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左听风 发表于 2024-9-14 12:07

青山依旧在,欧阳几沉浮

   青山镇位于仪征城区西9公里处,镇依山傍江地势险峻,历来是兵家戍守之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青山地区建砂石矿开采场,大量的砂石通过长江及运河销往各地,从而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从这里走出去的企业有飞利浦照明、西门子电机等。随着砂石资源的减少,及绿水青山的建设,往日的繁华不在,镇上重新归于平静。
   现今在原矿区建起了龙山森林公园,不久前参选国家3A级景点评定。连接南京和仪征的龙潭长江大桥就在镇东落地,站在龙山风景区登高望远,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景区内建有桃园和枫林,想来春秋两季最适合来此打卡。围着景区逛了一圈,感觉还是少了一些历史底蕴的介绍。
查东晋谢灵运《撰征赋》,其中有“过江乘而责始....爰薄方与,迺届欧阳,入夫江都之域,次乎广陵之乡”。意思是说:我在途经江乘时,不由得要责备那位曾经到此地的秦始皇...现在我过江上岸了,来到了“欧阳”这个地方。直接就进入了江都县的地域,续而向东又来到了广陵县的辖区。也就是说,欧阳一地在江都县西,前文说过胥浦因江都江水祠(伍子胥庙)而得名。那么,引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 淮水篇》邗沟“自(东晋)永和(345-356)中,江都水断,其水上承欧阳埭,引江入埭六十里至广陵城。”也证明了欧阳在江都县西侧的长江上游。
   为何会认为青山镇会与欧阳有联系呢?明末清初《方舆纪要》仪真县条目下说:“欧阳戍在县东北十里。《水经注》:邗沟水上承欧阳,引江入埭,六十里至广陵城。是也。”这就很有意思了,其一,因为是引江水入运河(邗沟),欧阳埭应该紧邻长江才对。如果欧阳在这个“县”的东北,“县”岂不是在长江里面了?所以这里的东北应是东南之误。其二,《方舆纪要》这里所说的“县”究竟是指的那个“县”?《隆庆仪真县志》载:“北魏主涛以秦郡置横山县;宋徙流民于瓜步;齐高帝置齐郡于瓜步;大业初立方山府于上沛,今横、方、丫三山间地。”可以看出,六朝至隋,在仪真县西边可是有县设立的。《隆庆仪真县志》沿革条目:武帝元狩六年立子胥为广陵王,(仪真)地属广陵国。白沙得广陵、江都之地,白沙始见。”也就是说,白沙的地名在西汉就存在了,它就在新城镇,如果按照《方舆纪要》的记载新城叫“欧阳”。显然《方舆纪要》“欧阳戍在县东北十里”,这里的“县”指的并非仪真县,而是它西面的上沛,即横、方、丫三山间地,推测在现今青山镇安墩村至龙墩一带。
到了宋代,欧阳(青山镇)被改名叫青山嘴,《方舆纪要》记载:青山嘴在县(南宋扬子县)西三十里,西至东沟二十里。明代它又改名叫陡山铺镇,今龙山景区北依然保留有陡山村。并且明代在临江的港口青山港设有瞭望敌情的土堡(防倭寇),土堡上设墩长一名,墩夫十人。墩夫一般征用当地村民,或者获罪的人,罚来作瞭望哨。好似现在骑车违规,给你发个小红旗维护交通一样的道理。《隆庆仪真县志》载:“陡山铺镇在县西二十里。设青山港土堠一座(瞭望敌情的土堡)设墩老一人,墩夫十人。墩夫一切以濒江农人充之,而有罪宜充警哨瞭者。”到了清代,青山镇依然为镇,只有改为兵镇,称陡山铺兵镇。《道光重修仪征县志》载:“陡山铺兵镇在县西二十里。”

现今的龙山景区由当初的海拔近80米,降至海拔40米左右,想找寻历史遗迹已经不太可能。


南京笑生999 发表于 2024-9-14 14:49

龙潭大桥快上岗了!!

人生留白 发表于 2024-9-14 18:38

龙山

兄弟我,童年的乐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青山依旧在,欧阳几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