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5337|回复: 1

[研究在线]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复制链接]

721

主题

427

回帖

7507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金钱
7886
发表于 2018-7-13 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表于 中国–江苏–扬州 移动
本帖最后由 芒果42 于 2018-7-13 07:14 编辑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原创: 张桂琴 芹梦轩
       内容摘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和表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延续力,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现代化,只有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相结合,才能调理出根治地球资源环境危机的妙药良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两个环节,既相互衔接又相互矛盾,应理智地把握其区别和衔接。
       关键词:传统文化    现代化     批判继承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以工业化、教育普及化和科学化为重要特征的现代文明。现代文明主导世界的现实,决定了无论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现在处于怎样的状态,走向现代化,这是它的必然趋势。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来说,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传统文化之间寻找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成为摆在面前的一项十分迫切的问题。
一、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文化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 指人类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的总和。其中,包括物态的、制度的、思想的和习俗的等不同层次。狭义的文化指社会意识形态,如哲学、宗教、教育、历史、文学、艺术等。
       中国传统文化,指中国古代(鸦片战争以前)的文化。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达5000年之久。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延续力。世界上曾经有过与中国古代文化相媲美的文化类型,如巴比伦文化、古埃及文化、古印度文化及古希腊、罗马文化,它们对于人类文明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它们有的消失了,有的衰败了,有的中断了,唯独中华文化传承不绝。虽然它也曾遇到过种种危机和挑战,但却如同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一样,一往无前,至今仍保持着勃勃生机。内容丰富,气势恢宏,蕴含深刻,形式多样、悠久辉煌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在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凝结着中华民族精神,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和表现。为了振兴中华民族精神,有必要了解和深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二)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三)重视人的精神生活。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四)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五)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种对真理执着、献身精神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六)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典范。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上述种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池的一部分,仅此就足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罗素曾说过:“中国文化的长处在于合理的人生观。“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刻认识和概括。传统文化是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哺育下成长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无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形成的思维和工作方式,也都会打上传统文化的烙印。
       传统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型文化。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对传统文化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全部的吸收,只有站在时代高度,通过实践检验,汲取精华,清除糟粕,才能正确地发挥作用。
二、世界发展需要中国传统文化
1、科学发展观
       由西方引导的近代化和现代化,虽然给人类带来了高科技的享受,比如迅捷的交通和通讯、充分发挥所有感官功能的文化生活等等。但随着地球资源日益加速的耗竭和生物圈环境日益严重的破坏,它也越来越快地把人类推向了不可救药的死亡边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强调“天人合一”,这是近代以来西方在引导世界潮流的时候所想不到的。近代化让人类对自然充满激情和干劲;现代化则让人类对自然极尽疯狂;中国传统文化却会让人类重新恢复理智,融入、回归自然。现代化,只有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相结合,才能调理出根治地球资源环境危机的妙药良方。为此,中国政府提出科学发展观。
2、传统文化与世界文明
       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明的辩证关系看。世界文明并非是某一个国家民族作用的结果,而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民族的文化是平等的,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曾经给世界文明以重大贡献。当代西方出现中国古代文化热,也表明中国传统文化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因此,只有各个国家充分发挥自己民族文化的特点,对人类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世界文明的发展,才会有可靠的保证。“坚持文化的民族性,继承和发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不同民族的文化是不可能互相代替的,没有文化的民族性就没有文化的多样性。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孙家正)“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传统文化是各民族祖先创新的积累和结晶,不断创新是文化传统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鼓励和保护文化创新,实现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所谓现代化,当然是指人类社会现代化。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文明演化的进步与发展,即是人类文明的历史必然产物。历史上所形成和积累的各种传统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
       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总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否定民族精神,人为地割断自己的“根”。美国文化哲学家怀特说过:“文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文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产生于更早的文化环境”,“现在的文化决定于过去的文化,而未来的文化仅仅是现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说,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也就是发展和丰富传统的历史。同样,作为凝聚和激励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传统文化长期熏陶与培育的结果,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一个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 柱,精神上无所依托。所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决不单纯是个文化问题,而是一个关系民族命运发展的问题。许多历史事实证明,一个国家走上民族振兴,走向现代化,无不是从弘扬民族精神做起。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否定传统文化,必然抹杀民族精神。那种认为中国现代化只能从异质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图以文化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过程称为西化派是错误的。
       传统文化和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两个环节,既相互衔接又相互矛盾,应理智地把握其区别和衔接。传统文化是昨天文化创造活动的积淀,是能影响后人的文化成果。现代化则是当前历史进程的目标,两者既有区别,又有必然的联系。对待传统文化采取国粹主义的态度或民族虚无主义的态度都是偏颇的。对于传统中阴暗、消极的东西,如专制主义、个人迷信、封建家长制、闭关锁国、践踏知识与人权等,应视为糟粕摒弃。现代化需要发展民主、科学、法制等,这正是传统文化中所缺少的。因此,在肯定传统文化中精华的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其中的糟粕。在当今世界,已涌现出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结合得很好的例证,这表明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并不是截然对立的。日本、新加坡、韩国比我们更现代化,却比我们更尊重传统文化的作用。日本把儒家思想化为相互协作的群体意识,取得了惊人的进展。
      今天,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还在继续,不可逆转。但传统文化毕竟是现代化的根,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现代化,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不能置之不理的,只能批判继承,并应首先立足于弘扬,使现代化与传统更好地衔接、结合。
参考资料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第七届国际文化政策论坛部长级年会主题阐述   孙家正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章开元  2007.1.24.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郭征帆   2005.3.21.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qzmiq.2005.5.15.
《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庞朴《光明日报》1986.1.
《中国文化概论》李宗桂摘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477

回帖

1780

积分

大学生

Rank: 4

金钱
2754
发表于 2018-8-13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中国–江苏–扬州 电信/IDC机房
这个话题有意义,值得展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管理|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 ( 苏ICP备05004226号-2 )

GMT+8, 2024-12-22 09:06 , Processed in 0.034799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公网安备 32108102010430号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