煜焰 发表于 2023-8-8 09:36

大码头,生活的切片

本帖最后由 煜焰 于 2024-1-5 20:08 编辑

                     大码头, 生活的切片
                                 ◎王雄翔

      仪征大码头曾经是运河入江港口, 繁华过。 【清】 王士禛描述: “真州城南天下稀。 ”
      我家以前住大码头四岔路口。 小时候的我, 常站在家里, 看呈 f 形的都会街、 商会街及 河西街上的形形色色, 还喜欢看对过饭店下面。 一口大锅, 盖半只锅盖, 锅里翻滚着汤水。 师傅将水面抖开撒进, 如鱼苗抛入大江, 所谓宽汤窄面也。 似沙场点秋兵 , 师傅麻利地将碗逐个排在锅盖上, 挨次加葱花、 蒜泥及蒸化了的猪油, 再舀起仿佛被阿拉 丁的神灯辐照过的充满魔力的荤汤, 渐次倒进碗中。 锅开了, 面条经竹制的搭笊捞起, 甩水 , 被叉进一个个碗中 —— 若女人刚梳的头发, 一丝不爽, 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
      饭店生意好。 除了堂食, 经常有人端着面条到我家, 店家从不禁止。 大家边吃边聊, 从 天气到收成, 从社会新闻到家长里短。 此时, 我家成了传播新闻的场所、 交流信息的平台及 明善恶、 辨是非的临时讲坛。 有人吃完把碗丢下, 以至于家里经常出现底部錾着“城南”的 碗, 被还给饭店。
      家门口的熏烧摊有兔子肉、 牛肉、 赤烧、 粉蒸肉、 蒲包肉, 及猪头肉、 猪耳朵, 口条及 猪脑。 总之, “ 二师兄 ” 为统帅。 【清】 袁枚在《随园食单》中称之为 “ 广大教主 ” , 即各 种菜肴材料的首领。 猪头肉似乎难登大雅之堂, 但劳动人民喜欢它。 有人要嘴巴 —— 肥而不腻; 有人喜欢猪拱嘴 —— 活肉, 有咬劲而不柴。 猪头肉上面的一层红曲, 使表面又红又亮, 增加了人的食欲, 其特有 的香味令人难忘。 猪脑单独卖, 现在少见, 似乎那时人们不怎么在乎胆固醇。
      河西街南头是秤店, 店里挂满了秤。 磨秤竿是耗时的工, 是不简单重复劳动, 需细致耐 心。 工人将木棒架在装水的木盆上, 左手前后滚动木棒, 右手压着油石左右地磨, 直至成型 。 在秤杆上定星是勾住一个个砝码称重, 做记号, 然后钻洞, 上粉, 再经过包铜、 穿绳等工 序, 一杆称就诞生了。 整个店铺像个大碗, 里面盛满了手工作坊的气息。
      饭店西边是救火会。 里面放着铜锣、 水龙、 火钩、 帆布水带、 长柄煤油灯等消防器材。 各种动物造型的消防帽, 有公鸡形的、 兔子形的、 狗形猫形的等等, 一个个整齐地排列, 好 像在开动物运动会。 某天附近失火, 锣声大作。 人们抬出水龙, 纷纷地用盆、 罐等往里加水 。 我好奇又兴奋, 和众人此起彼伏地压手柄, 水通过逐渐鼓起的帆布水管, 流向水枪, 射向 那该死的火焰。 如今, 那些消防器材已无踪影。 如果在, 可作为文物了。
      救火会还是防火防盗的夜间值班室。 有一年除夕我参加值班。初一清晨, 各家还未开门 。 我们从河西街到都会街, 再到商会街, 挨家念门上的春联。 “ 一夜连双岁, 五更分二年 ”、“ 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 ” 、 “ 爆竹一声辞旧岁, 万象更新迎新春 ” · · · · · 理发店 关门上锁, 将门上的两副春联关在外面: “ 进来乌纱宰相, 出去白面书生 ” 、 “ 做天下头等 大事, 理人间千丝万缕。 ”
         “ 做天下头等大事 ” 的店里有六张椅子, 常常客满。 理发师边推割刨边不紧不慢地和顾 客聊天, 对不同的顾客都能找到适合的话题。 头发理完, 理发师双手握着松松的拳头在顾客 的后背有节奏地敲打, 并发出噼里啪啦的脆响。末了, 再把顾客的双肩往后扳扳, 使之浑身 通泰。 有人落枕了, 扛着头进来, 痛苦。 理发师令其坐在椅子上, 双手扶着他的头并要其放 松, 慢慢地左转转, 右转转, 就在不经意间, 只听见“咔”一轻声, 成功了。 那人把头两边 扭扭, 是好了。 简单快捷并免费! 头发烫得蓬松优雅的理发师用在煤炉上烧烫的发钳将顾客 的头发夹得吱吱冒烟, 同时散发出焦味, 这是烫发工艺的原生态。
