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6164|回复: 0

[游记] 探访仪征古迹之塔影王家祠堂

[复制链接]

660

主题

1862

回帖

1501万

威望

管理员

Rank: 10Rank: 10Rank: 10

金钱
96158089
发表于 2018-3-8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10月27日,我为了寻找新城镇三茅村王家祠堂的史迹,走访龙河王家后人,得知白羊山出土了一方墓志铭,墓主人可能是他们祖先,就追踪到仪征博物馆,得到了墓志铭释读文字,墓主人叫王元朗,经核查墓志铭和县志等资料,知王元朗是太学生;儿子叫王复衡,恩贡;孙子叫王诰,进士,朴树湾人。然而墓主人生活的年代、祖籍、迁仪的时间、子孙世系等都与三茅王家无关,探访记发布后,网友徐春阳给我留言说,王元朗应该是朴席镇塔影村王家祠堂的祖先。

我后来与徐春阳陆续联系,知道了塔影村王家祠堂的大致方位,他还给我发来了其叔叔徐长安写的王家祠堂的文字。这次为了撰写扬州建委的“扬州历史文化名城丛书”《扬州长江古镇》之朴席篇,我于2018年2月24日用一整天的时间,跑了朴席集镇周边十个点,其中就有塔影村王家祠堂。

探访记录

我从朴席镇区一直往东,大路走完后走上了通村水泥路,路窄会车困难,我有些胆怯,就将车停在大王庄和小王庄交界处不远的一户人家门口,徒步下车打听。

我来到大王庄,向一位正在鸡舍劳作的老者打听,他叫裴文龙,今年74岁,问我是干啥的?我说是写书的,写朴席的历史。他告诉我,大王庄属于塔影村塔影组,西边的小王庄属于塔影村王庄组。朴席的隆觉寺最有名,1958年为了建席厂(二厂)和粮站而拆除的,粮站的西边是小学,东边是隆觉寺,寺最东边的僧房作了乡政府。王家祠堂在大王庄的东边,乌塔沟边上,还有一里多路,你到那里再打听,王家有个后人叫王寿宏,原在朴席小学做教师,已经退休了,住在仪征,你可以找他了解。

我谢过裴文龙,出庄向东走去,来到乌塔沟边的庄子,向一群打牌的老年人打听,81岁的何学才老人告诉我,此地是塔影村何庄组,王家祠堂就在前面那口井位置,他带着我参观已经不存在的王家祠堂。
塔影村王家祠堂位置.jpg 【王家祠堂位置】

王家祠堂很威风的,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王家祠堂前面有一条小河,船可以从仪扬河进乌塔沟再进这条小河,直接停到王家祠堂门口,门口有座青石桥。后来为了方便大家,也考虑风水因素,在青石桥东靠近乌塔沟的地方,建了座糙石桥,在乌塔沟上建了座木桥,这两座桥离得很近,被称为三步两桥,桥建好以后,王家后人果然考取了进士。

王家祠堂共有四进,第一进是门厅,门前有石狮,有旗杆,正对着青石桥;二进是大堂,挂了好多匾,好像是声什么堂;三进是一座二层楼,里面有牌位;四进记不清,但后面是竹园。祠堂的东边还有座小楼,供的是送子菩萨。

他还带我看了王家祠堂唯一遗留物:旗杆青石基座。
旗杆基座.jpg 【旗杆基座】

以上是我现场询问的内容。下面将网友徐春阳给我发来他叔叔徐长安写的王家祠堂的文字分享给读者。徐长安是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和王家后人王宝华是仪征中学同学,还是亲戚。王宝华是网友徐春阳的姑父,国防大学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教授,今年七十九岁。

徐长安撰文

从仪扬河往北约一里,有一座木桥横跨在乌塔沟上。桥的西侧,有一条小河,河上建有精致的石拱桥。桥的北面,就是大名鼎鼎的王家祠堂。

说起乌塔沟的王家,可是仪征人心目中一份不可多得的荣耀。相传在宋代,王家就有人在中央政府做官,当过太子的老师,留有宋朝太傅王文正公祠。由于年代久远,已无法考证。到了近代,王家的辉煌则有史可寻。

据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重修仪征县志》(道光年间修)记载,“康熙二十三年,圣驾南巡仪征,御制《由仪征乘巨舰至京口》诗:‘长江万里开鸿濛,高樯巨楫乘艨艟。仪征京口路百里,挂帆瞬息凌长风。’”“康熙三十八年,圣驾南巡仪征。御制《渡扬子江》诗。”看来,康熙对仪征还挺重视。

