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的三个轮船码头渡口,如何利用?
仪征的三个轮船码头渡口:仪征客运码头,十二圩轮渡码头,小河口码头:承载着很多文化积淀:古时的盐运文化,渡江战役的战场,渡江烈士纪念地已经搬迁到月塘,解放前江南通往江北苏北解放区的交通要道,解放后,仪征港口,曾是仪征人看世界的窗口,也是货物吞吐的重要集散地。可以想见,当初这里有多繁荣。
在仪征港停靠的,不仅是货轮,更多的是客轮和轮渡。这里不仅停靠来往于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地的客轮,而且还有以这里为起点,发往镇江、南京、上坝、大棚、土地沟、杨家沟、三江口、栖霞的班次。这给仪征人与下蜀、高资、营房、龙潭和栖霞等地亲友的交往,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随着南京第二、第四大桥和润扬大桥的建成,连接长江南北的陆路交通已十分发达。是故,2008年大河口轮渡停航;2012年小河口与十二圩轮渡停航;2013年11月仪征港渡轮停航。
现在,仪征港已繁荣不在,只能在记忆深处搜寻仪征段长江渡口的景象了。
如今三个码头破败不堪,惨不忍睹,希望政府和民间呼吁保护和保留好已有建筑,外围开放成滨江休闲公园,让曾经的故地,留给大家!
支持楼主的建议,这些地方都是仪征发展历史的见证 本帖最后由 人生留白 于 2022-3-8 15:35 编辑
兄哒,现如今,陆上交通如此发达。码头,已经是过去时了! 历史沧桑 本帖最后由 y1971 于 2022-3-8 18:17 编辑
当年镇江、南京买的十二圩五香茶干大部分都是勤劳的十二圩人民从渡口到镇江南京卖茶干的,让十二圩茶干美味流传今天
很多东西都要等破坏玩了,才想到保护
记得十二圩老街2000年的时候还有些老房子,现在只剩下破旧不堪的电影院和粮库还存在了,其他都是后建的,都会大码头也破坏得不像样了 有幸在六七岁的时候坐过一次,去的江南。 本帖最后由 y1971 于 2022-3-19 18:47 编辑
古时的真州的黄泥摊渡口和镇江的西津渡齐名
元时教育家许谦《过黄泥滩渡》诗:
夜深风息水安流,白雁黄芦满眼秋。
行李萧萧官棹稳,卧看明月过真州。
-------------------------
这是元时教育家许谦《过黄泥滩渡》诗。仪征自东晋南北朝以来便是漕运重镇,交通咽喉,历史上有过不少著名津渡,如扬子津、东津、建安渡、黄泥滩渡等等。在以水运为主的古代,津渡的作用非常重要,尤其是在襟要之地,津渡不仅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背后还往往与一些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有密切的联系。
如建安渡,明隆庆《仪真县志·山川考》:“建安渡在县西南,旧志云宋太祖斩南唐叛臣杜著于此。”说的是建隆元年(960),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在扬州反叛。宋太祖赵匡胤亲征,李重进尽室自焚。平定扬州后,宋太祖命令军队在銮江口(銮江为古时仪征别称)演习战舰,南唐主十分害怕。其臣杜著,伪装成商人,同彭泽令薛良由建安渡来投,献平南策。宋太祖疾其不忠,斩了降臣杜著,将薛良发配到庐州当牙校。“唐主遣其子犒师,命使来朝。” 这一事件载入多部史书方志,虽然另有一说“太祖命斩著于下蜀市”,但是“由建安渡来投”则是一致的。
