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手写诗刊 发表于 2019-12-14 11:30

《诸病源候论》学习心得 (6)

《诸病源候论》学习心得 (6)姚大鹏
巢氏伤科的理论与实践
等一般情况 既往史 “十问”的内容外 还要问以下几个方面 弄清伤者 的主要症状 发生及持续时间 受伤的经过 原因 时间 体位暴力性质 作用方式 力量大小和方向以及伤处的情况 伤处情况包括疼痛 肿胀 畸形 功能障碍等过去史 过去与现在损伤有关的内容 外伤和骨关节疾病的病史 如关节结核
肿瘤 血液病等 家族史 指家庭成员中有无遗传病史 父母和子女的健康状况 个人 生活史 曾经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 条件职业 工种 个人嗜好等 治疗经过切诊伤科切诊 包括切脉和摸法两个内容 治疗 药物治疗《诸病源候论》伤科医学思想研究药物疗法是在对损伤作出正确诊断后 运用祖国医药
学理论选择方药 内 外应用 治疗伤科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 手术治疗外治法是指损伤后局部治疗的方法 在中医伤科治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方法很多包括外用药物 手法(理筋手法 接骨手法复位手法) 夹板固定 牵引 手术疗法练功疗法等其中手法最重要《诸病源候论》伤科医学思想 病因理论学术研究
《诸病源候论》中记载的创伤性致病因素多为外因 此处的外因是指从 外界作用于人体的致伤因素主要是外力伤害 外力作用可以损伤人体的皮肉筋骨 而引起的各种损伤 如外伤 跌倒 坠堕 撞击 碾压劳损等 引起的各种损伤 在 本书多有记述 例如在 “金疮病诸候”和“杂毒病诸候”中 分别一记载有“金刃” “弓弩”
“矛箭” “箭链”等各种兵器致伤 或因“髻骨芒刺” “竹木”等尖锐利器致伤 在“被打头破脑出候”中 记载了“陷骨伤脑” 可由暴力打击所致 在“腕伤病诸候”中 有“卒被重物压连或从高处坠下”的挤压 坠跌致伤之说 总结起来《诸病源候论》中伤科 的致病因素有 金刃 弓弩 矛箭箭链 被打陷骨 重物压连 高处坠下顿仆竹木
刺伤 病机理论研究 感染对于开放性创伤 巢氏进行了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 认为如果早期处理不当则会发生感染化脓 伤口不愈合甚者可致骨髓炎的发生 他对创口感染的病因病机提出了科学性的创见 清创不彻底巢氏明确指出对开放创口清创不彻底 是引起感染的重要的原因 他在“箭链金刃入肉及骨不出候”
中再次阐明了“箭链金刃中骨 骨破碎者 须令箭链出 仍应除碎骨尽 乃傅药 不尔 疮永不合 纵合常疼痛” 又在“金疮久不瘦候” 中说“夫金疮有久不瘦者 脓汁不绝肌肉不生者 其疮内有破骨断筋伏血腐内缺刃竹刺 久而不出 令疮不愈” 面对于已并发骨髓炎者 则必须将死骨摘除 否则 若碎骨不去 令人痛烦
脓血不绝” 这与现代医学的认识是基本吻合的 以上说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届硕士学位论文明 不仅伤口内残留有箭链 竹木等异物 是导致伤口感染的直接原因 而且对于小碎骨片 失去活力的组织清除不彻底同样会发生感染 缝合不正确不正确的缝合是导致伤口感染的 另一重要原因 巢氏 在“金疮成痈肿候”中有“但亦不晓
略作一行 阴阳闭塞 不必作脓 荣卫不通留结为痈 ”的描述 若缝合时伤口层次对合不齐 亦可发生感染巢氏同时认识到若一旦发生感染 则应立即拆除掉缝线 不必再次缝合并不再外敷药物 由此以利 于伤口 引流这与现代医学的要求也是完全一致的 包扎不恰当包扎是外伤现场应急处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及时正确的包扎 可以达
到压迫止血 减少感染 保护伤口减少疼痛 以及固定敷料和夹板等目的相反 错误的包扎可导致出血增加加重感染 造成新的伤害 遗留后遗症等不良后果 巢氏在书中对此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在“金疮中风水候”说“夫金疮裹傅不密 为水气所中 则疼痛不止而肿痛 内生青黄汁”指出缝合后的创口包扎不严 保护不好 使之中风着水 也是并发
感染的常见原因 此处的风水气应是指内眼看不见的细菌病毒 说明巢氏当时对于病原微生物已有了一定的认识 只是拘于客观历史条件未能明确提出而已 同时他也强调对于经久不愈的伤口包扎不注意清洁卫生 则可进一步导致感染化脓 组织腐败到一定程度还可出现局部生蛆现象 他在“金疮虫出候”中描述为“夫金疮 久不瘦及裹缚
不如法 疮内败坏 故生虫也 ”创口局部过寒或过热均会引起荣卫不和致使受创局部组织失去气血的温煦和濡养抗邪能力下降 外邪易于入侵而成脓成痈 巢氏在“金疮成痈肿候” 中指出“夫金疮冬月之时 故裹欲薄 夏日之时故裹欲厚 重寒伤荣 重热伤卫 变会化脓 荣卫不通 留结为痈”表明包扎过厚或过薄 过紧或过松均会导致局部寒温失调
http://bbs.yzs.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912/03/131214v9ps1m19d9yhyvz5.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诸病源候论》学习心得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