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刘集镇在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行动中可以说是“跑在前头”,从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到分类运输和处理,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垃圾分类处置体系。今年以来,刘集镇更是按下了“升级键”,纵深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创新管理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跟着记者一起来了解一下。 在刘集镇建军村,记者随处可见垃圾分类宣传标语、宣传橱窗,垃圾分类设施焕然一新。建军小区内,一座崭新的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站已经投入使用,小区居民的投放积极性很高,他们告诉记者,垃圾分类给周边环境带来了巨大变化,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9年,建军村就率先推行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目前,全村新建垃圾分类亭12所 ,配备垃圾专用分类桶28个,越来越多的居民在耳濡目染中自觉加入到垃圾分类工作中来,对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知晓度、认同度、参与度也不断得到提高。
在白羊村,垃圾分类管理更加智能化,工作人员结合天狗监控系统,可以做到对全域垃圾分类投放、拖运等工作全方位、全时段监管,对垃圾分类亭进行实时查看,及时发现并提醒投放不正确的农户,保证垃圾及时清运。
厨余垃圾的处理是制约垃圾分类工作的一块短板,对此,刘集镇同样摸索出自己的一条道路,目前,全镇建成环卫综合体一座,投入68万元建设有机易腐垃圾处理中心1处,同时配套有机易腐垃圾处理设施已经投入使用。
在推进垃圾分类过程中,刘集镇充分发挥公众主观能动性,启动“1+1+1”治理新模式,即1名网格长+1名保洁员+1名党员志愿者,对网格内每个垃圾分类亭进行编号,并在左上角张贴管理人员及党员包干微信二维码,形成完善的网格管理工作体系。同时,通过“小黄狗”智能回收设备、积分兑换超市等,让居民在有偿分类回收中得到实惠。
据了解,刘集镇全镇下辖17个行政村,2个社区,共有278个自然庄台和16个农民集中居住区,目前已全部实现生活垃圾四分类回收及日产日清。
前端精准分类、中端智能化操作、末端无害化处理,走在前列的刘集镇垃圾分类,正以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为目标,多点开花,呈现精细化发展趋势,奏响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新乐章。
垃圾分类是文明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因此,在推进垃圾分类过程中,充分发挥公众主观能动性,形成政府、市场、公众多方联动的垃圾分类现代治理新格局,是确保该项工作实现长效运维的关键所在。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 letter-spacing: 0.544px;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