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人
青岛这座城市规划的很好,没有对老城区进行破坏性发展,高层建筑多建在新区。现在的青岛火车站,出了车站大门就是闹市区,好有亲切感。还有人民厅,完全保持了七八十年代的旧模样,在二楼走廊,如果再拿一根奶油冰棍,应该会感受到穿越时空回到过去的感觉吧?青岛有浓浓的文化气息,有自己的青岛交响乐团,有宫崎骏漫画街,有啤酒节。啤酒文化是青岛的文化输出之一。但这啤酒文化估计还是德国人留下来的,并不能算青岛人首创。青岛人估计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想把可乐也作为文化输出之一,于是发明了自己独家的可乐配方-崂山可乐。崂山可乐被放置在商场饭店的显眼之处,到底有多难喝呢?犹如稀释的加了糖,又加了碳酸气的花露水。我喝了一口就不想再喝,临走的时候舍不得丢弃,寻思路上渴了再喝吧,走到半路,想想那不堪忍受的味道,还是直接扔进了路边垃圾桶。青岛发展的很好,地铁线遍及城市各处,甚至都过海连接了黄岛。但要跻身国际化城市则一定要有文化输出,这是青岛这座城市的短板,也是整个中国的短板。
在去青岛西站的路途中,马路边上时不时出现“增强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的标语牌。女司机是位黄岛本地人,一路上和我痛诉东北人分了他们的工作机会,东北女人抢了他们的本地男人。之前我遇到过一个东北女司机,开心的和我说她自己已在青岛工作了20年,在青岛买了两处房,女儿今年考上了河南大学,儿子刚上初中。并把父母也接过来一同生活了。只是自己的户口还在东北。
想起自己第一次去青岛是1996年。与同事刚出火车站不久就被两名一高一矮穿仿海军服的妙龄女子拦住,问道:“两位先生要不要玩一玩?”我和同事连忙摆手道:“我们不玩!我们不玩!” 青岛啤酒
Nice 崂山可乐好不好喝不清楚,这几天抖音上的崂山“捡包”事件,还是蛮有热度的 前期少部分是德国殖民者规划的。后来新中国成立,中国人自力更生,发奋图强。邓公的改革开放政策,对外贸易开放,刺激了山东青岛的繁荣昌盛,齐鲁大地老百姓才过上了好日子。青岛市民的勤劳致富的干劲,朝气蓬勃的精气神,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朴实,实在。海尔公司,海尔兄弟,值得仪征学习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