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3-3-31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中国–江苏–扬州 电信
转载文章,共同学习!天宁塔,始建于唐代景龙三年(公元709年),毁于五代十国的战乱,宋代重建,又毁于宋元战火,明代洪武四年(公元1391)又重建,即现在所见的砖木结构塔身,是标准的明代初期建筑,但有唐宋建筑遗风。通塔高近70米,因地面增高而将塔座埋下,塔的顶部宝刹相轮被战火烧毁,故现在残高47.2米。塔身外部为正八面形仿楼阁形状,外部层层收缩,交错上升,总体气势十分壮观。明代修成后历经战火,多次维修,最后是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由于寺内炊火之灾,再次蒙难,现存塔身,仍是江苏境内最高之塔。为什么天宁塔如此高大,因为它的主要功能是烽火台,重点为战争报警服务,历来是僧人与兵营居于一体,也是历代文人来仪征观光的重点景区,清代文人戴桐有《登天宁塔》诗:
1 K$ i! p0 O6 h; D5 y- ~6 v+ t& i/ c, K- w5 K- k( u! S1 V) x/ L
丹峰千尺插青天,此日招携历绝巅。
4 F) N& S- Y0 y* K7 D. V
; `" U v3 j" _/ L 面面裛飞开日月,重重赪兀锁云烟。
4 H# q* K% C0 B& m, H* P3 ^* N1 Y! t' D* r2 e/ f
南来王气金陵满,东下长江碧汉连。" ^; Z8 L ~9 S7 D2 g. S! ]
, W: q" l$ ?' `1 D! O( m' q$ C 披豁嫠然尘虑涤,恍疑身在斗牛边。
; F4 k2 ]$ Z/ p/ j% b天宁塔,始建于唐代景龙三年(公元709年),毁于五代十国的战乱,宋代重建,又毁于宋元战火,明代洪武四年(公元1391)又重建,即现在所见的砖木结构塔身,是标准的明代初期建筑,但有唐宋建筑遗风。通塔高近70米,因地面增高而将塔座埋下,塔的顶部宝刹相轮被战火烧毁,故现在残高47.2米。塔身外部为正八面形仿楼阁形状,外部层层收缩,交错上升,总体气势十分壮观。明代修成后历经战火,多次维修,最后是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由于寺内炊火之灾,再次蒙难,现存塔身,仍是江苏境内最高之塔。为什么天宁塔如此高大,因为它的主要功能是烽火台,重点为战争报警服务,历来是僧人与兵营居于一体,也是历代文人来仪征观光的重点景区,清代文人戴桐有《登天宁塔》诗:
4 R; v' h. d5 g) i5 e$ Z# v. z6 E+ A! x D6 @+ Y
丹峰千尺插青天,此日招携历绝巅。
+ e/ D4 L$ g* k: w
+ Q0 Q, x( U( p 面面裛飞开日月,重重赪兀锁云烟。8 z4 g' M; @, K1 Z4 Z
5 m8 R% T5 b9 x2 h
南来王气金陵满,东下长江碧汉连。
! L1 @0 a; l5 [4 I. E* W4 h
: H- B! E% }! `3 n3 W 披豁嫠然尘虑涤,恍疑身在斗牛边。! S) S" X5 q$ F: P' K* T
% f& d" v! b# E' _ 前几年,仪征市政府在对其维修时,据说在塔顶发现一巨蟒,蟒身长可围塔一圈,说是守塔之灵。古代有一传说:天宁塔在日头正红时,会倒影在泮池(今在仪征中学初中部校内),如果赶考的学子在泮池可以看到塔尖的倒影,必会高中状元。: B6 {' F) i6 `) M( _- C
! L+ p* h( d/ F, _' [. e- h
前几年,仪征市政府在对其维修时,据说在塔顶发现一巨蟒,蟒身长可围塔一圈,说是守塔之灵。古代有一传说:天宁塔在日头正红时,会倒影在泮池(今在仪征中学初中部校内),如果赶考的学子在泮池可以看到塔尖的倒影,必会高中状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