同书又记载,“康熙四十四年,圣驾南巡过江至常州,御制《常州杂詠》四首”,“御书‘声远堂’三大字额,御书‘岸广山鱼到,汀闲海鹭过’一联,赐候补主事王复衡。”同书还在“封赠栏”记载,康熙五十一年,内阁中书王复衡“贵封奉直大夫”。同书三十八卷“人物志”部分“义行”栏对王复衡有更详细的介绍:王复衡,“字山公,以恩贡入太学,为熊赐履、龚鼎孳所器重。居家孝友,敦睦宗党,中待以举火者常数十人。孀姊二俱养于家,待诸甥如己子。仪邑正赋,外有五股差徭为民累。复衡力请上官勒石永禁。通邑德之后,官中书需次主事以子贵,累封朝议大夫,卒年八十六。长子诰,康熙三十六年进士,历官洗马。第十一子文充,雍正十一年选庶吉士,官处州知府。诸子及孙多登贤书,列民经,以文学世其家。”

上面县志所记载的王复衡,就是王家祠堂的主人。他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国子监(古代的大学,明代以前叫太学)的。入县学读书的称为秀才,秀才经三年一次的乡试,考中的叫举人。举人经过“岁贡”选拔,成为国子监的生员。明清两代,凡是遇到皇帝登基或其他庆典颁布为“恩诏”之年,除岁贡之外,加选一次,称为“恩贡”。王复衡是通过“恩贡”进入太学,受到高层重视的。他当过多年的朝议大夫(相当于现在的部长级干部),名声又好,受到康熙皇帝御笔亲书相赠的待遇,当是乡里的极大骄傲。于是,重修王家祠堂,挂上皇帝亲书的“声远堂”匾额,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王家祠堂是前后三进的二层楼房,在周边十余里范围内当属最豪华的建筑。祠堂前面有一条东西向的人工河,叫青龙河,直通乌塔沟。河的南边有条大路,东通徐家集,西通朴树湾。大路与乌塔沟的交接处,有两座桥,一座东西向的木桥,横跨乌塔沟;一座南北向的石桥,横跨在青龙河与乌塔沟的交点上,叫淑贞桥。因为两座桥距离很近,人称“三步两桥”。祠堂前的青龙河上建有一座拱形石桥,直通祠堂大门。人工河的西边有两口水塘,被称做龙的双眼。王家从宋代直到清末兴盛数百年而不衰,相传就是因为风水好,有龙运。祠堂有好几进,大门口有户对,红漆牌子,保护大门框子。

一进是门楼。大厅东南有一小楼,里面供奉着汉寿亭侯关公神像,两边分别是手捧大印的义子关兴和拿着青龙偃月刀的周仓。据说,供奉关公像可以镇压邪气。

二进是照厅,厅正中有大幅郑板桥竹子画,画的两边挂着对联:“柔日读经刚日读诗无酒学佛有酒学仙”。厅里有自鸣钟,堂屋中间有插牌。厅外有香炉,水池。大厅两边的对联写着:“笔老诗新疑有物水清石瘦亦有奇”。

三进是大厅。后楼供奉祖先的灵牌,中间是王家老祖的木刻雕像。

王家祠堂正南约一公里处,有一方形土台,就像一方官印,名叫桃花墩。相传任何官员要进王家祠堂,必先经过这里。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表示对皇帝题字的尊敬。周围还有四方砚、笔架山、纱帽堂等地名,含有尊重知识、读书做官的意思。

王家祠堂是王家的中心所在。王复衡的父亲原来住在祠堂以北,后来皇帝把祠堂西面两个村庄及周边土地赠送给王家两个当官的儿子。从此,祠堂南面的村庄就叫南王庄,祠堂西面的两个村庄就叫大王庄、小王庄。南王庄东面是乌塔沟,南面是仪扬河,村民们的房屋就分布在两条河流的河岸下面。村庄的北边有一条狭长小河,叫东沟,东起乌塔沟岸边的涵闸口,西面直通西王庄前面的大水塘。南王庄的地就在王家祠堂以南的东沟两边。据说,王家的祖坟就埋在南王庄的地里。这里原来有一个一圹五穴位的老祖墓,有童男童女陪葬,后来被泛滥的河水冲坏了。1960年建电灌站修水渠时,又在王家祠堂的西边挖出一个大墓。大棺材中套着个小棺材,小棺材由两根铁索悬挂于半空中,已经弄不清是哪一辈的先人了。大王庄在王家祠堂以西约一里地,庄前有一个大水塘,宽约60米,长约200米,深约3米。最旱的年头,塘里也不脱水,四周的村民都到这里取水饮用。当然,这是很少见的。村庄前面是塘,东、西、北有深沟环绕。庄前有一条石头路穿过大塘中间的“龙埂”,直通仪扬河边。北京的官船可以一直开到河边,然后人员上岸,由石头路进庄。小王庄在大王庄正西,与大王庄相似,四面有河沟围绕。

