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楼主的提问和几天来网友们的跟贴,也想说说我的看法,仅供参考而已。 1.希望通过高考制度的变化来改变当前的现状。那就先回顾一下历史吧!1977年12月,上大学(含大专)的新生必须要通过考试才能入学,统称为高考。全国统一命题,当年的入取率不到5%。到1996年期间,没有大的变化(除北京、上海两地1985年后自主命题外),还是全国统一命题,区别在于入取率,从当年的不到5%逐年提高到了30%左右。就在这一年,大学生毕业已不包分配,需自主择业。时间的年轮转到了1998年,请记住这一年!这一年:长江发大水了;亚洲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了;“商品房”这个名词诞生了,房地产产业就此驶上了快车道;医疗体制改革在大地上全面铺开了;数所大学不惜借贷大搞基建,因为教育产业化大规模扩招开始了;数以千万计的产业工人下岗了;人民服务员的薪资不定期的上涨了;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单位的“好单位”目标已经明晰了,“内卷”也就此加码了。有优势的家庭就会利用各种资源来为子女提升高考卷面分和卷面以外的加分,这也验证高考招生虽然大规模扩招了,但清北学府内的寒门学子的人数反而比以前更少了。2000年,“本三”这个新名词又出世了,好单位的招聘公告已注明:本科及以上学历可以报考;其中笔试占40%、面试占60%。结果是本三的干翻了一众本一考上研究生的,硬是被录取了。2003年,教育部同意90所大学以当年招录新生总数的5%作上限为自主招生指标,就此拉开了专招、特招、点招等各种“妙招”粉墨登场的序幕。从1999年到2020年(其中2004年开始,江苏省也加入到11个省市高考招生自主命题的阵营中),许多的江苏学子从此走进了欲哭无泪的新时代。为何有这种说法呢?一是在99年至07年间共改变了四次考试模式,不仅是考生,连毕业班教师都无所适从;二是08年确定的高考模式即:3(语、数、外)+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居然文科历史、政治不计入总分;理科物理、化学不计入总分,仅以A/B/C/D加以区分。这就好比一个各科学习平衡的学子硬是被逼着打断一条腿坐上轮椅参加残疾人运动会一样。可悲的是,这种荒唐的、畸形的“08高考模式”竟然存在了十三年,耽误了多少江苏莘莘学子的前程! 2021年开始到现在终于又加入到全国卷的行列中。回顾了历史,不难看出:原本铁板一块的高考制度,通过了若干年的改变,已被撕开了一道道口子!利于了谁呢?有人可能会说,模仿某些外国的做法,采用标准化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校长(导师)推荐信+宽进严出的高考模式。若真这样,我只能说:这种模式可操作的空间只会更大。所以说:冀望于高考制度的变化能改变什么、带来什么,最后可能得到的结果是奢望加失望的结合。不是吗?! 2.希望全国一张卷得到公平录取的机会。先举个例子吧:假设清北每年招录大一新生共8000名,其中3500个的名额被分配给了有当地户籍的考生,4500个的名额分配给其他的省市。江苏省大约有230个名额,估计只有高考成绩排名在前260名的学子才有可能进入清北学习。从例子中可以看出:是不是全国一张卷不重要,重要的是分配的名额!排名在江苏省前260名的考生占有了230个上清北的名额,公平吗?公平!这就是公平的相对性;3500个分配名额与230个分配名额相比,公平吗?不公平!这就是不公平的绝对性。能否采用全国一张卷,然后按高考成绩全国排名,排名在前一万名以内的考生就有被清北录取的机会,会采取这种方式招录清北新生吗?答案几乎是否定的!试想一下:若采用了这种录取方式,边远省份能够上清北的学子可能只有个位数了。所以因为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需要以及国家战略的需要,过去、现在、将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几乎都不会这样做。3500个分配名额合理吗?这个真是没有办法说。有的人生下来就含着金汤匙长大的,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罗马,而绝大多数人永远都是行走在去罗马的路上。唉!这确是存在着的现实。 3.到目前为止,除个别地区外,还在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之后分流不可避免。由于个体差异和学习天赋的不同,初中阶段学习成绩的差距也是明显的。如果通过努力能够达到高中学籍线的还是上高中为好,因为有些小孩(尤其是男孩)开智较晚,后期有可能会发力,成绩能提高许多,推迟三年学技术还是能在可承受的范围内的吧。有人会说:五年制大专同样可以考研,我只能说,第一学历也还是有点用处的。 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最后再说说个人建议: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不可逆的过程,不要纠结什么了,在可能的条件下给他(她)们提供好一点的学习环境(包括学科类补课),抓住仅有的一点点相对公平的机会吧!另外,推荐三部电视剧:《小舍得》、《小别离》、《小欢喜》,可在闲暇时观看。相信能在电视中或多或少地发现家长们的影子,也希望能引起做家长的共鸣和深层次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