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chen 发表于 2020-2-16 22:17

探访仪征古迹之石桥河

作者:巫晨

仪征石桥是个神奇的存在,既是桥名,也是地名,说到石桥,大家都知道在哪里,好像仪征只有一座石桥似的。我1985年刚到仪征来时,发现石桥根本就不是石桥,是水泥的公路桥,那会儿还没有高速,从仪征城里去扬州,必经石桥,这条路原来叫六扬路,即六合到扬州的公路,328国道,现在成了市区道路,叫真州路。

2012年7月5日,太阳辣霍霍的,我(时任信息办主任,解决网友在“中国仪征”政府网站的投诉)召集了建设局、水利局、交通局、真州镇等单位同志,到石桥现场办公,协调解决新桥建成后,桥面与两端路面不平滑连接的问题,当场拍板请建设局解决,四天后再来石桥,“台阶”已经修成“坡道”了。我拍了一张照片,这也是我唯一的一张石桥照片,尽管我曾无数次经过石桥。

【石桥两端路面修好了】

石桥下面的河叫石桥沟、石桥河,古代县志上并没有石桥、石桥沟、石桥河的记载,1994年版的《仪征市志》有这样的记述:石桥沟,宋代建城时开挖,北起马集乡耿庄水库,南入仪扬河,全长9公里。1959年拓浚故道并向北延伸3.5公里至曹山一级站,1959年冬至1970年冬5次疏浚。1995年版的《仪征水利志》也叫石桥沟,而2011年版的《仪征市水利志》则叫石桥河了,沟也好河也罢,一回事。

《仪征市志》上说,石桥沟是宋代建城时开挖的。

查县志,有一条与今天石桥河位置差不多的河,叫归水河,又叫澳河。

县志说,归水河,一名澳河。在堰河稍北。唐李吉甫废闸置堰,治陂塘,泄有馀,防不足,漕运流通。发运使曾孝蕴严三日一启之制,复作归水澳,惜水如金。

解读一下:归水河(澳河)在堰河的北面。唐元和三年(808),淮南节度使李吉甫废除挡水闸、设置(平津)堰,治理运河沿线的陂塘(水库),水大的时候,从平津堰溢出,水少的时候,平津堰挡着运河里的水不让流失,这样就能保证漕运正常通行了。北宋时,发运使曾孝蕴非常严格地执行“三日一启”的(真州复闸)管理制度。同时,他挖通了归水河(澳河),用澳河里的水补充运河,节约用水已到了“惜水如金”的地步。

这里说到平津堰和堰河,堰河是因唐李吉甫平津堰而得名的,关于平津堰史上有争议,有人认为是宝应或高邮的运河大堤,《扬州水道记》有大段考证,内容太多,可以另开一篇,本文只录结论。刘宝楠:“平津堰乃拦河蓄水,以济漕运,非高、宝湖堤也”。刘文淇:“是以仪征东关之堰河,即唐之平津堰。今去古既远,虽不能确指平津堰的在何所,然按《食货志》于太子港、勾城湖、爱敬陂下,即叙平津堰,则此堰去勾城湖、爱敬陂不远,决非今日之高、宝运堤也”。

2015年5月14日的《扬州晚报》发表《仪征城东挖出古河床》:在仪征市城东宝能广场西侧(新城镇砖桥村原睢庄生产队)南北排水沟驳岸工地上,发现古河道,呈东西走向,出土了一些瓷片,专家判断为唐代、五代。当地村民王满朝、王长照、薛玉亮等多位老人说:“老辈们称古河为老沟,过去睢庄大塘下面淤泥中有很多古碗瓷片,睢庄段老沟还有成排木桩,村民叫‘猪槽地’,有50米长,每隔1.5米一根。老沟向东到梅家沟,向西经佘庄后向南、再向西接鼓楼前城河。老沟拐弯处水下还有一个古代石制水坝(东西向),十年前做解放路时上层被挖掉了,石头还埋在旁边。”

笔者感觉,这个位置很可能是平津堰。

那么古代堰河在哪里呢?

县志说:堰河,在宋翼城外,与莲花池通。今文山祠前河水阔处,北有归水河,一名澳河。

对照这个地理特征,堰河就是明代的里河,有东关闸直通天池的那条河。

县志还说:“东关闸,在城东门外,澳河之南”,反过来,澳河就在东关闸的北面了。

归水河(澳河)是什么时间开挖的?

