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chen 发表于 2023-3-6 17:30

矾山(落帆将军庙)

作者:巫晨

我在撰写《仪征道教》的时候,涉及到佛狸祠和落帆将军庙,都与宋代真州知州有关,加之为出席苏皖第二届禹王河文化学术研讨会准备论文,涉及白茅墩,所以就在2023年2月27日,安排一天时间,到六合探访沿江的白马山、矾山、红山、瓜步山、灵岩山,这一篇是矾山。


《隆庆志》卷二(山川考):
小帆山,距瓜步东,矗起大江中。山无草木,石白若矾,俗呼矾山。上有落帆将军庙。《寰宇记》:小帆山,即小石山,又名石帆堆。旧《志》云:山北有出佛洞。唐会昌中,因汰浮屠教,曾藏僧神建肉身于此。山之东,即黄天荡,江流至此甚险,舟人过之,鲜不乞灵者。


矾山又叫小帆山、小石山、石帆堆,宋、明时期尚在江中,《(光绪)六合县志》卷一(地理志)则记载:
今则江面生洲,曰龙袍洲,由山至江亦二十余里,不过田间一小阜耳。
清代已在陆地上了。


“天地图·江苏”上面标有矾山,我在网上看到南京历史文化学者刘宗意《黄天荡——南京附近史前文化遗址考察记》一文,记录了他沿江寻访黄天荡遗迹的过程,并用图片画出了小帆山的位置,这给我寻找小帆山提供了很大便利。而高德地图在小帆山附近有地名曰“将军庙”,直接导航将军庙即可。


我看过白马山、东沟新禹河枢纽后,一路向西,在红山窑附近向南跨过滁河,再向西进入去将军庙的路,路面不宽,但铺设了柏油,两边都是民居,我担心会车麻烦,就在进去后不远,找了个农家门前空地停车,徒步向西走去。先问了一位大妈,不知所以然,再向前走一点,有位老师傅在路边端着大碗吃饺子,我请教他小帆山的事,他知道呢。


老师傅叫余家宝,1956年9月16日生,曾经做过白庙村村长、支书。他指给我看住宅门牌:白庙村矾山组1号,这里属于六合区龙袍街道新城社区,原龙袍镇白庙村矾山组。【老支书余家宝】
余家宝热情地引我到他家坐,还让我分享他现买的烧饼,他告诉我,当地人管小帆山叫矾山,山上原来有没有将军庙?余家宝说没看见过,不能瞎说,但上面确实有过一个小土地庙的。


从前见过矾山的,石头山,高出地面十几米,占地约有3-4亩。


矾山已经没有啦,那还是文革之前,六合属于扬州专区的时候,龙袍公社党委书记叫左天喜,当过兵,是个一心为民的好干部,那时候龙袍到处水汪汪,左书记决心搞河网化,开挖了横平竖直十几条河,从南京装粪(农家肥)来的船能就近停靠大田边。造桥等设施需要建材,矾山的石头就是这时候取的。


查六合政府网站,六合多次隶属过扬州:
1952年11月,泰州专区改为扬州专区,六合属之。1956年2月,改属镇江专区,12月复属扬州专区。1958年6月,属南京市管辖,1962年5月,复属扬州专区。1966年3月15日,成立六合专区,辖六合、江浦、仪征、金湖、盱眙5县,治六合县六城镇。1971年撤销六合专区,六合县划归扬州专区。


刘宗意文中援引1991年《六合县志》:
1959年炸毁矾山矶,取其石建西沟电灌站。


笔者认为还是要采信县志的记录,矾山毁于1959年。


告别余家宝,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继续向西,走到了矾山边,这是一个圆形水塘,沿水边可看见还有半圈以上的石头,确实是白色的,我回家做了个图上作业,该塘直径约40米,比较一下仪征马集二亭山,被挖出的水塘直径约120米。确认过小帆山的位置,拍了照片和视频,心满意足,继续前往下一个探访点:红山窑。【矾山(塘)】
【矾山视频】


矾山与红山窑隔滁河相望,过河的大桥其实是个水利枢纽,由两座闸组成,南闸是控制水位的节制闸,北闸是保障通航的复式船闸,枢纽的名字就叫“红山窑水利枢纽”。向北过桥后西行,路南是滁河,路北是瓜埠山,红山窑就在瓜埠山东,《(光绪)六合县志》记载:
赤岸山在县东南二十里许。《寰宇记》:山高十二丈,土色皆赤,临大江,故名。郭璞《江赋》:鼓洪涛于赤岸。《庾信传》:舣乌江而不渡,望赤岸而沾衣。王维诗:帆映丹阳郭,枫攒赤岸村。皆指此。俗名此山为红山,去江亦二十余里,今名红山窑。