乾德二年(964),迎銮镇升为建安军。北宋《太平环宇记·淮南道八》:“建安军,本扬州白沙镇地,伪吴顺义二年改为迎銮镇,是扬州大江入京口之岸。皇朝建隆三年(当为乾德二年)升为建安军。”清道光《重修仪征县志·武备志》:“建安,五代渡名,宋因为军。”
黄泥滩渡则经历了元、明、清三代,见证了仪征运河入江口的变迁、漕盐运的兴衰和城市的发展变化。这些津渡可以说是城市文脉所在。
黄泥滩渡始于元。由于元代仪征没有一部志书,史料缺乏,黄泥滩几无所载。但是作为津渡必然与水运交通密切相关,而当时真州的盐政和水运形势通过现存史料仍然能够窥见其概貌。清道光《重修仪征县志·武备志·运挽》:“元至元二十年(1283)至天历二年(1329),(漕运)俱行海运法,亦有运自真者。” 隆庆《仪真县志》:“批验盐引所,元大德间(1297-1307),置于本州。” 《马可 波罗游记》:“大城镇真州,从这里出口的盐,足够供应所有临近的省份。大汗从这种海盐所收入的税款,数额之巨,简直令人不可相信。”。据载,当时盐课未有定额,但从实恢办,自后累增至六十五万七十五引,至大间(1308-1311)达到九十五万七十五引,行盐江浙、江西、河南、湖广等地。
因而真州政治、经济上的地位仍显重要,不仅继续为州,甚至一度为路。经济上更为突出,元时学者吴存《满江红·仪真次韵》说:“到如今、贡赋甲东南,输天府。”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八卷“中古时代·元时期”(上册)第二节“市镇”如此记述:“真州在宋时已取代扬州,成为运河与长江衔接的重要口岸,在元代也是‘南北商旅聚集去处’,办课总额在一万锭以上,与杭州及其附近的两处一起,成全国之最 。”
诗人许谦(1270—1337),字益之,自号白云山人,东阳人。他学识渊博,举凡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食货、刑法、文学、音韵、医经、术数以及释、老,无不通晓。及门弟子,见于著录者千余人,各有成就。许谦曾应邀到金陵大讲理学,延祐元年(1314)患病后归家,《过黄泥滩渡》即作于归家途中。可以想见,当时的黄泥滩渡在水运交通中已经颇负盛名,是真州的门户。
明时史志中黄泥滩的记载已经很多了。《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十三年(1380),致仕兵部尚书单安仁言:“大江入黄泥滩口,过仪真县南坝入运,自南坝至扑树湾约三十里宜浚,以通往来舟楫。其湖、广、江西等处运粮船可由大江黄泥滩口入运河,过淮安坝,以达凤阳及迤北州县;其两淮盐运船可由扬子桥过县南坝,入黄泥滩出江,以达京师;其浙江等处运粮船可从下江入深港,过扬子桥至运河,过淮安坝以达凤阳;凡运砖木之船皆自瓜洲过堰,不相混杂。如是则官船无风水之虞,民船无停滞之患。” 又载:“洪武十四年(1381),浚扬子桥至黄泥滩九千四百三十六丈。” “十五年(1382),浚仪真运河九千一百二十丈,置闸坝十三处。”
可见明初黄泥滩口即是重要的漕运渡口。由此亦可知,明建立后利用了元时的渡口和水道,并且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浚整治。利用是最好的维护,虽然方志有注,“盖宋故道也”、“宋于此漕运”,但是可以设想,如果运道在元代百年中没有利用和运行,该是何等的境况。当时明朝刚刚建立,定都应天府,就是今天的南京。因为大规模北伐,北方一时聚集了众多的军队,庞大的军需粮饷必须仰给于富庶的江南和东南沿海,漕运供给十分迫切。道光《重修仪征县志·舆地志》引陆志:“闻长老云,洪武初,闸坝未备,(运道)尚犹用之。”
