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读后感 (1)
本帖最后由 华文手写诗刊 于 2019-11-4 11:00 编辑《礼记》读后感 (1)姚大鹏
读书重在相互敬互学
提到《礼记》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 不过一般的同学都是对它皱眉头鄙夷之因为一想到礼 就会联系到三纲五常 君君臣臣之类腐朽思想啦 观后才知 我冤枉古人啦 古之“礼”包罗万象即不是送礼的礼也不是非礼礼而是和“道”一样 有着丰富的内涵
一般同学都知道 四书五经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可能不知道《大学》和《中庸》是《礼记》中的两篇 这里要说的《学记》也是《礼记》的一篇,非常有名 但今人不太熟悉罢了《学记》讲述了古人对学习的理解 是高度概括的
没有实际操作的教条 可以看作是古人对“育人”“学习”纲领 如《共-产-党宣言》对共-产主义的作用 但是并没有告诉无产阶级怎样从资本家手中夺取权力 前途是美好的 道路嘛 自己去摸索吧 文章开宗明义 第一句就解释为什么去“学” 去接受
“育人” 化民成俗 可以理解为有一个良好的社会风俗习惯这应该是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的 不同时代自有不同解释 我想一般应该是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 夜不闭户虽有至道(道这个东西 内涵丰富 太玄 非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楚)不去学习 也不能“知其善”
古人对学无止境认识很透彻知道“学然后知不足” 发奋地学习才知道自己有那么多不知道的东西 有人越学越感无知也是这个原因这也解释无知者无畏 巅峰对决只有功力深厚的人才知其中的深浅莽夫是看不出门道的 古人对“教”和“学”的认识 不像现在这样割裂
现在老师高高在上 对于求学者的质疑 总是疑心病很叓 古人善知道“教学相长”将教和学统一起来 就是师生应该注意互相学习 学友之间也可以互为师学 所以有学友一时无法理解某些知识点 如果你知道的话 不妨将你的理解分享出来 在教别人的时候
你的认识也会更上一层楼现在人的学习不仅缺乏不耻下问的勇气 连虚心请教的一并抛弃 或许古人愚昧对一切未知的东西心存敬畏对于学习也当做神圣的事情所以才有至圣先师的孔夫子被当做祖师爷祭拜 学习是有一定规律性的 不可超之过激揠苗助长
读书人大多有四个经常忽视的错误 或失则多 或失则寡 或失则易 或失则止是指卖书的时候 或贪多不求甚解 或卖书懂一点表皮就满足 或把卖书看得太容易 不深入思考 下苦功夫或自我设限不求深入理解这四种读书的人的人都应该明白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道 礼记学记读后感”“教学相长” 而在仔细学完《礼记》后才真正领略到先人的智慧以及这篇文章的伟大《礼记》其中让我印象最深是这么一段话:大学之法 禁于未发之谓豫 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 相观而善之谓摩
此四者 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 则 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 则勤苦而难成 杂施而不孙 则坏乱而不修 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 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教育人的第一原则就是禁于未发 意思是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就要加以防止
和我们现在所说的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意思相近 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以及积极的心态 将学生不好的萌芽不好的欲望在还没有发出来的时候就铲除掉 并把好的一面引导给他们结合我们自身而言 作为国学礼记爱好者 就一定要具有这样的能力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礼记》曰 “是固教然后知困 学然后知不足也 ”对于国学学者而言 要学的东西太多 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 古人说教人一杯水 自己该有一桶水这话是有深刻道理的 但一桶水如不再添加 你也会很快用尽的
我认为 先生不仅要有一桶水 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因此 在实践中 书是最好的恩师 读书是我人生中最大的乐趣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 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径 我们求知读书主要已不在是记住大量的知识
而是掌握读书的方法——知道为何读书 读什么书怎样读书 如果一个人没有掌握好读书方法 即使他在其它方面再优秀 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读书人现在常听人说 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 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 回家谁的话都不听
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 在知识经济大潮中 我们作为一个追梦的人生 应该认准自己的人生坐标 把握自己的价值空间 古代著名文圣孔子以“教学相长”、“诲人不倦”为乐,终于让他的“仁政”思想得以传承 孟子“师不必贤于弟子 弟子不必不如师”为原则
因材施教 终于成大器 荀子推崇“青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为理念 学以致用 锲而不舍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更是内容丰富 高瞻远瞩 还有陶行知 朱永新李镇西 魏书生等等 这些教育家 他们在教育工作中研究与发现 让他们获得成功与快乐
而这正是他们与学生互动互学所获得的硕果 读了这些理论著作以后 我的心更加透彻了 因为对这些经验汲取 使我更自信的发奋图强 为国学的传墦增添了无穷的兴趣 寻找与学友交流与沟通的桥梁 从而把更多人真 善 美 心灵深处最純美东西开启
http://bbs.yzs.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10/21/140115il8ls0s80n5unsx8.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