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时刻》- 莎拉·布莱曼/安德烈·波切利(现场版)
莎拉·布莱曼(Sarah Brightman)与盲人男高音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Andrea Bocelli)合唱的《Time To Say Goodbye》(告别时刻),略带伤感却又突现激昂的旋律和歌词非常优美,描述了一对恋人行将远航时刻的眷恋与憧憬——“当你在远方的时 候,我梦往那地平线,没有言辞能够诉说。但是当然,你和我在一起,在一起,我的月亮,我的太阳,你在这里和我在一起,Con me, Con me ,Con me。告别的时刻到了。那么多我未曾去过的地方,如今我将随你前往。我将与你同航,跨越远洋,那已不再是大海的大海。Com te Partiro。”
1996年,德国拳王亨利·马斯克告别拳坛,事前请来莎拉·布莱曼为他进行告别演唱,莎拉·布莱曼以波切利为合 唱者。两人的一曲《告别时刻》令颠峰不再、黯然落败的拳王荡气回肠、潸然泪下。
《Time to Say Goodbye 告别的时刻》专辑封面
http://www.w-o-fantian.com/blog/attachments/month_200603/21_215703_tqiw1.jpg
http://www.w-o-fantian.com/blog/attachments/month_200603/21_215423_85wa2.jpg
歌曲简介
一九九七年全球流行乐坛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莫过于由英国音乐剧第一女伶Sarah Brightman 莎拉·布莱曼与意大利盲歌手Andrea Bocelli 安德烈·波伽利所合唱的《Time To Say Goodbye 告别的时刻》一曲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古典流行跨界音乐领域。单单在德国,这首单曲便销售了三百万张,成为德国有史以来最畅销的单曲唱片;除此之外,更高居英国流行榜亚军,以及法、瑞、奥、意等国的极度高名次。
这首曲子是德国拳王亨利·马斯克为他传奇生涯的告别赛、而特别邀请他最钟爱的女歌手莎拉·布莱曼所作的演唱;莎拉·布莱曼接受这个光荣的委托之后,再由她挑选了这首意大利歌曲、并指定与原唱者波伽利合唱。然而,在这场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举行的拳赛中,亨利竟意外地落败,当他登台谢幕,《Time To Say Goodbye 告别的时刻》动人的旋律同时响起,闻者莫不动容;于是,一个传奇告别的同时、另一个音乐的传奇却正式登场。
记得Celine Dion 席琳·迪翁曾说过,若上帝也有歌声的话,那声音就是Andrea Bocelli 安德烈·波伽利,从他与Sarah Brightman 莎拉·布莱曼合唱的《Time To Say Goodbye 告别的时刻》全球乐迷似乎找到一种映照心灵的歌声,一道照亮心灵的曙光,一份对生命的热情礼赞
Andrea Bocelli 安德烈·波伽利
http://www.w-o-fantian.com/blog/attachments/month_200603/21_220203_kh0o4.jpg
上帝关闭了Andrea Bocelli 安德烈·波伽利 的眼睛,却开启了他的声音
这位来自于意大利 Tuscany 区乡间的年轻盲人男高音的传奇故事开始于1993年,那一年,他踏上了一趟使他成为国际巨星的旅程。刚开始,他在酒吧演奏钢琴以支付学习唱歌的学费,而现在,他已经是世界上唱片销量最好的艺术家之一,他曾和 Pavarotti、Bryan Adams 和 Zucchero 合作,取得了极好的成绩。 欧洲和美洲已经被他令人惊讶的、既能演唱歌剧咏叹调,也能流行情歌的嗓音所征服。
早年:
Andrea 出生于1958年9月22日,在家族在 Lajatico 的农场里长大,农场包括一片小葡萄园,在那儿他的父亲 Sandro 至今还在出产少量的'Chianti Bocelli'(Bocelli 基安蒂红葡萄酒)。
由于在幼年时就展现出罕见的音乐天赋,Andrea 的父母在他6岁时就通过正规的钢琴课程来培养和鼓励他的才能,后来他还学习了长笛和萨克斯管的演奏。Andrea 对歌剧的热爱也在很早就表现出来了,他感到自己注定要歌唱。"我小时侯是那种经常被要求为亲戚们唱歌的小孩。我不认为有人会真的决心成为一名歌手——别人会根据你的表现帮你决定的。"
高中毕业后,Andrea 在比萨大学学习法律。后来,他经常会回忆起那些快乐的日子。取得法学博士学位后,他曾有一年时间扮演了法庭指定辩护律师的角色。此后,他走上了成为一名歌手的旅程。在与传奇人物、世界上最好的男高音之一 Franco Corelli 接触后,Franco Corelli 非常高兴的收 Andrea 为徒。Andrea 晚上在酒吧和俱乐部中表演,以支付学费,在那儿,他遇见了未来的妻子——Enrica。现在,他们已经结婚5年,并有了两个儿子——Amos 和 Matteo。
被 Zucchero 和 Luciano Pavarotti 所发现:
1992年,一连串事件促成了 Andrea 从一名酒吧表演者到国际巨星的转变。当时意大利摇滚界的传奇人物 Zucchero 让他为一首弥撒二重唱录制小样,那首歌是 U2 乐队的 Bono 所写,并准备说服 Pavarotti 来演唱。Zucchero 这样回忆道:"Andrea 令人惊讶,不会有人把他和别的男高音混淆,他有自己的风格。"当 Pavarotti 收到小样时被 Andrea 的声音打动了:"Zucchero,这家伙是谁?"Pavarotti 说,"谢谢你写了这么好的歌,可是你不需要我,你应该和 Andrea 一起演唱,因为没有人比他更合适的了。"
