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散-人 发表于 2022-2-16 17:40

读王维《使至塞上》

本帖最后由 林-下-散-人 于 2022-2-17 07:06 编辑




读王维《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问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的这首诗读了几十年,都没有认真地读过专家们对这首诗的注释。当然这并不影响我们对这首诗意境的体会。近日再读这首诗,看看后面的注解,觉得有些地方似乎不对劲。
       这首诗是王维于唐开元25年(公元737年)任河西节度使府判官时作的。河西节度使驻节凉州,也就是今天的武威。判官是节度使府的中层官员,相当于今天一个地区厅局级干部。王维是以左拾遗调任河西节度使判官的,虽然左拾遗虽品级为八品官,但是天子近臣。当时人重京官轻外官,这种安排显然有贬斥的意思。因为节度判官只是个“使职”,一个差遣。并不是文官序列的正式职务,所以要带一个京衔或宪衔以明确他的职级。所以他带了一个宪衔监察御史。由此可见,说他是任监察御史兼河西节度判官是不对的;说他是作为朝廷使节去宣慰河西将士更是不对的。这里的“使”,可能是出任使职的简称。进而可能当时对出任使职的官员的一种流行的称呼。王维还有一首著名的诗《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元二,也是去安西都护府任使职的,王维也认为是“使安西”。即去安西出任使职。
       这首诗写的是那里的景色?愚以为写的是居延的景色。其理由:
       1、在诗里他已明确地写了“属国过居延”。在汉代曾有过张掖居延属国,当时的属国是安置投降归附的游牧民族的,西北各地多有设置。相当于今之“自治县”,“自治州”,设属国都尉管理,朝廷设“典属国”管理。把诗的作者的身份和汉代“典属国”扯上关系,委实是想多了。
       2、“征蓬出汉塞”应该是指居延汉塞。居延以北即出了汉朝的边界,进入游牧民族地区。唐代亦如此。大雁北飞过居延,即入“胡天”了。河西走廊除了沿石羊河向北可以出汉塞,只有居延可以“出汉塞。其他地方无路可走。
       3、“大漠孤烟直”,解释为狼烟(包括“平安火”)是不对的。应该是傍晚时炊烟。因为居延向北是安北都护府,北方游牧民族当时都是大唐的属国,没有边警。而且狼烟不会是孤烟,一处烟起,一条线上会次递烟起。
       4、“长河落日圆”,的长河应是指黑河。居延本就在大漠之中,黑河从南蜿蜒而来。如果说是黄河,那只有王维去河西上任时才会经过黄河。唐朝长安去凉州有两条路,一条经过兰州,一条经过会州(靖远),走这两条路都是崇山峻岭,没有大漠,和居延更是不搭界。如是石羊河,石羊河向北虽也可以出汉塞,但那是腾格里沙漠道路,根本扯不上“过居延”。

人生留白 发表于 2022-2-18 16:16

本帖最后由 人生留白 于 2022-2-19 22:10 编辑

网友们,在我们论坛,品诗、健身、作文、摄影、文玩,都是中等以上人家,不是穷苦老百姓!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歆韵悠然 发表于 2022-4-11 09:24

林下聚散不论因果,诗海游弋莫负斑斓。

林-下-散-人 发表于 2022-4-11 14:10

雨心 发表于 2022-4-11 10:18
诗歌是不可解释的

是的,诗无达诂,但诗的写作背景还是应该尽可能弄清,这和对诗的意趣的解释并非一回事。而且并非在下要解释,只是我觉得有书上若干对此诗的解释不通而已。

0422315 发表于 2022-4-12 21:12

诗歌的美在于意境,同一首诗词,顺境和逆境时的感受完全不一样

Zy。 发表于 2022-4-13 13:42

能写出好诗文流芳后世的诗文都是富人,因为古代读书数字是富人学的,穷人有几个认识字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王维《使至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