王家祠堂前面,从乌塔沟桥到朴树湾,有条大路,从大王庄前面的水塘南经过。乌塔沟上游丘陵地区的菜农,常常三五成群地挑着菜担子,带着狗,沿着乌塔沟东岸南下,从乌塔沟桥过河,顺王家祠堂前的大路,沿着大王庄、小王庄,直奔朴树湾。大王庄和小王庄,也都曾经辉煌过。王复衡的后人因双双中举、当官而轰动全县。两人因政绩突出,获赠大宅。退休后回乡,打造花园,建设书院,潜心育人,一时传为佳话。

关于王家的衰败,有一个传说。有一年,王家疏浚祠堂门前的青龙河,特地请来一位风水先生。管家把掉落在茅坑里的一只死鸡烧熟了招待风水先生。等到风水先生吃过了,管家神秘兮兮地问他:“今天做的酱鸡好吃不好吃?”“好吃,味道不错。”管家又坏坏地问:“有没有吃出来一种特别的道?”风水先生猜到是吃了不洁之鸡,便怀恨在心。晚上收工时,他关照工人把挖泥的大锹插在河底。第二天早晨,大家来到河边一看,只见河底一片鲜红。蛟龙受伤而逃,王家从此就衰败下来了。这个传说只是人们编纂的谈资,是没有根据的。比较靠谱的说法是:王家后代一个当道台的官员处死了一个青帮的罪犯,激怒了青帮同伙。他们纠集了上百人,在一个风高月黑的夜晚,偷袭了大王庄、小王庄,见人便杀,并把财宝劫掠一空。大、小王庄遭青帮劫杀后,这两个村庄的王氏族人几乎被杀光,以后陆续有聂家、刘家、徐家、裴家、秦家等迁入。这些迁入者都是些贫苦人家,家境不好,识字的人也不多。小王庄则留下几户王家子孙,虽然遭到浩劫,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些人家毕竟有些家底,生活比较优裕,读书人也比较多。以后迁入的也大都与王家沾亲带故,条件相对较好。于是,原本势均力敌、往来频繁的大、小王庄,由于没有了亲戚关系,再加上贫富不等,两庄之间的来往也就不多了。王家祠堂的其他传人,也由此受到惊吓,陆续迁居到扬州、上海等地。从此,王家便一蹶不振了。

王家衰败了,但王家祠堂作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继续顽强地挺立了100多年,一直坚持到20世纪50年代中叶。王门积德行善、爱学苦读的家风一直流传下来,甚至对后来迁入的他姓子孙也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王家祠堂的青龙飞了,但王门读书、创业的精神则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王氏宗门历代子孙都牢记祖训,把上学读书、明理做人作为第一要务。虽然经历了多年的战争动乱,解放后的多种运动,王家还是保持了教师世家的传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王家祠堂一直保留着私塾,成为当地读书人向往的地方。王家子弟中,不少人走上了革命道路。抗日战争时期,仪征丘陵山区的月塘、谢集是新四军的根据地。谢集乡三里庄人魏然在南京沦陷以后,中断了扬州中学高中预备班的学习,组建了仪征最早的抗日武装——“苏皖边区抗日义勇军”,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新四军淮南军分区东南支队支队长,在当地坚持武装抗日,打击汉奸。为了解决药品匮乏问题,支队派人去镇江、常州一带采购,与江南新四军、上海地下党联系,建立了谢集——乌塔沟——江南的交通线。从苏南采购的药品、设备、器材等等,用船运到乌塔沟,沿着乌塔沟继续北上,或用手推车、人工运到抗日根据地。王家及大、小王庄的后代,由于知书识礼,有许多奋斗在知识战线,当教师、医生(尤其是中医)、工程师的比例很高,许多人成了本单位的骨干人才。19世纪60-70年代,在升学率很低的仪征县,庄上的王宝华、稽文明、徐长安分别考上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当上教授、博导。徐万敏成为上海小有名气的企业家。

