-29 09:29

应红楼诗社题用林黛玉《秋窗风雨夕》“那堪风雨助凄凉”入句
/怡红公子
劳碌他乡苦自尝,秋来百态尽彷徨。
芝田暗酿千钟粟,疠疫平添一鬓霜。
怎得觞杯浇块垒,那堪风雨助凄凉。
此生何惧饥荒日,煮字谋篇作稻粱。

悄然1 发表于 2021-8-30 22:44

一剪梅
文/冯星辽

      别后深深锁玉楼。千缕相思,万种离愁!水遥山远阻鸿鸥。梦里婆娑,又舞红绸。
      庭外花开水细流。月前花下,笑语春秋。频回旧梦欲寻踪,往事悠悠,爱恨无由。

悄然1 发表于 2021-8-30 22:45


            观钓
                   文/孤城
十里波将暗,一竿纶未收。
老荷斜飐雨,摇落半城秋。
            寄游子
                   文/兰兮
又见秋风起,复闻归雁鸣。
皆为天地客,无翼不同行。
            驿动的心
                   文/辰霜
树上花千朵,枝头月半轮。
异乡风雪夜,笛里落纷纷。

悄然1 发表于 2021-8-30 22:45

【卜算子】步韵周文彰会长《致敬中华诗人词家》
文/秋禺
祸害将清零,风浪惊潮涌。时日沉疴多痊愈,扬厉消平恐。
诗词如祥云,一脉牵情动。各地援声物与语,最感英雄颂。

悄然1 发表于 2021-8-30 22:46

【中吕·山坡羊】致梁耿兄
张华兴
      慈祥老汉,诗文大腕,出书写曲当模范。太行山,吕梁湾,能跑能勘皆夸赞,但为个散曲老来登又攀。人,退未闲;休,笔未闲。

悄然1 发表于 2021-8-31 18:44

应约撰挽联:
悼姜春云副总理
张华兴
功业流芳,绘就春时千古画;
忠诚报国,化成天上一团云。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红楼诗社辛丑第十社—秋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