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chen 发表于 2022-12-10 11:46

《仪征运河》第六章(元代珠金沙河)

作者:巫晨

元朝统治真州的时间很短:“端宗景炎元年(1276), 阿术寇真州珠金沙,知州苗再成、刺使赵孟锦死之,元兵遂陷真州。”“至正十五年(1355)夏五月,明太祖遣将赵得胜取真州。十七年,元守臣以州降,命周之贵知州事。”这就是说,元朝统治真州的时间,仅为81年。


元朝立国之后,确实曾大规模整修大运河,但其整修的重点是北方运河,本文重点讨论的大运河入江水道,史载只有两次疏浚,一次是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组织疏浚真扬漕河,经费来自盐商加税;还有一次是元仁宗延祐四年(1317),“盐课甚重,运河浅涩无源,止仰天雨,请加修治。”两次都是因为盐运,不是漕运。而盐运的线路,是通扬运河(黄海-湾头)加上大运河入江水道(湾头-真州),至于入淮水道(湾头-淮安)的整修,则少有记载。


事实上,元朝定都北京,必须从南方调运粮食,但是通过大运河向大都运送漕粮的数量却很少,绝大多数走的是海运。从元朝建国之初,就依仗朱清、张瑄的海运,北方所需粮食由海运送达。上江湖广、江西等地江船,将粮食运抵真州,海船逆流到真州装粮,再顺江到刘家港出海,沿海路抵京师,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时,海运量达到352万石。即便是元朝末年,还是指望江南造反招抚的张士诚、方国珍海运救急。


尽管大运河向北送粮的漕运功能未能有效发挥,但运河入江段的东西向盐运功能却得到了加强。元朝开国之初,即以提举马里范张专掌两淮盐课,至元十四年(1277)在扬州设置两淮都转盐运使司,大德四年(1300)在真州设置批验盐引所。淮盐的销售,沿袭了宋朝的传统,销往上江湖广、江西等地,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销量达到九十五万七十五引(每引400斤),税收额达中统钞二百八十五万二百二十五锭。《马可波罗游记》有叙述。


元朝基本沿袭宋朝的机制,仪征还是真州,领扬子、六合两县,真州设有安抚司,一度改为真州路,隶属淮东道宣慰司。之所以将扬子县治迁往新城,推测是由于淮盐转运地转往新城旧港之故。元代真州人文仍盛,江东宣慰使珊竹介、淮南江北行省参政知事赵琏、淮东宣慰司掾纳速剌丁等,都居住在真州,郝经、吴澄、张䇓等著名文人,都曾在真州著书或讲学。


终宋一朝,由于城南就是长江,“沮洳之地”,东、西翼城是不需要封闭的。从南宋到明初,其间元代不到100年,真州城区运河入江口涨滩已十分严重,长出了黄泥滩,原来的“沮洳之地”已经成为坚实的陆地,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在上面修建了南城墙,建起了南门。北宋州城的南门(宁江门),到此时已经变成了市中心,即今鼓楼的位置。


湖广的漕粮运到真州的什么位置换装海船?又在什么地方将淮盐装上回船?缺少史料。从县城南部涨滩、扬子县县治迁往新城、疏浚珠金沙河,以及明代在珠金沙河沿岸建有众多官衙、庙宇、私家花园、墓冢来看,推测元代运河放弃了真州城南入江口,重新启用了新城珠金沙河,入江口延伸至旧港,珠金沙河畔和旧港江口建起了官衙、米仓、盐仓,伴随着盐运,增添了大量人口。

【珠金沙河旧港段】
《仪征运河》第三章(隋唐扬子津)已经分析,隋代大运河入江口是扬子津,扬子津为新城向南一里的“有一旧渠”,即珠金沙河卧虎闸至太平桥段,扬子津发展成扬子镇,扬子镇在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发展成扬子县,宋朝将扬子县县治迁到了真州州城,为附郭,元朝将扬子县迁回新城,并疏浚珠金沙河,此次疏浚,入江口延伸到了新城以南五里的旧港。


旧港之外即为长江,湖广粮船到此将粮食卸到旧港米仓,两淮盐船经泰州、宜陵、湾头、扬州南门、汊河、朴席、新城到达旧港,将淮盐卸到旧港盐仓;海船逆流到真州旧港米仓装粮,回程经刘家港入海到京,湖广空船在旧港盐仓装盐,返回湖广。


本章叙述的时间段有些特别,除了元朝,还将明朝对珠金沙河、旧江口的疏浚等史料也做了记述。这是因为,虽然明朝建立后,在仪征县城南重新整理了新的入江口,形成了五坝、天池格局,漕船和盐船在仪征城南运行,但是珠金沙河、旧江口并没有停止使用,只是不航行官方专用的漕船和盐艘罢了(有时候粮船回空还走珠金沙河)。明建文年间靖难燕军曾通过珠金沙河在旧港渡江,明嘉靖年间济宁尚书王杲曾在此运回从江南购买的木材。


明初运河入江口重新回到仪征市区后,新城珠金沙河并非从此归于沉寂,清末同治十二年(1873),珠金沙河继隋、元之后,第三次承担起了运河入江的重任,经过旧港以南的疏浚、延伸之后,新的入江口诞生了,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十二圩(详见《仪征运河》第十章 盐河)。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kyMDgxMTcwMA==.html【《仪征运河》简介】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kyNzIxNzU4NA==.html
【元代珠金沙河视频】点击“阅读原文”看《仪征运河》简介

胥浦老菜农 发表于 2022-12-10 14:03

本帖最后由 胥浦老菜农 于 2022-12-10 14:04 编辑

      巫晨先生乃是当代“仪征文化之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仪征运河》第六章(元代珠金沙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