成化十一年(1475),工部郎中郭昇疏浚罗泗桥旧通江河港建成罗泗、通济、响水、里河口闸。弘治十四年(1501),总漕都御使张敷华又在江口建拦潮闸。在实际运行中经过省并,史称“四闸”,由直河口和黄泥滩口两口通江,张敷华奏折《题为添设拦潮闸座便益漕运事》说得清楚:“(闸河)下通黄泥港口并直河口,俱通扬子江。”黄泥滩口仍然是漕运之渡口,“舟楫之要津。”特别说明一下,这里的“黄泥港口”是黄泥滩港口的简说,如《天下郡国利病书》所说,“仪真坝下黄泥滩、直河口二港,……每三年冬月江涸之时,发军民人夫挑浚一次。”并非后文将要说到的“黄泥港”。
清代黄泥滩主要是盐船和商旅出江通道。程庭《若菴集》第五卷“春帆纪程”记述,作者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二月乘船由扬州回故乡新安,“初四日至真州闸口,粮艘鳞集,梗塞难前。更乘舴艋至黄泥滩。上江船是日西风不利,未得解缆。初五日黎明,东风微起,挂帆行三十里至青山之白茅墩,忽西风大作,矴舟江心掀簸不已,舟中人心烦目眩,殊不可耐,将暮势莫能鼓棹而前,青山一带又素称萑苻之泽,未敢卜夜,于是廻帆仍宿黄泥滩下。” 作者更换小船有两种可能,一是便于从粮船之间穿行过闸。二是为了从支河、小河绕过拦潮闸,南门一带河网密布,四通八达,为之提供了便利。 《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也说到黄泥滩:“当下沈琼枝同两个差人出了县门,雇轿子抬到汉西门外,上了仪征的船。……一夜西南风,清早到了黄泥滩。” 作者吴敬梓活跃于南京、仪征、扬州一带,其《真州客舍》诗曰:“七年羁建业,两度客真州。”自然对黄泥滩十分熟悉,所以写进了小说。据此可知,这时的黄泥滩是商旅往来的主要渡口。作为仪征闸河通江的两口之一,地位重要,当属官管,管理严格,过往船只较多,相对比较安全,不用担心盗贼。
雍正年间(1723-1735)盐运路线,方志有明确的记载。道光《重修仪征县志·食货志·缉私》:“雍正十二年(1734),于淮南批验所南黄泥滩、铁鹞子(沙漫洲)二处总口,设巡船一只,巡役四名。凡各商逐日解捆子盐,例用驳船,于内河驳运出江,交卸江船。但驳船出运河,道在仪邑城南,有前河、后河两路。其前河,从所桥起自北向南,过广舆桥,由都会桥直达黄泥滩出口。其后河,从闸桥西北起转宏济桥向南,由太平桥过麻石桥向西,至新桥,直抵铁鹞子出江。两处相距五里,应令委员督率巡役,在于二处总口守候。驳船出口,挂号验票,盘查子盐,与票内数目相符,方许放行出口。”
乾隆年间,黄泥滩曾经发生盐船火灾。道光《重修仪征县志·杂类志》:“乾隆四十八年(1783)八月十七日,江、广盐舟火,延及民舍。”《清宫扬州御档选编》编选的当时两淮巡盐御史全德上奏的《泊江盐船被火延烧事折》,则说火灾发生在乾隆四十九年(1784)八月十七日。由于事发夏日白天,大火烧毁90只盐船,盐包被抢回一部分。港口还有97艘盐船未遭毁坏,共装盐79800余引,岸上还有存盐17000余引,加上烧毁的57464引,黄泥滩港口当时到盐154264引,计约3856万斤。可见转运淮盐数量之巨。
盐运每年要举行掣挚仪式。明初,掣挚地点在浦子口(今南京浦口),名曰“京掣”。万历年间(1573-1619)改在仪真旧港,是为“江掣”。清顺治年间(1644-1661),江掣仍旧在旧港举行。后来江掣改在黄泥滩嘴。由两淮盐运使司择定具体日期,然后具报两淮巡盐御史批准。届时于江口搭盖篷厂,盐院亲临,恭祀江神毕,标挽盐牌,挽取两楚子盐各数包,抽秤,标发头船桅封开行,以后盐船俱陆续自行开江。道光《重修仪征县志·建置志·废廨附》:“江掣厅,黄泥滩嘴建屋三楹,外设门珊。每岁新纲开江日,盐政、运司临江祭神之所。”