以上为徐长安撰写的王家祠堂文字,与我在王家祠堂旧址访问的何学才老人所述基本相同,细节上更详实。我喜欢用史料说话,回家后我再次研究了王元朗墓志铭、县志和其他史料,还去仪征博物馆签协议获得了王元朗墓志铭照片,也在这里跟各位看官分享一下。

有关史料

在白羊山被发现墓志铭的墓主人叫王业濬(浚),字元朗,其祖先是明初从太原来的,人称金吾将军福二公,因军功被封在真州。十几代后传到了王轮(字思溪),生了三个儿子,中子就是王元朗。王元朗生于万历甲辰(三十二年,1604)九月十九日,卒于康熙庚戌(九年,1670)九月初一,得寿67岁。元配谢氏先卒,葬徐集祖茔,白羊山墓乃是王元朗与继配金太君的合葬墓,位于“郡城西原马鞍山之麓”。王元朗有一个儿子(王复衡)、三个女儿,十一个孙子(文字辈)、十五个曾孙(之字辈)。墓主的头衔是“赠徵仕郎内阁中书”,有个“赠”字,这就是说,王元朗是因为儿子有“徵仕郎内阁中书”职务的缘故,获得这个荣誉职衔的。
【仪征博物馆藏王元朗墓志铭】

县志人物志列女部记载,金氏,监生王业浚妻。居朴树湾村舍,为群盗所执,拷掠濒死,不言浚所在。浚赖以全,金遂卒。子复衡,孙诰,登仕籍。赠孺人。

这一段说的是,王元朗的妻子金氏(继配),曾经遭强盗绑架,被拷打得死去活来,但始终没有说出夫君藏在哪里,使得王元朗得以保全,而金氏却失去了生命。从墓志铭可知,金氏于顺治乙亥(十六年,1659)辞世。她的儿子叫王复衡,孙子叫王诰,都读书当了官,金氏被追赠孺人。

赵执信(博山人,康熙十七年1678进士,诗人)《饴山文集》卷八有《江都王岸圃先生墓志并铭》,这是王复衡的儿子王文范、王文奎请赵执信撰写的墓志铭,其中说到:王复衡字山公,别号岸圃,顺治末年贡入太学,康熙中授内阁中书。生于崇祯庚辰(十三年,1640)正月十八日,卒于雍正乙巳(三年,1725)十二月十七日,得寿86岁。王复衡有十一个儿子,三十四个孙子,二十九个曾孙,二个五世孙。王复衡的次子王诰以进士入翰林,官至司经局洗马,王复衡也沾儿子的光,被封奉直大夫。

在县志的选举志表上,查到王复衡为康熙十四年(1675)恩贡,选举志表的“封赠”表上,王复衡为康熙五十一年(1712)内阁中书,以子诰贵,封奉直大夫。

县志上有王复衡的传:王复衡,字山公。以恩贡入太学,为熊赐履、龚鼎孳所器重。居家,孝友惇睦。宗党中,待以举火者,常数十人。孀姊二,俱养于家,待诸甥如己子。仪邑正赋外,有五股差徭,为民累。复衡力请上官,勒石永禁,通邑德之。后,官中书,需次主事。以子贵,累封朝议大夫。卒年八十六。长子诰,康熙三十六年(1697)进士,历官洗马。第十一子文充,雍正十一年(1733)选庶吉士,官处州知府。诸子及孙,多登贤书,列明经,以文学世其家。

这一段说的是,王复衡是以恩贡身份进入太学的,熊赐履(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时任任国子监司业)、龚鼎孳(明崇祯七年1634进士,官至清礼部尚书)都很器重他。在家时时常接济数十位家族中的贫困者,两位姐姐孀居都在娘家住,王复衡待外甥如同儿子。仪征除了有国家规定的税赋外,还有地方擅自开征的差徭,增加了百姓负担,王复衡上书提意见,终于废除了地方差徭,官方还发布了告示,树立了永远禁止的石碑,全仪征都夸赞他的德行。后来他当了官,内阁中书,候补主事。因为儿子王诰的缘故,获得朝议大夫头衔。王复衡享年86岁,长子(墓志铭说是次子)王诰是康熙三十六年(1697)进士,官至洗(xiǎn)马。第十一子王文充,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选庶吉士,后来任处州知府。王复衡的子孙们,都能攻读圣贤书,熟知经典,善作文章。
《乾隆江都县志》上也有王复衡的传,记载与墓志铭基本相同,补充的是,十一子中知名者为六人:王文谟,副贡生,任当涂县学教谕;王诰,康熙三十六年(1697)进士,官至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修撰;王文范,廪贡生;王文奎,请赵执信写父亲墓志铭者;王文师,康熙四十一年(1702)举人;王文充,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官至处州知府;由于王文充考取进士时,父亲王复衡已经去世,所以乾隆年间,已去世的王复衡又以第十一子王文充的职衔,被赠中宪大夫、处州府知府。

