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坛一怪 发表于 2019-8-9 15:59

道家药食养生长生探微

道家药食养生长生探微姚大鹏
自古医道不分家许多著名的医家同时也是有名的方外术士葛洪 孙思邈 扁鹊 等等其实道教自古与中医就有非常特殊的亲缘性关系
道家讲究养生 长生特别是药食养生明显就有着很高深的研究道教的药食养生理论是建立在天人高度合一禀得天地之灵气 为天下贵
人是天地之精华人可以利用天地间最精华的营养物质吃什么 补什么的药食养生观自然可以达到滋养生命的长生目的
与之同时 道家 将天地理解为大宇宙而人体则为小宇宙主张顺天之则 根据四个季节的递嬗变化吃相匹配的草药或食物
此观念无疑是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阴阳五行说不仅为传统医学所接纳也为道家认为人体疾病是阴阳不谐的结果
在道家看来不同药物或具阴性 或具阳性运用之于人体后或滋 阴 或壮阳五行自然会被对应于自然界的一切客观事物
如五果 五谷 五菜并且与人体器官相配那么五脏 五味 五观在此基础上的 五行与阴阳理论相结合药食调理方可养生 长生
《黄帝内经》认为五味按照阴 阳的不同属性被分为两类辛 甘 淡味属阳 酸 苦咸味属阴 药食使 用关健在阴阳平衡 五味调和
道家养生思想中的人体 药食的属性因时 因地合理膳食进食的原则 讲究——无饥无饱无多无少 无过无不及
唐代 孙思邈亲自采药制药 搜罗民间验方秘方同时把调息 按摩 导引行气等养生纳入范围丰富了道家内外兼修之法
在药食使用过程中道家反对依赖药物而是强调自身运动强化人的机体强壮和心理自主活动意识促进药效的更好发挥
《太平经》中就有“以乐却灾法”、“神祝文诀”“斋戒思神救死诀”等药使用的方法与口诀打破单纯的药食限制从而彰显了道医药养生特色
《黄帝内经》确立了“治未病”的原则将疾病预防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从药食养生的角度而言“食先药后” 为道家之法所肯定
道家有服食成仙观念故发展出千年服饵之术选用矿物 植物 动物经过一定的加工 配伍内服后达到轻身益气延年度世乃至长生的目的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食治”篇 提出“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 知其所犯以食治之 食疗不愈然后命药”的原则 他从预防保健的角度用膳包括直接取材于道教的养生方http://bbs.yzs.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08/07/125632til3a7ga91la51do.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道家药食养生长生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