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记事:从东圈门“祁氏山林”走出的革命者——祁式潜
本帖最后由 尚义真人 于 2022-12-15 17:28 编辑从扬州国庆路的东圈门街西首城楼,向前步行一百多米,朝南有一青砖黛瓦、气势恢宏的宽大宅第,神秘莫测,一溜边四扇一模一样的大门整日紧闭。而街对面数步远一扇不起眼的铁锈红漆门内是全副武装的武警营房。这四扇装饰一样的大门,东面靠近罗总门巷的两门没有门牌号,本世纪初,东圈门16号的门牌被去掉,门墙改观,另在西侧新开一门,后又将西侧18号纳入其中,再又扩大至原20号,从一门两门,到三门、四门,如今这原本的普通民居被改造成门式和装饰一模一样的并列四门,宅内则向北又纵深扩大数倍,更使这一处房屋结构和整条街道布局完全迥异。
不过,所幸西侧两门还有门牌,分别是“东圈门18”和“东圈门20”。虽然东圈门18号宋朝著名理学家尹焞(1071-1142,见《宋史·尹焞传》)裔孙、清末秀才、收藏家尹恭寿(字润生,又字南山,1876-1945)的故居曾被后来的专家认为是保存最为完好的清末民初民居,但并不广为人知;但东圈门20号以及其西侧却是一处非同寻常的宅第,其门牌提醒熟悉扬州老历史的人们,这里曾是清同治年间江西吉安前知府、曾国藩门生和挚友的何廉舫旧宅“壶园”(又称“瓠园”)的一部分。后为历任南河同知、湖北知府的祁友蒙购得,称为“祁氏山林”的故址,从上世纪解放后50年代初起就一直作为扬州地直机关的宿舍。同现为东圈门22号的昔日“何家大院”一样,关于“祁氏山林”的历史变迁和众多人物也有太多的故事,但这里确曾真正诞生、走出过一位革命者——这就是充满传奇色彩、坚贞不屈而命运坎坷的祁式潜。 祁式潜(1915-1966),字乐陶,化名徐大可、李公然、赵政,出身官僚世家,祖籍山西寿阳。曾祖祁隽藻(1793-1866)是四朝文臣、三代帝师,电视历史连续剧《天地民心》就是有关他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祁隽藻学识渊博、为官清廉,富有正义感和责任感。祖父祁世长(1825-1892)历任翰林院编修、工部尚书,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父亲祁友蒙历任南河同知、湖北知府,据称,由清流首领、两江总督,军机大臣张之洞的女婿、浙闽总督卞宝第的儿子卞綍昌做媒,娶其妹、卞宝第最小的女儿卞缙昌为妻。卞宝第(1824-1893),字颂臣,祖籍江苏仪征,世居扬州,是仪征卞氏最具传奇和影响的人物。他人生最为辉煌时以闽浙总督兼摄福建巡抚、船政大臣、福州将军、陆路提督、福建盐政、福建学政,人称"七印总督",他是传统卞氏"忠贞世家"的后裔。卞家祠堂和包括卞宝第、卞肇昌、卞綍昌、卞绪昌等人在内的家族墓地遗址位于仪征刘集镇利民村杨庄组(缸庙)。 民国初年,祁友蒙同妻子卞缙昌来扬,从东圈门外日渐衰败的清代同治年间江西吉安知府何亷舫府第(壶园)购得何氏部分东宅,即后来的东圈门20号,人称“祁氏山林”或“祁家大院”。当时,辛亥革命爆发,清朝气数完结,祁友蒙隐居扬州,加入著名谜社“竹西后社”,以射虎为乐,特别擅长以《红楼梦》中人物编谜。祁友蒙1931年卒,时年仅49岁,其后,家道迅速衰败。 1915年,祁式潜就出生在“祁氏山林”,在这里一直生活到12岁,度过了整整十二年的童年和少年时代。1927年,他与两姐随母亲卞氏离开扬州至南京依亲。同年,考入南京钟英中学住读,直至高中毕业。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三省沦陷,南京学生掀起救亡热潮,祁式潜被选为罢课学生代表。同年秋,考入金陵大学。1935年一二·九学生运动爆发,祁式潜参与组织南京学生界救国会,当选为执行委员;1937年七七事变,南京学生界抗敌后援会成立,祁式潜被选为总负责。后来他在扬州、芜湖、武汉、皖北等地从事抗日活动。 1937年9月,祁式潜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党组织派遣,先到武汉中共长江局,为长江局青委委员。1939年初,祁式潜与国民党元老居正的六女居瀛棣在安徽省金寨县白水河新四军兵站结婚。后居瀛棣由方毅、何伟介绍加入中共组织。同年,祁式潜夫妇随中共中原局委员郭述曾和方毅等,前往皖东地区。