Zucchero 坚持由 Pavarotti 和他一起录制这首歌,这首歌在整个欧洲引起了轰动。当 Zucchero 开始他的欧洲巡演时,为了满足歌迷们听现场版的要求,他邀请了 Andrea 取代 Pavarotti 和他一起组成二重唱。Andrea 非常受歌迷欢迎,后来他还在一场音乐会上进行了独唱。
Pavarotti 后来安排了和 Andrea 的见面,并从此成了好朋友。Andrea 的声望在 Pavarotti 一年一度的慈善演唱会上进一步得到提高,演唱会包括了古典和流行音乐。在演唱会上,Andrea 表现出他不仅可以和主人 Pavarotti 一起表演,还可以和包括 Bryan Adams 在内的许多歌星一起演唱流行歌曲。1995年的这场"Night of the Proms",现场观看了 Andrea 表演的有50万人,电视机前则有数千万。
Sugar Music & The Sanremo Festival:
Andrea 在1993年和 Insieme/Sugar 公司(这是一家30年代成立于米兰、拥有许多意大利著名艺术家的音乐组织)签约后,他的唱片事业正式开始了。当公司总裁 Caterina Caselli 在 Zucchero 的生日聚会上听到 Andrea 的演唱,合同立即成交了。
93年11月, Andrea 参加了著名的 Sanremo 音乐节,演唱了那首弥撒曲,在"新人"中,他赢得了初步的胜利。94年春天,他在比赛中再次以最高分获得胜利。他的专辑发行后,立即进入了意大利的 Top 10,并在几周内达到了白金销量。作为94年 Sanremo 音乐节的获胜者,Andrea 按照惯例被邀请参加下一年的音乐节。他的第二张专辑由意大利最好的制作人 Mauro Malavasi 负责制作,在意大利取得了双白金销量。
专辑和单曲在国际榜单上取得优异成绩:
Bocelli 在世界范围内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单曲和唱片都拿到了榜首的位置。单曲 Con te partiro 和 Time To Say Goodbye 在许多国家打破了销售记录,同时 Andrea 的专辑也在整个欧洲搜刮了大量销量奖项。专辑 Bocelli 中的主打单曲是 Cong te partiro 在早期由 Bocelli 独唱的版本,它获得了成功:在法国,这首单曲占据榜首达6周,获得三张金唱片;在比利时,单曲独霸 No.1 12周之久。专辑 Bocelli 在所有发行地区都达到了白金销量,包括比利时的六白金、德国的四白金(卖了近两百万份)、荷兰的四白金以及在意大利的双白金。
1996年,在德国, Andrea 和 Sarah Brightman 受邀在德国世界轻重量级拳击冠军 Henry Maske 的告别赛上演唱二重唱——Time To Say Goodbye。Henry Maske 被人们视为民族英雄,他那众人皆知的爱好是亲自挑选在比赛中所用的主题曲。Sarah Brightman 这位世界知名的女高音也是 Henry Maske 的好友,她在一家餐馆和朋友吃饭时听到了那首 Con te partiro 。被歌曲和演唱者所吸引,Sarah Brightman 和 Andrea 进行了接触。他们二人和伦敦交响乐团合作,重新将 Con te partiro 录制成二重唱版——Time to Say Goodbye。
不幸的是,Maske 在比赛中不敌美国冠军 Virgill Hill。作为德国全国送给这位离去的英雄的颂歌,整个竞技场被 《Time to Say Goodbye 告别的时刻》 的光芒所笼罩。这首单曲一发行就登上榜首,一呆就是14周。以近三百万的销量、六张白金唱片奖,Time to Say Goodbye 将以前的销量最佳单曲(卖出了一百万张)远远的甩在了身后。
Bocelli 在1997年发行的专辑 Romanza(浪漫曲)将他的成功带到了另一个高度。发行后很短的时间内,Romanza 在各个地区都拿到了白金或双白金唱片。Andrea 空前的世界范围内的成功得益于他那独一无二的声音的力量、那令人难以抗拒的温暖的感觉,这使得语言和文化都不再是阻挡交流的障碍。
现在:
巨大的成功给 Andrea 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也许有人希望在这位令人愉快、给人温暖的人的身上会有什么变化——以前,他活着就是为了他所热爱的音乐。然而,国际性的成功并没有转移他对简单的托斯卡纳式生活的热爱,最近他在从前那块家族农场的边上把一幢旧的石头房子重建了一下,让自己和家人都住了进去。在这儿,Andrea 又回家了,也许这是为了他另一个重要的爱好——马。骑上稳健的阿拉伯马(他养了六匹),或是在旷野中狂奔,或是温文的穿过托斯卡纳(Tuscan)的乡间或跑马场,Andrea 象一个自由的精灵,优美而又狂野,和他那遍及了世界每个角落的声音一样,犹如一阵来自地中海的暖风。
Re:《告别时刻》- 莎拉·布莱曼/安德烈·波切利(现场版)
再没有比坐这个沙发更美的事啦........Re:《告别时刻》- 莎拉·布莱曼/安德烈·波切利(现场版)
天籁之音那时的莎拉·布莱曼看似比现在清纯多了。
Re:《告别时刻》- 莎拉·布莱曼/安德烈·波切利(现场版)
GOOD!!~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