      理发店的对面是【清】同治年间开的 “ 香水池 ” , 为仪征最早的澡堂, 如生了绿锈的旧 铜器。 史载: “城南街市繁华, 仅浴室有三十多家。 ” 这是硕果仅存的一家。 男人大都爱泡 澡, 大家裸体相呈, 无贫富、 贵贱之分, 有壮硕和赢弱之差。 苏轼喜欢泡澡, 浴后写的《如 梦令》 使人舒爽: “ 自净方能净彼, 我自汗流呵气。 寄语澡浴人, 且供肉身游戏。 但洗, 但 洗, 俯为人间一切。 ” 浴后休息厅里说新闻的, 谈家常的, 开玩笑的, 及抽烟的咳嗽吐痰的 , 构成一个小社会。 洗澡增食欲, 提篮小卖的花生米、 五香茶干等是点饥的佳品。 门口镜子 前, 人们浴后振衣, 气色嘉, 精神好, 带一身轻松回家。
      街上的茶水炉是卖开水的。 房间角落的窝积里堆满粗糠, 灶的里面是一口大锅, 上面是 木制的大甑子, 里面盛着预热的水。靠外是 4 个汤罐, 中间是炉口。 店家不断地把大甑子里 的水舀到汤罐, 把这个汤罐的水舀到那个汤罐, 为的是始终保持一个汤罐的水开。但不能保 证, 有时四个汤罐水都不开, 台子上齐刷刷的水瓶一起在等待, 有人小声吹起了口哨。 荒诞 派戏剧 “ 等待戈多 ” 是痛苦的煎熬, 是无尽的, 而这是悠闲的、 暂时的。 随着一簸箕粗糠经 漏斗徐徐倒入炉口, “ 轰 ” 一声, 火上来了, 水开了。 冲开水不付现钱, 给筹子, 据说是“古制”。 我想, 可能与筹子既不怕水又高效有关。
      以前大码头街道铺的是古铜色长方形条石, 中间横铺, 两边竖铺。 条石厚约 40 厘米, 所 以稳固。 它们的前世, 是亿万年前的天神发怒, 使沉默太久的炙热岩浆喷发凝固而成的坚硬 的山峰或巨石。 那时候, 人类还没有出现。 每一块条石面上虽不怎么平整, 有轻微的凹凸, 但光滑。 以至于自行车骑在上面, 滑来滑去, 如冰上的舞蹈。 经过千百年来无数人的踩踏、 碾压, 把地面的花岗岩磨光滑, 是力量的浓缩 , 是生活的积累, 是岁月的痕迹。
         “ 出南门, 漫步游, 走河西, 到码头, 都会桥下水悠悠 · · · · · ” 是清末民初的《真州道情词》 。 都会桥为石拱桥, 桥下有江水、 淮水、 泗水汇合, 故称 “ 都会 ” 。 后来, 因江 河改道, “ 水悠悠 ” 没了, 桥成了水的弃子。 水成就了它, 也背离了它。 它像一张黯淡发黄 的老照片, 像一张弓, 像弯弯的月亮。 也像一位长者, 见证了多少历史烟云而默默无语, 是 无话可说还是早已把话说尽?桥上有店家, 里面住人。 我感兴趣的是店里琳琅满目的戏剧脸 谱和山水盆景, 经常呆在窗外痴痴地看, 冥冥地想。
      伴随着这些形形色色的是各种声音。 大体分两类: 器乐和声乐。 饭店打烧饼时擀面杖的 击打声、 鼓风机的轰鸣声、 弹棉花的嘣嘣声、 卖冰棒的敲箱子的啪啪声及街头弈棋者闲敲棋 子的哒哒声等, 虽杂乱无章, 但均属器乐。 声乐就丰富多彩了: 人们大声说话, 比如街边小 贩形容西瓜甜得 “ 冰糖是它的孙子! ” ; 描绘熟山芋好吃得“像栗子。 ” 还有炮仗店的收音 机每天传来的王少堂的扬州评话 “ 武松 ” 。 飘然而至的京胡声, 像瑰丽的惊叹号跃然升起, 干净、 通透。 有一家传来了高亢圆润的西皮慢板的清唱: “ 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 · · · · · · ” 让人忘却柴米油盐。 穿街过巷的叫卖声有的似吟唱: “ 五香茶干、 洋糖饺子! ” “ 马 头牌冰棒, 冰棒唻马头牌! ” “ 五香烂蚕豆! ” 有的像道白: “ 卖野菱角阿! ” “ 卖白兰花 啊! ” 令人想起 “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
      这些混杂与多元, 荡漾着热烘烘的世俗气味, 反映了生活的丰富性与风俗化, 让人间四 季生机勃勃。 它似生活的切片, 显示了彼时大码头居民的热心、 明理、 恬淡、 知足。 它存在 我的记忆之箱里, 时有回忆, 得以温馨。 并在我人生的漫漫驿道上闪烁的同时, 企盼着未来 。
      大码头的未来在哪里?它在招手: 从这里登陆, 从这里出发。
      (载于 2023 年 8 月 2 日 《扬州时报》 、 《仪征散文2023 》 )

