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3543|回复: 0

[红楼梦品读] 贾宝玉为什么认识嫣红的风筝?

[复制链接]

721

主题

427

回帖

7507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金钱
7886
发表于 2017-10-11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表于 中国–江苏–扬州–仪征市 电信
贾宝玉为什么认识嫣红的风筝?
原创 2017-10-10 子凡shine 子凡小筑

640.webp.jpg


     这一年的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桃花烂漫。群芳齐聚大观园,重开桃花社,喜填柳絮词,兴致勃勃,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这时候——

    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唬了一跳。丫鬟们出去瞧时,帘外丫鬟嚷道: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了。众丫鬟笑道:好一个齐整风筝!不知是谁家放断了绳,拿下它来。只有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嫣红姑娘放的。”

     读及此处,不仅愕然:为什么只有贾宝玉认识嫣红的风筝?

     嫣红的名字,在《红楼梦》里只出现了三次:

     第一次出现在第四十七回,交待了嫣红的来历,她是贾赦买来的侍妾,只有十七岁。
    书中明写了贾赦是一个非常贪婪好色的人,贾府的男人们中尤以贾赦的姬妾丫鬟为最多,如这秋桐辈等人,皆是恨老爷年迈昏愦,贪多嚼不烂,没的留下这些人作什么”;连贾母都对其颇有微词:“老太太常说,老爷如今上了年纪,作什么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放在屋里,没的耽误了人家。放着身子不保养,官儿也不好生作去,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

     可是贾赦却我行我素毫不知收敛,他看上了鸳鸯强娶不成,便“各处遣人购求寻觅,终究费了八百两银子买了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子来,名唤嫣红,收在屋内”。
      第二次即第七十回,表明嫣红是蝴蝶风筝的主人。

     本回薛宝钗的七个大雁风筝,林黛玉的美人风筝,贾探春的凤凰风筝,薛宝琴的大红蝙蝠风筝都有深厚的寓意。那么,为什么嫣红放的是蝴蝶风筝?难道只是一句泛泛之笔吗?不然,蝴蝶风筝之于嫣红又有什么象征意义呢?

      蝴蝶在中国古典文学意象中,象征着美丽,意味着春天的到来;象征着自由,无羁无绊,无牵无挂地任意飞舞;还象征着爱情,鸳鸯双宿蝶双飞,美丽而凄迷。

      蝴蝶拥有斑斓多彩的翅膀和形态,它与花朵的关系最为密切,花香蝶影是春天最动人的写照。唐代诗人杜牧有“风吹柳带摇晴绿,蝶绕花枝恋暖香”的诗句,写出了蝴蝶对于花香的依恋。

     而美好的春天总是最短暂的季节;美丽的花朵都将迎来枯萎的时刻;蝴蝶经历了艰难的蜕变,拥有了最美丽的时刻,却也难逃最短暂的生命。

      大部分蝴蝶在寒冬到来之前就会死亡,有的甚至只有几天的生存期。历代文人正是因为蝴蝶的美丽和生命的短暂,所以借助蝴蝶的意象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感伤。例如李商隐的“秋蝶无端丽,寒花更不香”,“舞蝶殷勤收落蕊,有人惆怅卧遥帷”;李贺的“美人醉语圆中烟,晚花已散蝶又阑]”,都是通过怜惜蝴蝶来隐喻自身落寞孤独,无人赏识的情怀。

     蝴蝶自古以来还是爱情的象征,最动人的传说就是梁祝化蝶了。它们双双对对,翩飞于花丛之间。梁简文帝有《东飞伯劳歌》“翻階蛱蝶恋花情,容花飞燕相逢迎”;李白的《长干行二首其二》中“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等等,蝴蝶都是成双成对地舞蹈,充满了幸福和依恋。

     在文学作品中,蝴蝶也象征着自由的精神。自由,可以说是人类的最高追求,是每个人都心向往之的一种生存状态。在中国文化的深层意念中,就体现出一种对自由的执著追求,处世讲究“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从容和自得。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然而,人生存于天地之间,社会之上,有各种各样的束缚,不能够达到绝对自由的状态。即使如庄子那样放达的高人,也无法完全超脱,只有通过梦境化身蝴蝶来得到暂时的自由状态。

     因此,人们看到蝴蝶的飞舞,鸟儿的高翔,鱼儿的潜游,认为它们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穿花硖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东家蝴蝶西家飞,白骑少年今日归”;通过对它们的歌咏表达自己对于自由的向往。

     嫣红,本来就是用于形容花朵的词汇,“原来姹紫嫣红开遍,都这般地赋予了断井颓垣”;而和花朵相伴的正应该是美丽的蝴蝶。因此嫣红放的是蝴蝶风筝。

    另外,通过嫣红的蝴蝶风筝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嫣红命运的深切同情。

    一个正处于如花年华的少女,应该像春天的蝴蝶一般美丽,一样充满生机,她应该在花丛中自由地飞翔,享受这浪漫的春光;而她却是一个身分卑微的侍妾,常伴在“胡子苍白”的贾赦身边,她没有爱情,没有自由,守着高墙内这方四角的天空,她的美丽随着年华,一点点地凋零着……

