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专家商榷
和专家商榷因为宁扬大桥的开通,有专家建议在青山镇建什么“乘舆大道”和“五马广场”。说是秦始皇当年南巡回程是渡江从青山上岸的;说是晋末五个司马王爷是从青山南渡的。
我首先要问一句,你有文献资料佐证吗?还是你推测的?推测这些也是有很高门槛的。
一,秦始皇上岸的地方叫舆县,地方志上说当时的仪征属舆县。但和现今的青山有什么关系?你考证过秦代的舆县包括多大的地域吗?当然我也不知道,因为无法考证。但在下知道,秦时南方人烟稀少,所设县并不是关中,中原地区县域直径100里左右的概念,而是包括更广阔的地区。县与县之间也没有明确的边界。还存在着一些“欧脱”,舆县不等于现在的仪征。说秦始皇在青山上岸没有依据。禹时分天下为九州,总不能将浙江福建发生事归在今天扬州的名下吧。
二,阁下一再提到黄天荡,江中的沙洲是逐渐形成的,也是不断变化的。你知道黄天荡形成的历史吗?秦朝时有没有这个现在叫黄天荡的沙洲?这些问题我们都无法回答。黄天荡这个名字也是南宋才有的。如果你没有这方面的文献资料,(当然这种文献本就不存在。即使寻得个一鳞半爪也不可信)。你怎么可以拿今天的黄天荡来说古代的事?这不是刻舟求剑吗?两千多年沧海桑田,变化太大了。
三,南京的五马渡和你建议的青山五马广场什么关系?你说,渡口都是两岸对应的,仪征的青山和南京的幕府山对应吗?即使两岸对应的渡口都会用一个名字的吗?
四,建议你读一读晋史和五胡十六国历史,你知道晋末的“八王之乱”吗?你知道八王之乱所导致的“五胡十六国”吗?中华民族陷入三百年的浩劫,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深重的民族灾难,便是由司马这个暗黑家族所引起的。这不是我个人的观点,这是所有懂点历史的人都知道的。你建议把政府工程命名为“五马广场”,你是认真的吗?你不是开玩笑吧?
五马是什么?是中华民族的罪人,渡江的五马只是仓皇南逃的丧家之犬而已。
不要把民族耻辱的标签贴在仪征的土地上。
现在动不动就要在城市建设中挖掘什么历史文化元素,把一些地名、路名、建筑物名弄得不伦不类。不是要重建这个楼,就是要恢复那个景,这些不负责任,荒诞无稽的建议,都是要政府付出巨大代价的。
一代有一代的历史。历史上所发生的、所留下的一切,都是反映了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古人的生存状态和情感追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人生目标和生活故事,这是不可复制的。星移斗转,时空不再,今天我们如果仍沉迷于恢复这个园林恢复那个古迹,贴一些看似有历史文化元素的标签,不是有文化的表现,而是一种愚昧和文化的不自信。我们无需、也无法重复过去的故事。
文物之所以为文物,就是因为它自身携带着它那个时代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人们精神气质的丰富信息,我们当代人可以研究它、欣赏它、体会它,从而汲取精神的营养。这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作为一个文史专家最基本的常识。即使我们现在恢复了仪征历史上的所有园林,古建筑,仪征也不会成为一个古城,而只会成为一个主题公园而已。这和我们所要建设的现代文明社会和城市风貌是格格不入的。所以,我们今天给现代建筑、道路取名,命名地名,还是要说大众听得懂的“人话”,以“掉书袋”的迂腐逻辑,无厘头的“历史元素”来命名现在的建筑、道路、广场,是缺乏基本的历史素养和文化视野的表现。是一种极其可悲的文化自虐。
一点浅见,就教于专家。 其乃穿凿附会,不伦不类。 这个事情
这个…… 你讲了很多人不敢讲的话,就像优诗美地中间这个路命名一样,銮江路(含义是指古代的仪征),这有什么意义呢?原来的路名是通俗易懂。文兴路要改成文达路就为了纪念某个人,经开区的国和路国华路说不知道为什么以国字命名,经济开发区想建国家级开发区,以国字命名道路有什么问题?路名首先是尊重历史,其次是通俗易懂,而不是给一些文人墨客搞得不伦不类 我反对专家的时候只会说,这个不切实际,浪费钱!楼主这个有理有据有节,引经据典,赞一个! 思维的碰撞、文化的交流、观点的摩擦,好久没有这么激动的看论坛了,感谢2位高知。 真州第九景 发表于 2025-1-6 11:38
你讲了很多人不敢讲的话,就像优诗美地中间这个路命名一样,銮江路(含义是指古代的仪征),这有什么意义呢 ...
这是些散发着封建腐朽气息的名字,仪征人离了皇帝就不能活了,真不知他们意欲何为。 我们仪征需要像楼主这样的资深文史专家发声! 本帖最后由 人生留白 于 2025-1-12 07:48 编辑
林下散人
实乃高人 博主论述有理、有据、有节,赞一个!
这几年仪征市境内各乡镇在挖掘历史文化方面,投入的精力是否恰当?有些方面让人产生是否随意了点的疑问?如马集镇之前若干年一直以“瑞映福地”自居,这两年改为“瑞应福地”了,理由是在某史料上有记载,可此史料也不是近两年才发现的,那么十多年前的“瑞映福地”又是谁提出来的呢?当时的依据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林下散人
文史高人 尽搞形式主义 搞搞财政拨款 然后就没声了 扬州地区发展较为滞后是有原因的 仪征这个地方但凡 能早点有能力有眼光的人上来 也不至于给同期省里其他撤县设市的城市吊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