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手写诗刊 发表于 2019-11-8 10:20

读《庄子》心得体会 (2)

读《庄子》心得体会 (2)姚大鹏
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
《庄子》是讨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论著 我觉得庄子想说明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 不要老从一面看问题 自以为是也是一种极端 以一技之长为耀也是极端 世界是和谐的 人与人也应是和谐的所谓的“坚白论”山人以为 讨论的两派其实已经不是在讨论同一问题了
一个论述某物 有何种属性“即白与坚” 另一派则是论某特性“即白与坚”是该物特有的个性还是许多物质都可以有的共性 事实上我们往往看到在许多争论中所谓对立的两派 追溯到本质上自己都不知道在争论什么如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两个对立阵营
争论 对立几十年 可是有谁能说清除什么是“社会主义” 什么是“资本主义”呢其实 综观中国的哲学 不论是儒家道家还是法家 都非常现实 对于那种 “万物起源”“谁创造人”等等之类扯不清 道不白的问题 采用回避的态度 对于大自然则采用接受它
并与之相容的态度 不追求绝对不走极端 只求中庸而要“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的思想山人认为是受西方影响而来的 现代西方科技的发展 就是试图征服自然 改造自然的一个例子 而中国的医学 气功 养生之道等则是顺其自然 接受自然 融于自然的例子
典型说法是所谓“天人合一”许多人把庄子与道家放在一起 与儒家相对 山人以为儒家侧重与社会及社会体系老子强调人与自然 而墨家则重客体与其自然属性 反观庄子则是这些的融合 只是墨家的论点采用的较少一点 而过多地将儒家 老子相容 强调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都是一种和谐的共存 无主次之别 这也是与儒家的最大不同 在儒家中 要有等级之分 要有对自我的克制(这一点又与“无我”相近)自然了 从当政者的角度看儒家是有利于朝廷的 但庄子思想也是有利于社会稳定 因此儒家成为封建社会中的主体思想而被
当政者大力提倡 可是同时 庄子的思想又作为主要的旁支而存在 没有收到异常的压制 而法家因为是强调客体 鄙弃主要因人的主观而形成的社会体系结构 从而无生存之地《庄子》是讨论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关系的论著 我觉得庄子想说明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 不要老从一个方面看问题
自以为是也是一种极端 以一技之长为耀也是极端 世界是和谐的人与人也应是和谐的 所谓的“坚白论” 个人以为 讨论的两派其实已经不是在讨论同一问题一个论述某 物有何种属性“即白与坚”另一派则是论某特性“即白与坚”是该物特有的个性还是许多 物质都可以有的共性 许多还在争论中
所谓对立的两派 追溯到本质上自己都不知道在 争论什么 如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两个对立的阵营 争论 对立几十年 可是有谁能说清 除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呢 其实 综观中国的哲学 不论是儒家 道家还是法家,都非常现实。对于那种“万物起源” “谁创造人”等之类扯不清道不白
问题采用回避的态度 对于大自然则采用接受它 并与之相容的态度 不追求绝对 不走极端 只求中庸 而要“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的思想 山人认为是受西方影响而来的。现代西方科技的发展就是试图征服自然 改造自然的一个 例子 而中国的医学 气功养生之道等等 则是顺其自然 接受自然
读完《庄子》整本书后 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逍遥游》和《齐物论》了 鄙人认为开篇那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虽早在高中就已背熟 但却不知他通过描写大与小的区别 以卮言为曼衍道出了“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种看似无理细看却惊为天人的语句 是呵 所谓的声名 所谓功绩
不过是你们世俗人所认为的 而圣人 神人根本就不在乎这种世俗的看法 庄子也正是借这一点表达了自己不愿被世俗拘束 超脱于物外的逍遥 而其后所说的山之神人不食五谷 以五石之瓠浮游于江湖 以及树之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均体现了这一观点读完之后不仅感叹 庄子果非不同于俗人也
然而庄子的无为避世并不是因为他的无能 恰恰相反 在《人间世》篇中 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精通世故 练达人情的庄子而他正是悟到了人世间这些迂曲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才臆想出了一种”逍遥“世外避世思想 而在《齐物论》中庄子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异于常人的世界
从一开始提出的“吾丧我”的境界 到后面天籁 地籁 人籁的描述 都在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后 著名的”庄周梦蝶“更是体现这种物我的合一 是一种无我的境界恕我才疏学浅 无法从其窥得更深的意义 虽然庄子的看法受到时代的限制 但其飘然洒脱 逍遥自得的态度达到令人仰视的高度
http://bbs.yzs.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10/30/113802ik9z1rfz2gqg5gkr.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庄子》心得体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