《方舆胜览》:
真州有赤岸山,其山岩与江岸数里,土色皆赤。


《隆庆志》卷二(山川考):
赤岸山,在县西南三十里(《道光志》作“五十七里”),七都。山临江,岩与江岸土色皆赤。罗含诗:赤岸若朝霞。郭璞《江赋》:鼓洪涛于赤岸。杜甫《山水图歌》:赤岸水与银河通。唐王维《送封太守》诗:枫攒赤岸村。


我在一个废弃的企业门口停车,徒步走到山前,果然看到连绵几个小山头,裸露的山体和山脚的菜地,土壤都是红色,和仪征枣林水库西岸的红山是一样的。附近还有好几个大水塘,估计是取土烧窑留下的矿坑。【赤岸山】
《隆庆志》卷十四(艺文考)引王维《赤岸送封太守》诗:
忽解羊头削,聊驰熊首幡。扬舲发夏口,按节向吴门。帆映丹阳郭,枫攒赤岸村。百城多候吏,露冕一何尊。
王维这首诗,将白帆与赤岸入画了。


看赤岸山只是顺带,研究矾山的落帆将军庙,才是撰写《仪征道教》所必须的。


《隆庆志》卷十二(祠祀考):
落帆将军庙,在县西六十里,江岸茅亭步之西,郡守吴机建,洪武间千户张馨再建。嘉靖间,守备汤庆移建帆山上。


落帆将军庙,位于仪征县西六十里江岸茅亭步之西,瓜埠山东,是南宋江淮发运司运判兼真州知州吴机始建的,《吴知郡生祠》一文已述,吴机嘉定十二年(1219)冬来真州赴任,嘉定十五年(1222)去职,落帆将军庙当在这个期间建成。明代千户(军官)张馨重建了该庙,嘉靖年间,守备(军官)汤庆将落帆将军庙移建到了小帆山上。


《隆庆志》卷十四(艺文考)收录有南宋太常卿虞俦的《大横河记》,其中说到:
戊子之冬,余自合肥守,移漕淮东,江行半月,始至仪真置司之所。至之前一日,舟师相谓:此去黄天荡不远,宜戒宜备。家人辈见其张皇事势,咸惊且忧。凡牲酒纸币,所以徼福于江神者,无所不至。既幸而过,合舟中之人,则喜且相贺。按,仪真之为州,大江经其南,实川广江东、西湖南北舟楫之冲也。而所号“黄天荡”者,盖江至此而愈阔,与天相际,无山可依。间遇风作,波涛汹涌,前既不可进,退亦无所止泊。覆溺之祸,悬于顷刻尔。平居暇日,每一念之,心犹悸惴。
可见黄天荡是个谈之色变的利害所在。


落帆将军庙祭祀的是哪位神灵,县志上并没有资料说明。


民国张官倬《棠志拾遗》则记曰:
将军姓杨名起武,南宋时人,有臂力,曾除孽龙之害,里人感其威,立庙祀之。


这位杨起武将军,除了这里记载的“曾除孽龙”,在仪征和六合的明、清县志上,查不到其他事迹。


笔者推测,矾山之东就是黄天荡,是著名的风涛巨险之地,从南京顺江而下,看见江中的小帆山,就得留神黄天荡要到了,赶紧落帆,谨慎操作,还要祈祷神灵保佑,小心驶得万年船。推测落帆将军庙,祭祀的“落帆将军”是本地山神或镇水之神,或许将此神托名杨起武。


《隆庆志》卷十四(艺文考)收录了刘宋鲍照《石帆铭》,全文略。该文用典甚多,词语华丽,描绘了石帆山的雄奇风光。


小帆山山北的出佛洞,曾经隐藏过高僧“神建”的肉身。“山北有出佛洞。唐会昌中,因汰浮屠教,曾藏僧神建肉身于此。”,其事在《灵岩山》文中详述。【六合沿江诸山位置】


《道光志》卷三(舆地志)有明代吕夔《初至仪真》诗:
城郭吞波潋滟虚,浅沙深荻半泥淤。落帆山在涛惊处,解剑津连汐上初。盐出海滨人射利,米来江外国兴储。近村官舍清如水,更喜官清水不如。
这首诗说到了仪真有盐运、漕运之利,也说到了落帆山、解剑津两个名胜。