县志上还有王诰的传:王诰,字楚士,家世朴树湾里人。祖业濬(浚),按,《续修胡志》有业浚《传》。以友于称。父复衡,按,《府志》有复衡《传》。官主事。邑有五股飞差累,赖其力辨得免。诰少聪颖,由郡庠登贤书。丁丑,成进士,选庶吉士,官编修。差视蜀学,归,迁司经局洗马,卒。为人爽朗敏练,中年而殁,朝士惜之。

这一段说的是,王诰,字楚士,世代居住在朴树湾。祖父叫王业濬(王元朗),父亲叫王复衡,官至主事。从前仪征有国家规定以外的差徭,是王复衡提意见得以免除的。王诰少年时就很聪颖,在扬州府学读书,康熙丁丑(三十六年,1697)考取进士,选庶吉士,任职编修。曾经督学四川(经查圣祖实录,王诰康熙五十一年1712任四川学政),后来任司经局洗马,在任上去世。王诰为人爽朗,敏捷干练,中年去世,大家都为之可惜。

县志卷首的“御制宸翰”,记录了康熙、乾隆、道光三帝给仪征和仪征人题诗赐字的信息,其中有关王复衡和王诰各一条,分别是:
康熙四十四年(1705),圣驾南巡过江。

御书“声远堂”三大字额,御书“岸广山鱼到,汀闲海鹭过”一联,赐候补主事王复衡;(这是唐代无可的《官池上》诗句)

御书五言诗一首:“垂緌饮清露,结响临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赐翰林院庶吉士王诰。(这是唐代虞世南的《蝉》诗)

父子同获皇帝赐字,确实是殊荣,将康熙所赐额、联、诗,悬刻在家祠大堂,文官下轿武官下马,那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县志中与王复衡有关的信息还有:

康熙二十八年,知县马章玉、教谕纵闳中同蠲俸,合乡绅郑为旭、许松龄、许恒龄、王复衡、吴允森、马承烈、郑士炳、汪有培、王者堭、王者垣、萧长祚等,共银一千五百五十两,徽商共银一千六百两,重建学宫圣殿五间;

康熙五十六年,邑人王复衡重修朴树湾隆觉寺;

康熙五十七年,知县陆师与王复衡等重建朴树湾周孝妇祠。

可见王复衡还是一位热心公益之人。
我在《阮元仪征事》一书中,曾经谈及阮元为朴树湾文人王家干撰写墓志铭,《文学峙亭王君墓表》一文收录在《揅经室集》再续集卷二中,县志中有“王孝子宅”的记载,在朴树湾周孝妇祠旁便是孝子王家的住宅。王家干屡试不举,家境贫寒,七十岁时做了一件大事:倾其所有修缮千户始祖以下列祖列宗坟墓,率族人进行祭奠。县令王检心对王家干的孝行进行了表彰,为王宅题匾“能竭其力”。这位王家干在县志的人物志文学里有传,结合阮元写的墓志铭,可知他的祖上系出太原,元末,他祖上有位叫福二的,跟着在淮右起兵的明太祖征战,有战功,官至金吾卫正千户,葬在仪征县东乡的乌塔沟。这似乎表明,王家干的祖先和王复衡的祖先是同一个人。

然而王家干的世系与王复衡不重合,他的十四世祖叫王复旦,是顺治辛丑(十八年,1661)进士,十六世是他的曾祖叫王梦麟,祖父叫王洪恩,父亲叫王元彪,都是仪征县庠生。他的长子王僧保、次子王翼凤、三子王庆保,截止到阮元写墓志铭,他有孙子五人,长孙王建和,县学生员,其余的都还在读书。

从王元朗的墓志铭可知,他只有一个儿子,即王复衡。但他有一兄一弟,推测王复旦与王复衡最多是堂弟兄关系。



欢迎关注“仪征事”公众号(yizhengshi0514)和巫晨个人微信(wuchen0514),查看我的更多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管理|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 ( 苏ICP备05004226号-2 )

GMT+8, 2025-1-10 05:47 , Processed in 0.038261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公网安备 32108102010430号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