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仪征文史数十载 巫晨:用研究与传播唤醒地方文化记忆
近日,仪征文史学者巫晨的新作《真州梦华录》持续引发关注,该书以40余万字篇幅全景展现宋元时期真州(今仪征)的繁华盛景,成为近年来仪征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的标志性成果之一。从系统性著作到多元传播实践,巫晨深耕仪征文史领域多年,用扎实的研究填补学术空白,以创新的方式让地方文化“活”起来。作为中国商业史学会盐业史专业委员会会员、扬州市文史馆特聘研究员,巫晨的研究始终聚焦仪征历史文化的核心脉络。其著作《仪征运河》系统梳理大运河入江水道两千余年变迁史,引用《汉书》《水经注》等海量史料,还结合1962年航拍地图制作十余幅历代水道图,精准标注水工遗产位置与运河故道走向,填补了大运河入江口水道研究的空白,中国大运河研究院院长姚冠新评价该书“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重要参考”。此外,《阮元与仪征》《阮元仪征事》深入挖掘清代大学者阮元与仪征的交集,梳理七十余条关键史实;他还整理父亲遗作《井泉名桥联话》,指导女儿点校《仪征阮氏闺秀集》,形成学术传承的佳话。
在学术研究之外,巫晨更致力于让仪征文史走出书斋。他先后参与中央电视台《中国影像方志·仪征篇》、扬州电视台《山高水长》等节目的拍摄,在扬州博物馆“扬博大讲堂”主讲“风物淮南第一州”,还在仪征电视台开设《仪征史话》系列讲座,用通俗语言解读地方历史。同时,他打造微信公众号“仪征事”,发表百余篇文史探访记;在多平台发布千余条讲解类短视频,总播放量超数十万,其中关于仪征大码头保护开发的建议短视频,引发公众对地方文化定位的广泛讨论。
为推动研究成果与公众互动,巫晨近年来多次举办文化活动:2025年7月,他在仪征鹿鸣城市书房开展《真州梦华录》签赠与文化分享会,围绕曹寅与真州的关联展开解读;同月,在“千年风华·序起东园”城市文化分享会上,以当代视角重新诠释仪征东园的历史价值。此前,他还参与仪征大码头保护开发项目规划讨论,从历史维度建议调整“苏北民俗”表述,强调仪征“淮南文化”的历史定位,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专业支撑。
“让更多人了解仪征的历史厚度与文化魅力,是研究的最终意义。”巫晨表示,未来将继续补充《真州梦华录》的新发现史料,同时探索短视频、直播等更贴近大众的传播形式,让仪征的文史故事被更多人听见、看见。 本帖最后由 人生留白 于 2025-10-18 13:38 编辑
钱总与巫总
都是文史大咖 向学者致敬,为历史文化传播者点赞! 感谢支持!俺做的还很不够:P wuchen 发表于 2025-10-14 09:32
感谢支持!俺做的还很不够
巫晨老师您实在太谦逊了!您以笔为犁梳理仪征文脉,用多元传播唤醒城市记忆,从《真州梦华录》里的宋元盛景到《仪征运河》中的水道变迁,从直播间的娓娓道来,到文化活动里的深度分享,是您让仪征的历史不再尘封,让“风物淮南第一州”的风采被更多人知晓,仪征正因您的坚守与付出,被世界看见、被时光记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