那时盐船来到仪征后,经过掣验,然后将大包解为小包装船,分认销卖口岸,再查验盖印,这套程序叫作解捆。起初,解捆是在天池察院进行,称为“垣捆”。后来, 因为运道淤塞严重,沿江沙洲遍布,出江受阻,加之水小,解捆改在沿江沙洲,称为“洲捆”。嘉庆二十年(1815),沿江河势水情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保证盐引顺利解捆转运出江,开挖了 “商盐转江洲捆河道”,实际上是在沿江特定的自然条件下经人工打造形成的夹江河道,史称“外河”,仪征进入了内外两条运河并存的特殊时期。至此,黄泥滩完成了作为津渡的历史使命。
黄泥滩渡在什么地方?隆庆《仪真县志·山川考》:“黄泥滩渡在县西南。” 道光《重修仪征县志·舆地志》:“黄泥滩,陆《志》云:‘在县西南四里,水通大江,入十字河。’” 明嘉靖《惟扬志》则说:“黄泥滩沟,在县西南十里,通大江,入十字河。”方位一致,距离虽是概数,却相差甚远。查《惟扬志》又云:“仪真县治,南抵扬子江滨黄泥滩。……南至江滨黄泥滩,为路一十里。” 由此可知,其“县西南十里”指的是偏西向南,主要是南。拦潮闸在关王庙前,隆庆《仪真县志·祠祀考》:“关王庙,在城南一里。”《扬州水道记》:“自江至此闸(拦潮闸)计长二百丈。”可见“十里”之说有误,当从县志之说“四里”。
再看具体位置。《扬州水道记》:“今议开新河,则大江水自邓家窝入冷家湾,达新济桥,蹈钥匙河,会上江口奶奶庙抵九龙庙河。” 上江口即黄泥滩。奶奶庙,即碧霞元君庙,道光《重修仪征县志·祠祀志》:“一在麻石桥北,俗名宋家庵。”说明黄泥滩口临近麻石桥。不过明清时期麻石桥河过桥后即传向西,连通新济桥,并不直接通江。直到民国三十五年(1946),才在麻石桥以下开新河直接入江。九龙庙,全称九龙将军庙,隆庆《仪真县志·祠祀考》:“在临江河口。”按照文意当在奶奶庙东。又如前文所述,雍正间盐船出江有前河后河两路,前河由都会桥直达黄泥滩出口,后河过麻石桥向西至新桥直抵铁鹞子出江。相对而言,前河在南在东,后河在北在西。所以,黄泥滩渡在麻石桥东。
仪征沿江东又有黄泥港。可能因为黄泥滩已成过往,历史上的黄泥滩常常被误为现在的黄泥港。有学者在谈论乾隆年间黄泥滩盐船大火时,就认定失火地点是在今天的十二圩黄泥港,出现误判。
虽然都以“黄泥”名,但是现在的黄泥港在明清时却与“黄泥”无关,而是叫作黄连港。明清方志均载有“黄连港”,而没有“黄泥港”。清时由于沿江形势的变化,淮盐解捆地点不得不随之改变。乾隆年间(1736-1795),因为冬季水涸,盐船一度只能停泊在都会桥下投掣。后来沿江多生沙洲,长江进出口不畅,嘉庆(1796-1820)晚期改在旧港(俗名老虎颈)和捆盐洲。道光年间(1821~1850)境况更为严重,陈文述《仪征浚河记》:“外河淤塞,江船不能进口,则就老虎泾外口停泊,驳船装载子包,由老虎泾出江上船。内河淤塞,屯船不能达天池,驳船不能达捆盐洲,则由瓜洲绕黄连港达捆盐洲以受掣。” “道光二年(1822)冬,捆盐洲上下淤涸成平地,盐船七百余艘盐数万引,搁浅不能尺寸动。蓄水两旬有余,阻滞之舟七百,全行退至黄连港,即于黄连港之安滩,移改捆场。” 可见黄连港作为淮盐捆场是在道光年间。
黄泥港的名称出现于清末到民国时期。清光绪《重修两淮盐法志·职官门·官制下》:“旧港北走新城,南达十二圩,东近黄泥港,西通泗源沟。”民国十四年(1925)淮扬徐海平剖面测量局《仪征县调查报告书》:“内河水道自仪征运河至新城西折入旧港南直达十二圩,夏秋水大盐船皆走此道。冬春水涸则绕道外江,一从旧港折向西南,至泗源沟出口入江,再向东至十二圩;再有从旧港折向东行仪泗河,至黄泥港出口入江,再向西至十二圩。”