Gxp 发表于 2023-8-8 15:00

代入感超强,赞

zzyo 发表于 2023-8-8 18:28

大码头的浴室不应该是龍江浴室吗。

xpxq 发表于 2023-8-8 20:51

: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

煜焰 发表于 2023-8-8 21:37

本帖最后由 煜焰 于 2023-8-8 21:41 编辑

      仪征大码头清水池开始于【清】同治年间,距今已有约160年,是仪征最早的老虎灶浴池。文革期间,改名为龙江浴室。

人生留白 发表于 2023-8-9 08:48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

阿明花业 发表于 2023-8-9 09:07

:victory:

cgm680815 发表于 2023-8-9 09:09

:victory::victory:

孤独行者ct 发表于 2023-8-9 09:37

煜焰 发表于 2023-8-8 21:37
仪征大码头清水池开始于【清】同治年间,距今已有约160年,是仪征最早的老虎灶浴池。文革期间,改 ...

原来龙江浴室是清朝同治年间就有啦!我的一个亲戚就住在浴室的斜对面,据说天天去泡澡。

孤独行者ct 发表于 2023-8-9 09:41

文章的作者要有六七十岁了吧,对南门老街了如指掌呀!

秋水月华 发表于 2023-8-9 11:53

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是写不出这好散文的.这是仪征大码头真实版的(清明上河图).

三木森 发表于 2023-8-11 09:31

龙江浴室,我洗过一次:lol

威氏机油 发表于 2023-8-18 17:22

都忘了这个浴室叫龙江浴室,东边还有港口社的港口浴室

雨心 发表于 2023-8-21 08:17

蒲包肉是高邮特产,仪征是没有这个东西的。
N·N年前南门河西街南头十字路口每晚都有谢大麻子在卖卤菜,以小肚子和卤兔子肉·兔子头为主都是他自己在家做的,那时候兔子头3分钱一个,他卖的花生米·粉蒸肉等是在别人家拿的。小肚子是谢大麻子自行研发出来的,刚做好未切时比高邮蒲包肉个头大多了,制作用料非常讲究,比如猪肉必需选用前腿内侧那一块,切成2公分左右正方条,按肥三瘦七的比例······。我曾多次在他家见其做小肚子卤兔子肉的全过程。
谢大麻子家在河西街96号。

boy丰哥 发表于 2023-8-21 13:15

现在呢?这些都看不到咯…
拆完了,吃的也没人搞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大码头,生活的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