查《宋史》卷三百一十二,列传第七十一和县志卷二十五职官志,可知曾孝蕴是绍圣年间(1094-1097)来真州发运司的,先做“干粜籴事”,后晋升为发运使。北宋建安军城是乾德二年(964)修建的,著名的真州复闸是天圣四年(1026)投入运行的,归水河(澳河)是绍圣年间(1094-1097)曾孝蕴任发运使时开挖的,比“宋代建城时”迟些。

曾孝蕴管船闸“三日一启”、惜水如金。从晚唐到北宋,运河缺水始终是大问题。唐宋之际,运河的水是由长江补给的,随着江滩不断上涨,运河底部不断抬高,水浅逐渐成为漕运的极大难题。李吉甫废闸置堰、曾孝蕴三日一启都是节水措施,运河沿线的陈公塘、句城塘,也用于运河补水,极端年份甚至使用人工车水。《宋史•河渠志》:“宣和三年(1121),诏发运副使赵亿,以车畎水运河,限三月中三十纲到京。宦者李琮言:‘真州乃外江纲运会集要口,以运河浅涩,故不能速发。按南岸有泄水斗门八,去江不满一里。欲开斗门河身,去江十丈筑软坝,引江潮入河,然后倍用人工车畎,以助运水。’从之。”

大家都熟悉建安军升格为真州的故事。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建安军为朝廷铸造金像,得到嘉奖,升格为真州。县志记载,“大中祥符间,铸金像成,将迎之京。舟至此,潮已涸而忽溢,遂名灵潮”,可见运河的水是靠长江涨潮补给的。

县志上没有交代曾孝蕴所挖的这条澳河水是从哪里来的,笔者推断,北宋时期是靠涨潮,然后关闸存水,运河水浅时,开闸放水,就像陈公塘放水济运一样操作。而南宋时期,则在澳河上游新建了北山塘(水库),用水库的水济运。

县志记载,北山塘、茆家山塘,二塘俱北城濠外一里许,左为宋方运判所筑,右为袁知郡所筑,长亘北山下,东、西分,引水港入濠,潜为水柜,以遏截金人,州城亦保,而民免焚掠。两塘旧有石坝,潴水可溉田五百顷。

北山塘广十二里八十馀步,为水柜,筑石堤。置石闸一,汇城子山迤北诸山之水,以溉州城北,忠勇军守之。茆(茅)家塘在北山塘之右。宋嘉定十二年(1219),郡守袁申儒所筑。塘广三里三百步,筑堤百丈。置石闸,汇州西北诸山之水,以游奕军守之。

【隆庆县志宋两塘图】

查县志,方运判名叫方信孺,南宋嘉定年间任发运司判官兼真州知州(南宋嘉定后发运司降格,不设发运使和副使),北山塘是嘉定十年(1217)修的。北山塘通过澳河连通运河。

北山塘可农田灌溉,可运河补水,还曾开闸放水抵抗金兵。北山塘是不是今天的耿庄水库?待考。

除了澳河补水,还有月河补水。《嘉靖两淮盐法志》主撰之一张榘考证:“月河在东翼城内,左抵东园,右接运司,或今纸坊桥以东河也。”是说市河的东支河就是月河(详见《市河》一文)。隆庆县志《宋疆域图》上,月河在城内、归水河(澳河)在城外,很清楚。

【隆庆县志宋疆域图】

归水河(澳河)上面有没有石桥呢?

县志记载:

广济桥,在东城,旧名灭渡桥。邑人柳玠建,主事、邑人沙稷有《记》。此即宋澳河处。沙稷的《广济桥记》中写道:

运河从东北方向来,到达仪真后入江。运河的余水旁溢于莲花堰,有一支进城就是市河,在城里绕行,上面有很多桥,行人很方便;有一支在城外,只有渡口,往来不便,乡贤柳瓒,于正德丁卯(二年,1507)建了一座木桥,命名为“灭渡桥”。

时间一长,桥坏了要修,柳瓒的侄儿柳玠,于嘉靖壬午(元年,1522)修过一次,丁酉(十六年,1637)年重修时,南京工部分司敖英(敖东谷)、张锺(张西村)先后到任,分别资助了砖、石,使桥比从前坚固宏大,并更名为“广济桥”。

沙稷《记》上是明代的事情,进入清代后,也有修桥记载:今又名“题桥”,乾隆三十年(1765),邑人洪氏更造石梁。

总结一下,归水河(澳河)上原来只有渡口没有桥,乡贤柳瓒于明朝正德二年(1507)修建了“灭渡桥”,他侄儿柳玠修了两次,第二次修的时间是嘉靖十六年(1637),南京工部分司敖东谷、张西村资助了砖、石,修成后更名为“广济桥”,邑人洪氏于清朝乾隆三十年(1765)更造了石梁,并更名为“题桥”。

同是一座桥,不停地改名字,老百姓能记住吗?干脆就叫石桥好啦。

今天的石桥河与古代的归水河(澳河)并不完全重合,古河在东城水岸小区南部向西拐了一个弯,再在东翼城城墙外伴东城壕向南流去,与新河道平行。新河道不拐弯直接向南了,新古两河道相距200多米。结合1966年的遥感地图,1959年石桥沟拓浚工程刚刚完工不久,旧河道依稀可辨。

【石桥河位置图】

这个拐弯的部分,看似多余,其实正是2015年5月14日《扬州晚报》“仪征城东挖出古河床”之“老沟”的延长线,是唐代后期运河入江河道,老沟与解放路交叉处百姓反映的古代石坝,很有可能是李吉甫平津堰。

https://bbs.yizheng.gov.cn/data/attachment/forum/201906/17/155855jelxlbzu1u0e3wp0.jpg
欢迎关注“仪征事”公众号(yizhengshi0514)和巫晨个人微信(wuchen0514),查看我的更多文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探访仪征古迹之石桥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