    嫣红,有的版本作娇红,如下表所示(窃以为以嫣红为是):

版本
第47回
第70回
第74回
己卯本
娇红
庚辰本
嫣红
娇红
嫣红翠云
戚序本
嫣红
嫣红
嫣红素云
列藏本
嫣红
嫣红
嫣红翠云
甲辰本
嫣红
嫣红
嫣红翠云
蒙古王府本
嫣红
嫣红
嫣红素云
程甲本
嫣红
嫣红
嫣红翠云
程乙本
嫣红
嫣红
嫣红翠云

     嫣红第三次出现在第七十四回,通过凤姐的转述说明邢夫人经常带着嫣红翠云等侍妾到大观园里来玩。
    王熙凤在辩解绣春囊事件的时候说:“还有那边太太常带过几个小姨娘来,如嫣红翠云等人,皆系年轻侍妾,他们更该有这个了。还有那边珍大嫂子,他不算甚老外,他也常带过佩凤等人来,焉知又不是他们的?”

     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只有贾宝玉才认识嫣红的风筝了。

    大观园是接待过元妃省亲的园子,尽揽天下美景,方称得上大观。邢夫人、尤氏等人带着年轻侍妾过这边来,会打发她们游赏大观园,相当于一种变相的赏赐。例如凤姐在贾赦提亲的时候为了避免尴尬就让平儿到园子里逛逛去;金钏被逐之后跳井,宝钗也宽慰王夫人说,她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兴许是不小心掉下去的。这些都说明嫣红等人是有机会经常到大观园来游玩的。

     而贾宝玉对于女孩子是格外关注的,连傅试家的的婆子都知道贾宝玉的“呆气”——“时常没人在跟前,就自哭自笑的;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咭咭哝哝的。且是连一点刚性也没有,连那些毛丫头的气都受的。”
    当然,那些世俗的人并不理解贾宝玉的特性,将之看做“呆气”,看做“行为偏僻性乖张”,而这正是贾宝玉不同于那些王孙公子的可贵之处。他对于天下美好的事物都抱着欣赏的态度,对于美好的消逝都报以深切的同情。贾宝玉天生具有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而尤其对于年轻的女孩子更是格外的关注。因此,贾宝玉对于女孩子的事情非常上心,细致而周到,看到嫣红喜欢放蝴蝶风筝就记在心里,也就不足为奇了。

    贾宝玉的这种对女孩子的好,并非浅薄的好色之徒,而是警幻所说的可作为“闺阁良友”的“意淫”。贾宝玉对于这些年轻的侍妾是和对待大观园内的钗黛、晴袭等女孩子一样,欣赏而无比尊重,理解并无限同情。

    在《红楼梦》中,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在贾宝玉和这些年轻的侍妾之间发生某种关联,简单如下表所示:

侍妾
与宝玉相关的故事情节
涉及章回
香菱
薛蟠
情解石榴裙
第六十二回
平儿
贾琏
平儿理妆
第四十四回
佩凤偕鸾
贾珍
叫芳官“野驴子”
第六十三回
嫣红
贾赦
蝴蝶风筝
第七十回

     其中尤以为平儿理妆时,对平儿的心理活动变化描写得最为细腻:

    宝玉因自来从未在平儿前尽过心,──且平儿又是个极聪明极清俊的上等女孩儿,比不得那起俗蠢拙物,深为恨怨。

    不想落后闹出这件事来,竟得在平儿前稍尽片心,亦今生意中不想之乐也。因歪在床上,心内怡然自得。

    忽又思及贾琏惟知以淫乐悦己,并不知作养脂粉。又思平儿并无父母兄弟姊妹,独自一人,供应贾琏夫妇二人。贾琏之俗,凤姐之威,他竟能周全妥贴,今儿还遭荼毒,想来此人薄命,比黛玉犹甚。想到此间,便又伤感起来,不觉洒然泪下。因见袭人等不在房内,尽力落了几点痛泪。

     这就是贾宝玉对待平儿的心理,也可推及到其他的年轻侍妾:为自己不能爱护关心她们而感到遗憾,一旦能够为她们做上一星半点的事就非常开心。但是一想到她们的美丽聪慧无人欣赏,跟了那些俗之又俗的好色之徒,就为她们悲伤难过。

     贾宝玉对于女孩子珍重是有目共睹,也是有口皆碑的,女孩子们在贾宝玉的心中,没有嫡庶的分别,没有尊卑的概念,都是“天地钟灵毓秀”的珍宝。

     贾宝玉说“女孩是水做的骨肉,看了便觉清爽”,他也曾无尽感慨——“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

     在贾宝玉的眼中,这些年轻的侍妾也是光彩夺目的宝珠,因为嫁与了那些不知道怜惜她们的须眉浊物,而逐渐地失去了光彩。

     就如同嫣红和她的蝴蝶风筝一样,无限美丽又无限寂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管理|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 ( 苏ICP备05004226号-2 )

GMT+8, 2024-12-22 09:33 , Processed in 0.036962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公网安备 32108102010430号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