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約翰史特勞斯-----農夫波卡舞曲
http://140.111.120.9/class/404/images/Strauss1.jpg
http://www.wwenglish.org/ftp1/tenacity/cm/Polka.mp3
1825 年 10 月 25 日生,六歲時在鄉下的祖父家中寫下生平第一首曲子,儘管身為音樂家的父親反對他走向音樂之路,但小約翰背地裡仍瞞著父親學習小提琴,十九歲時,便在餐館指揮自己成立的伴舞樂團,從此,這位日後被暱稱為「Schani」的年輕音樂家,立刻就如風暴一般席捲了整個維也納。
當小約翰、史特勞斯還很小的時候,每次看到 父親手拿指揮棒意氣風發地指揮樂隊時,小小心靈便充滿了崇拜與憧憬, 在不知不覺中感染了對音樂的喜愛,因此時常背著父親偷偷地學習樂器, 而且彈得有聲有色。跟著父親樂隊裡的第一小提琴手阿蒙學習演奏技巧, 這時的小約翰、史特勞斯進步神速,已經展現出非凡的天賦。有一天當地 正聚精會神地練琴時,房門途然被踢開,父親怒氣沖沖地走進來,不分青 紅皂白便將小提琴搶過來,摔成兩段。老約翰、史特勞斯為了斷絕兒子學 習音樂的心,就送他去商業學校就讀、此時小約翰、史特勞斯才十五歲, 與他父親幼年的遭遇極其相似,在學校也因志不在此而表現不佳,於是父 親又聘請家庭教師嚴格督促,希望他培養成傑出的銀行家。然而,此種做 法卻未能阻止小約翰對音樂事業的熱愛,在母親安娜、舒特雷蒙的暗中支 持下,繼續跟隨音樂老師學習。
當小約翰、史特勞斯十八歲時,父親因另結新歡 而與安娜發生了嚴重爭吵,最後在惱羞成怒之下,遂拋妻棄子帶著新歡共賦同 居。父親的出走對小約翰、史特勞斯的音樂路途而言,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從 此他可以放心大膽,毫無顧忌地專心學習酷愛的音樂了。在母親的安排下,小 史特勞斯先後師事柯爾曼與德雷斯勒學習樂理與作曲。
1844年,十九歲的小約翰、史特勞斯,舉行首次 演奏,公然挑戰父親在維也納樂壇的無上地位。此舉轟動了全維也納市,民 眾都爭相一睹維也納圓舞曲的父子之戰。小史特勞斯新作的圓舞曲“ 寓意短 詩”,在觀眾的熱烈要求下連續演奏了十九遍,因此,第二天的報紙才會出現 這樣的報導。它似乎預示著老約翰、史特勞斯已如入暮的夕陽,盛期已過,小 約翰、史特勞斯則如東昇的旭日,前途充滿光明。
1849年,老約翰竟以四十五歲的壯年,因病去世, 從此整個歐洲的圓舞曲樂壇就是小約翰、史特勞斯的天下了
下载请点。。。
还行 这种曲子要用好的音响听才能听出效果、听出感觉啊!!谢谢一姐的推荐~ 这可能是香港或台湾的翻译,因为内地通常叫"波尔卡"。“波尔卡”是表明它的体裁属于一种男女对舞用的舞曲。起源于捷克民间,曾经风行全欧,西洋不少著名作曲家都用过这种体裁写过音乐作品。它一般为二拍子,节奏活泼、欢快。 《农夫波尔卡》(Bauern-Polka),作品276号。
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1825-1899)奥地利作曲家。其父被称为老约翰·施特劳斯(1804-1849),而他则被称为小约翰·施特劳斯。老约翰·斯特劳斯也是位作曲 家,曾写过150余首圆舞曲,被誉为“圆舞曲之父”。他跟写过100多首的约瑟夫·兰纳 (1801-1843)一起奠定了维也纳圆舞曲的基础。直至二十世纪的今天,圆舞曲仍方兴未艾,保持着一定的影响。
小约翰·施特劳斯继承了先父和兰纳等前辈的传统。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小约翰·施特劳斯的成就比他父亲大,他是一个多产作曲家。作品编号达到479号,其中圆舞曲168首,波尔卡舞曲117首,卡得累舞曲73首,进行曲43首,马祖卡舞曲和加洛普舞曲31首和轻歌剧16部。1844年他十九岁时,正式登台首演他创作的作品《寓意短诗圆舞曲》(作品1号)及其他三首舞曲(2-4号),而《寓意短诗圆舞曲》在“再来一个”的 喝采声中,竟连续重奏了十九遍,获得巨大成功,打响了第一炮。由于小约翰·施特劳斯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圆舞曲,因而被誉为“圆舞曲之王”。l899年6月3日,他因患肺炎在维也纳逝世,维也纳人民为他举行了据说有十万人参加的盛大葬礼。他的遗体被安放在维也纳公墓里,在勃拉姆斯墓的旁边,舒伯特墓的对面。
听听真不错 真不错 不错
喜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