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洛洛66156 发表于 2004-7-9 17:07

张爱玲与村上春树

张爱玲与村上春树


  一个是对民俗趣味怀有强烈好奇的学究型少女,一个是游荡酒吧的浮滑少年,张爱玲和村上春树,似乎形象和作品从哪一方面来说都绝不相同。可说是就算碰了面也不会跟对方讲话,就算是在正午最拥挤的餐馆里也不可能并桌喝茶的两种人。

惟一可能的是,在作品中互相嘲笑对方。张爱玲喜欢嘲笑自认诚恳的无能男子,村上春树喜欢嘲笑问太多说太多爱太多的犯错女人。这可能是他们惟有的两种互动之一。

另一种互动则是他们共同从事于譬喻的事业。所做的事和广告文案作者、编辑、法官与擅取绰号的小学同学一样,是为世上无数随便取了个名字充数的事物重新命名。广告人替桌子和椅子分别拟感人的标题;法官在罪行当中寻求其本质,而以唤出它的名字使其失去魔力;坏孩子则透过小学生对电视节目共有的广博知识,用一个角色的名字把导师推入某出八点档的幻境情节里,万劫不复无可脱身。

张爱玲的众多修辞系统与其说是字词选择,不如说是某种人格。就仿如可口可乐情结。可口可乐瓶身的原始灵感来自设计者女友穿着时髦窄裙的身形。这件事在张爱玲身上则以瓶子和女人、衣着的无限联想发挥出来。《倾城之恋》女主角穿的绿色玻璃雨衣“像一只瓶”,“药瓶”。而对于男主角,“你就是医我的药”。

而村上春树最著名的该是动物的癔病症候。这是一种把任何生理的不适、力不从心归罪于某些没有见过面的动物的倾向。《寻羊的冒险》里老鼠说:“对年月的感觉渐渐迟钝起来,仿佛有只黑鸟在头顶上嗒哒嗒哒地振翅,使我无法数算三以上的数字。”总之就是使人产生某些固定联想的强迫性思考。就如逛街时是夏天,会想到“夏一跳”、“惊奇一夏”之类的用语,读者也会不断地在女性身上遇见张爱玲的瓶瓶罐罐们,或是偶尔直觉想找鹪鹩为头痛负责。

不仅是譬喻的成品,以小说碎片的形式嵌入读者日常感官,连他们技术的手腕都会在此陵夷相争。生活中某人的譬喻,就像是在张爱玲可乐堆,或村上春树宠物队的计分板上又加了一分。这是在两人所不知情的彼此谩骂之外的,两人所不知情的票房斗争。

忆风 发表于 2004-7-10 10:53

这帖子应该发在真州道情吧。

司徒洛洛66156 发表于 2004-7-12 09:05

是吗?哈哈。哈哈。不太清楚啊,请各位批评指正!!鞠躬!!~~~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爱玲与村上春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