5月,安徽和江中心县委成立,祁式潜任书记,从此开始了在淮南的战斗历程。这期间,他坚决执行胡服(刘少奇)同志的指示,与日伪、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殊死的斗争,接受了严酷的战斗洗礼。 1945年8月以后,祁式潜在重庆加入中共“吴克坚情报系统”。1946年,祁式潜、居瀛棣夫妇随吴克坚同机由渝抵沪,在吴克坚直接领导下,以国民党中央银行专员和长期任国民政府司法院院长、同盟会和国民党元老居正女婿的公开身份,从事党的情报和策反工作。吴克坚是党内隐蔽战线上的杰出领导者,他奉命到上海后,以沪、宁、杭三角地带为基础,兼顾国统区其他有条件的重点城市,组织和指导对敌隐蔽斗争。祁式潜在吴克坚的指挥下,参与了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起义、江阴要塞起义、青年军嘉兴起义等重大策反活动。同时还与林亨元同志一起,成功争取了国民党上海提篮桥监狱典狱长,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逃离上海前屠杀被囚禁的革命志士的阴谋。他在上海江湾路和常熟路的家中,设立了吴克坚情报系统的一个秘密电台。这个电台从1946年底开始,与党中央保持密切不断的通报。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祁式潜担任中共中央军委联络部上海联络局专员兼秘书处处长。与祁式潜夫妇同时在吴克坚情报系统中工作的还有他的弟弟祁式之(萧大成),解放前夕他曾亲自指挥上海警察局起义。 至此,似乎一切都顺理成章,祁式潜、居瀛棣夫妇及其弟祁式之从淮南战斗到上海,为民族解放和党的革命事业应该算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他们后来都不幸英年早逝,直到许多年以后,中央情报部老资格领导罗青长部长才在吴克坚系统情报史料征集座谈会讲话里,深情地怀念早逝的祁式潜等同志。 1937年8月,七七事变后中共南京市委在中止活动三年多后重新组建,经李华书记等介绍,祁式潜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但在延安整风运动后,祁式潜却阴差阳错地失去了党籍,直到1956年才被批准重新入党,而级别、待遇都从1956年算起。1952年至1966年,祁式潜先后在北京重工业部化工局、化学工业部、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等单位工作。1966年席卷全国的运动伊始,他于8月4日晚在北京“人定湖公园”的湖心岛服“敌敌畏”自杀,死时差三个月才满51岁。根据惯例,近代史所党支部开会宣布开除了他的党籍。而那天下午他从单位大门出去的时候,看到他最后一眼的是他同单位与他一起被划定为“小三家村”成员的“老革命”之一王晶垚,那时他刚好进大门,俩人擦肩而过。王晶垚正是第二天8月5日被活活打死的北京师大女附中卞仲耘校长(死时年仅50)的丈夫,连续三天,他接连失去了三位至爱亲朋。 祁式潜的夫人居瀛棣在为夫申冤近三年后,被打成“反革命翻案集团”头目,于1969年也走上了不归路,卒年53岁。居瀛棣是国民党元老政务院院长居正之女,1936年放弃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学业参加革命,抗战胜利后在重庆和上海参加中共隐蔽战线,协助祁式潜完成了许多重要地下工作,死前为故宫博物院馆员。 祁式潜从扬州东圈门“祁氏山林”走出,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从抗战到解放,冒着极大风险从事地下工作,一路奋斗,一生坎坷,50岁刚出头就离开人世,实在令人唏嘘。但他是一位坚贞的革命者,从未丧失理想和信念,作为他的街坊和邻居,深深地为他感到惋惜、自豪和敬意。
学习了 了解了 从左到右,最后一户是江泽民故居,和中间一道巷子,罗总府隔开 那天去江老故居瞻仰拍摄 东圈门20, 缅怀故人的功绩!
这些宅子看着更加有烟火气:victory::victory::victory: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