地理位置很清楚,黄泥港在十二圩东。隆庆《仪真县志》:“黄连港,在县东南二十五里。”邑人张安保《味真阁诗钞》卷四《外河谣》:“盛滩至安滩,东西三十里。” 盛滩即沙漫洲,安滩即黄连港。黄泥滩位于盛滩和安滩之间,在县城西南,更在十二圩西。道光《重修仪征县志·食货志·盐法》:“(黄泥滩出口与铁鹞子出口)两处相去五里。”所以,现在的黄泥港是明清时期的黄连港,而不是元明清三代著名津渡黄泥滩。
大量史料证明,历史上的黄泥滩是仪真运河入江的江口之地,是南北冲要人流货物的集散之地,是漕盐运的重要渡口。黄泥滩见于方志史料,分别称“黄泥滩渡”、“黄泥滩口”、“黄泥滩嘴”、“黄泥滩沟”、“黄泥滩港”,也有直接称“黄泥滩”的,如《明宣宗实录》记载,宣德五年(1430)八月,侍郎赵新建议:“仪真旧江口、钥匙河、黄泥滩、清江闸,俱宜浚导。”实际上指的都是运河入江口。
同时,黄泥滩又是地名和行政建制名。道光《重修仪征县志·舆地志》:“城南诸坊,三里曰黄泥滩坊。” 《仪征县调查报告书》记载,民国十四年(1925)仪征县南部为南区乡,“全区共七坊,曰黄泥滩坊、萧公庙坊、罗江桥坊、一戗港坊、北薪洲坊、旧港坊、补薪洲坊。”作为地名,黄泥滩今天已经鲜为人知,只有极少土生土长的当地老人还知道,有人还将黄泥滩误为“荒地滩”。不过漕盐运结束后,这里确实曾经成为一片荒地。 本帖最后由 y1971 于 2022-3-19 19:20 编辑
古时的十二圩听说沿江边有十里长街,十大帮派,古时的渡口和真州只能在小说和诗词里看到了,现在的渡口可能以后连个影子都看不到了。
《望真州》是诗人吴敬梓创作的诗。
编辑
波光骀荡绿杨湾,渔市人家晒网还。
日暮危樯依曲港,寒云遮断小帆山。
可见真州是个好地方,当今出了两个名人:
仪征虽小,但是中国的经济就掌握在仪征人手里。当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厉以宁都是我们仪征人。
本帖最后由 孤独行者ct 于 2022-3-19 21:02 编辑
y1971 发表于 2022-3-19 18:33
《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也说到黄泥滩:“当下沈琼枝同两个差人出了县门,雇轿子抬到汉西门外,上了仪征的船 ...
文章认真拜读了,真不错!:handshake不知出自何处? 十大名著中红楼梦,儒林外史都能找到真州的记载,可惜现在很多都看不到踪影了,一个地方的文化遗迹很重要,听说鸿雁传书的典故来自真州,可是仪征很多人都不知道,南京,杭州,扬州,绍兴到处都是人文字画,仪征城里都破坏殆尽了,走马灯的大人们,大多不是仪征本地人呀,对文化遗迹的开发和保护应该多多重视起来。 土桥也有渡船码头 据传春秋时期,伍子胥的父亲受楚国奸臣所害,伍子胥的父兄辈被杀,伍子胥逃出楚国,当来到仪征江边,见一渔翁,请求渡船过河。渔翁边摆渡边歌唱,伍子胥十分感激,欲将身上的白金剑赠与渔翁以作报答,渔翁拒不接受。当问其姓名以作日后报答时,渔翁以不肯告知。伍子胥担心渔翁将其行踪泄露,渔翁见到伍子胥的神色,叹道:楚王正在悬赏前金捉你,我若贪财,只需报告你的行踪。之所以舍命救你,是敬重你的为人。伍子胥只好辞行,未走几步,忽闻江中扑通一声,回头一看,小船一翻。原来渔翁把船划到江中心自沉了,以绝伍子胥的疑心。后来伍子胥当年渡江的的地方,成为“胥浦”
先人留给后人多么美丽的传说,过去人穷呀,没钱建个纪念地,现在有钱了,能否在扬子江公园建个纪念亭呢,规划一下,为后代留下一些东西。
上个月去了青山的水塔山,水塔山搞得很美,山上流下了一块打石刻,记载着水塔山的来历和青山镇过去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