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星 发表于 2010-1-4 22:51

古典吉它(三)琴系人生:约翰·威廉姆斯

   
    这段时间太忙了,基本没有自己的时间,今天和LP大人小吵一架,她一气带着BB出去了,在她关门后的一刹那觉得自己曾经远去自由回来了,但却附带了一丝丝孤单与无耐………………
    接着还是和大家谈谈吉它吧,这也是我在一个人时最喜欢的事情了!
    前面介绍了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演奏家和作曲家,我想但凡喜欢古典吉它的朋友都会喜欢他们吧。本想今天和大家讲讲我们国内的一些吉它界的大师,但还有一位我很喜欢的国外古典吉它大师,不得不和大家再讲一讲。那就是:约翰·威廉姆斯
    在当今国际乐坛上,约翰·威廉姆斯是最具有才华并享有盛誉的吉他大师之一,他通过多张畅销专辑,以及精彩的现场演出,使得古典吉他受到了现代观众的喜爱。威廉姆斯在年轻的时候被人称为是“吉他王子”,而现在,人们称呼他为“吉他之王”。从初学吉他到“吉他王子”再到“吉他之王”,一路走来,我们可以看到威廉姆斯的人生轨迹,也可以了解古典吉他的发展历程。
  约翰·威廉姆斯于1941年出生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他从小就开始学琴,当回顾最初的学琴经历的时候,他并没有什么叫苦连天的无限感慨,也没有泪眼朦胧的忆苦思甜,只是轻描淡写地说“父亲教得好,自己很幸运”。威廉姆斯17岁时举行了他的首场职业性演出,随即引起轰动,传身教之外,有两位吉他大师也对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位是杨戈·赖因哈特,另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塞戈维亚。塞戈维亚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吉他演奏家、教育家,他丰富了吉他的曲目,并提高了吉他在乐器中的地位,塞戈维亚被称为“吉他皇帝”。在少年时期,威廉姆斯就受到这位“吉他皇帝”的赏识,并得到他很多的帮助。
    约翰·威廉姆斯说他有四分之一的中国血统,他的外祖父一辈从东方之后他便开始了自己的吉他演奏家的职业生涯。对于一位吉他演奏家而言,手中的吉他至关重要,威廉姆斯多年来习惯使用制作家斯莫尔曼制作的吉他,他觉得斯莫尔曼的吉他,给了他很多的艺术灵感。
    在约翰·威廉姆斯的吉他演奏生涯中,除了父亲对他的言移居到澳洲,他的母亲是澳洲人,父亲是伦敦人,所以威廉姆斯生在澳大利亚,却在十岁的时候回到了伦敦。或许是这种复杂的成长背景,使得威廉姆斯对于音乐有着庞杂的口味,在他出版的《魔术盒》等专辑里面,他演奏的作品融合了亚洲、东欧、非洲,以及拉美的音乐元素,他的多种尝试,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在西方的音乐界,吉他是一种很年轻的乐器,发展时间不长,曲目不多,不像钢琴小提琴那样历史悠久。在150多年以前,吉他还是一件很业余的乐器,属于业余生活的一部分,不在古典音乐的范畴之内。塞戈维亚使吉他跻身古典乐器的行列,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而约翰·威廉姆斯在巩固吉他古典地位的同时,也在尝试各种不同的乐风,希望吉他作为一种独奏乐器,能够赢得人们更多的欢迎和喜爱。




《梦中的森林》
  这首曲子作者是南美巴拉圭孕育出的天才吉他演奏家兼作曲家:奥古斯丁.巴里奥斯。他走访了许多国家,留下了300多首乐曲,其中有一首至今还为人们所喜爱,这就是他在1918年谱写的《梦中的森林》。
  这首乐曲继开始的序奏之后,流露出的是美丽的G大调颤音,中间插入沉思的间插部后,马上像夕阳西下一样,在g小调上的另外一支颤音旋律开始了。这是一首既有巴拉圭牧歌的风土气息,又不失其所特有的浪漫主义风格的作品。这首曲子的最高音,要升到一般吉他上都没有的第20品。
    整首曲子难度还是比较高的,这也是一些其它演奏家的保留曲目。但我还是最喜欢威廉姆斯的演奏,给人的感觉清新、自然、悠远、深遂。特别是轮指部份剔透、晶莹,像一缕清风拂过那娇羞的绿叶,在耳畔低声的细细述说!
《梦中的森林》
  这首曲子作者是南美巴拉圭孕育出的天才吉他演奏家兼作曲家:奥古斯丁.巴里奥斯。他走访了许多国家,留下了300多首乐曲,其中有一首至今还为人们所喜爱,这就是他在1918年谱写的《梦中的森林》。
  这首乐曲继开始的序奏之后,流露出的是美丽的G大调颤音,中间插入沉思的间插部后,马上像夕阳西下一样,在g小调上的另外一支颤音旋律开始了。这是一首既有巴拉圭牧歌的风土气息,又不失其所特有的浪漫主义风格的作品。这首曲子的最高音,要升到一般吉他上都没有的第20品。
    整首曲子难度还是比较高的,这也是一些其它演奏家的保留曲目。但我还是最喜欢威廉姆斯的演奏,给人的感觉清新、自然、悠远、深遂。特别是轮指部份剔透、晶莹,像一缕清风拂过那娇羞的绿叶,在耳畔低声的细细述说!


[此帖子已被 蜂星 在 2010-1-4 22:54:39 编辑过]

中年秃头肥膘男 发表于 2010-1-4 23:02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着那动人的歌谣
------------------
铁道游击队歌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典吉它(三)琴系人生:约翰·威廉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