矾山原在大江之中,后来变成了“田间一小阜”“由山至江二十余里”,这就是矾山所在的“龙袍洲”。


明代《(嘉靖)六合县志》上尚无“龙袍洲”的地名,矾山还在江中,但这并不表示矾山附近没有江洲,该志记载瓜埠附近的芦洲有土名洲、新生沙滩、离江洲二处、离江下沙滩洲,最为与龙袍洲相合的,是“瓜埠对岸洲”,记载该洲有密芦地三十五亩。


《(光绪)六合县志》上已有了龙袍洲的地名,但并未解释地名由来。《(民国)六合续志》和《棠志拾遗》上也没有相关信息。百度“龙袍街道”上的解释:
古之黄天荡一部分,明天启年间,因江中沙洲形似龙袍而得名。


并载有“龙袍”传说三则。


(一)乾隆皇帝下江南,尝长江美味,品蟹黄汤包,饮酒赋诗,忽然一阵旋风将龙袍卷入江中,龙袍飘落的地方后被称为“龙袍洲”,沿袭至今。


(二)项羽兵败,沿长江北岸西奔,仓皇间将龙袍弃于今龙袍镇境内,玉带弃于今玉带镇境内,至卸甲甸时已丢盔“卸甲”,溃不成军,后世即以龙袍、玉带、卸甲甸名之。


(三)朱元璋羽翼丰满之后,命人将小明王秘密沉杀于江中,将其龙袍弃于今龙袍境,玉带弃于今玉带境,遂以得名。


笔者认为,“龙袍洲”得名于“沙洲形似龙袍”,不靠谱,沙洲的形状一般像瓜,现在江中的八卦洲、乌鱼洲、沙墩子、世业洲,都是瓜的模样。三个传说中,明朝天启年间已有龙袍之名,排除乾隆说;秦汉之际龙袍洲尚未生成,排除项羽说;只剩小明王之说。


《明史》卷一百二十九记载:
初,韩林儿在滁州,太祖遣永忠迎归应天,至瓜步覆其舟死,帝以咎永忠。


从滁州到南京,沿滁河在瓜埠入江,线路是对的。有些资料说小明王在扬州瓜洲遇难,错了,从滁州去南京,走不到瓜洲。瓜洲因洲形如瓜得名,曾用名瓜步、瓜埠,容易使人将扬州瓜洲与六合瓜埠相混淆。


明初离宋朝不远,江滩尚未大面积上涨,黄天荡余威犹存,韩林儿(小明王)的船在瓜埠入江后,遭遇风浪倾覆,是合理的解释(另有廖永忠谋害一说)。


韩林儿是元末红巾军领袖韩山童(被推举为大明王,宣传为宋徽宗八世孙)的儿子,韩山童死后,刘福通将韩林儿迎至亳州,至正十五年(1355)二月登基称帝,号小明王,国号宋,年号龙凤,到龙凤十二年(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去世,共做了十二年的皇帝。


由此推测,龙袍洲得名于韩林儿,可能性最大。


落帆将军庙位于今南京市六合区龙袍街道,本书将其收录,是因为历史上这里属仪真管辖,从小帆山至青山即为黄天荡,一直是江淮发运司重点关注的险段,曾开张纶的长芦河(六合)、卢宗原的靖安河(上元)、左昌时的大横河(六合)、吴洪的董家渡新河(六合),以避长江(尤其是黄天荡)风涛。该庙的始建者为江淮发运司运判兼真州知州吴机,续修者为明仪真千户张馨和仪真守备汤庆,他们都有保障黄天荡漕运安全的职责。


cgm680815 发表于 2023-3-7 08:52

:victory::victory:

zgxiang 发表于 2023-3-7 09:35

字字珠玑,句句真谛!

孤独行者ct 发表于 2023-3-7 14:05

一个个地名,一点点解惑:victory:

七分醉 发表于 2023-3-7 15:10

有一好的人真好

一阵风518 发表于 2023-3-7 17:44

:handshake

北山居士 发表于 2023-3-8 08:14

:victory: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矾山(落帆将军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