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896|回复: 0

[红楼梦品读] 从薛蟠祖上之职看薛家的地位和式微

[复制链接]

721

主题

427

回帖

7507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金钱
7886
发表于 2018-7-6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表于 江苏省扬州市 移动
从薛蟠祖上之职看薛家的地位和式微
原创: 潘学军 红楼梦学刊 6月5日

在《红楼梦》第四回中,曹雪芹写了一个意趣横生又有讽刺意味的“护官符”。“护官符”用俗谚口碑的方式,既把贾、史、王、薛的始祖官爵、房次等情况都标注了出来,又对当时吏治的腐败和黑暗做了尖锐辛辣的讽刺,也是一种社会人情“风俗”的体现。

“护官符”是这样写薛家的:“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雪”字谐音为“薛”,隐指薛家。因为薛家是在户部挂名的皇商,相当有钱,因此说“珍珠如土金如铁”。“护官符”写薛家主要是体现薛家的富。可是,在对始祖、房次的注解时,对薛家的始祖是这样写的:“紫薇舍人薛公之后,现领内府帑银行商。共八房分。”其中有两个内容值得我们注意一下,即“紫薇舍人薛公”和“现领内府帑银行商”。对于后者,在小说中是这样写的:“虽是皇商,一应经纪世事全然不知,不过赖祖父旧日的情分,户部挂虚名支领钱粮。”我们一看就应很明了。那么,对于前者,说薛家是“紫薇舍人薛公”之后,那么,“紫薇舍人薛公”又是什么含意呢?

曹雪芹写到官职,是不拘于某个朝代纪年的,亦古亦今,亦汉亦唐。实际这是曹雪芹写作上的“障眼法”,这在第一回中的“楔子”里他已作了说明。

薛蟠的始祖是“紫薇舍人薛公”,“紫微舍人”是个什么爵位或官职?翻开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第四回(第58页,以下简称人文版《红楼梦》),对该词是这样解释的:“紫薇舍人,即中书舍人,为撰拟诰敕之专官,以有文学资望者充任。唐开元年间曾改中书省为紫薇省。”这个注释是正确的,但仍然过于简略。笔者再翻开相关典籍,找到相关的资料,不如再补充一下。

先说“舍人”。它是官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据《中国历史职官知识手册》(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133页,以下简称《手册》)载:

《初学记》云:“舍人犹宫也,掌宫中之政,出廩分财。”《汉书·高帝纪》颜师古注:“舍人,亲近左右之通称也。”

由此可知,“舍人”是官职,是天子或皇帝亲近之人,掌管宫中的事情。或近似于现代的领导顾问及秘书之类的角色。唯一不同的是,古代的“舍人”还有顾问之义,即碰到不知道的事情,天子或皇上会随时向“舍人”请教。

再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华书局,2006年8月第1版,第907至910页)卷之十《驾宿太庙奉神主出室》中有“惟近侍二人,一从官侍立,谓之‘执绥’,以备顾问”的记载。伊永文先生对“以备顾问”作笺注时,引叶置《坦斋笔衡·王过对孝宗》中的记载:

孝宗初临御,万机之余,留心经术,无所不涉,百寮奏对同,时有顾问,多致失措。有王过者蜀人,著隽声,犹在先调,宰相荐之上殿,孝宗骤问之曰:“李融字若川谓何?”过即对曰:“天地之气融而为川,结而为山。李融之字若川,如元结之字次山也。”上大喜,逐诏改舍人,官除密院编修。

伊永文笺注引用的叶置之文足以说明这个问题。皇上日理万机之余博览经术等书,有不知者,常请教于“顾问”,王过就是这样的人。他对皇上的对答令皇上大喜,于是任他为“舍人”,官拜密院编修之职。

再往前看,至战国及汉代初期,设置有各种各样的舍人,如太子舍人等等。三国魏时,于中书省设“中书通事舍人”,及至到了晋代、南朝时设置上直接去掉“通事”二字,改为“中书舍人”。到了隋唐,中书舍人主管制诏,起草诏令,参与机密,权力渐渐加大。“明、清两代,内阁设有中书舍人,主管善写文书”(引文出自《手册》,第133页)。实际上,“中书舍人”与另外一个中央机构相关联,即“中书省”,这就是前面已提及的三国魏时设立的“中书省”。至唐代把中书省“改为西台、凤阁,又改为紫微省,旋复旧称,亦称右省”(引文出自《手册》,第222页)。“紫微”改写作“紫薇”,与此相关联的紫薇垣是星官名,古代作为帝王居住之地的代称。因此皇宫又称为“紫宫”,如明清两代的紫禁城,皆有此义。“紫微星代称天子,位居中央为群星拱卫”(《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2277页)。在当时,可见“舍人”之职是如此显要。

“舍人”不但掌管制诏、参与机要事务,还掌管着朝廷各官陈奏之事。据清人赵翼《陔余丛考》卷二十六《中书舍人》(中华书局,1963年4月第1版,第535页至534页)中考据:

中书舍人其始甚微,孙资既老致仕,齐王芳特为置舍人官骑,是本供中书监令之役使者也。六月以来,渐为宠要。《通考》云:宋初置通事舍人四员,入直阁内出宣诏命,凡有陈奏,皆舍人持入,参决于中。……又按唐制,有由中书舍人而为翰林学士者,如陆贽为中书舍人权兵侍郎,得为翰林学士是也。又有由翰林学士迁为中书舍人者,沈传师、吴融、常袞是也。故中书舍人之职,常其上。五代及宋初犹然。……前明则中书舍人之官已轻……

从赵氏之考据中可看出,既有由翰林学士迁为中书舍人者,又有由中书舍人迁为翰林学士者,有时甚至有中书舍人之职在翰林学士之上者。由此可知,中书舍人之职,其品阶之高及其位之宠要。

综上所述,从中书舍人之职的源流及变化来看,它应有几个特点:一是作为天子或皇帝的近侍之臣,地位宠要;二是制诏并参与机要决策,职任重要;三是负责转呈奏折,其责不轻;其四是司制诏之职,文笔了得;其五是侍侧待问,其学渊博。所以,中书舍人既要有才,又要有识,还得有机智应变之才。由此看来,有的中书舍人从翰林学士中迁任,不足为怪了。尽管到明代此职已渐轻微,可是从它的前身及渊源看来,它的地位之高贵和职任之宠要,是无可比拟的。

那么,什么又是皇商呢?在人文版《红楼梦》第63页中是这样解释的:“专为宫廷采办购置各种用品的人。民间把这种给皇室‘采办’的人称为‘皇商’。”“舍人”之职任除了上面讲到的内容外,在《周礼》中还讲到它的另一职任是“出稟分财”。对于“出禀分财”的含义到底指什么,笔者手中没有这方面的资料,无法得出详细具体的解释。但是如果将人文版对“皇商”的注释与“出稟分财”四字对照着,作字面上的理解,可以看出,舍人除了具有掌管制诏方面的文权外,还有掌管宫中的财权。

好了,通过对紫薇舍人之职渊源流变的梳理后,我们对《红楼梦》中薛蟠始祖的地位应有所了解了。

先看在第四回中对薛蟠、宝钗等出场时,是如何介绍薛家的背景的。

且说那买了英莲打死冯渊的那薛公子,亦系金陵人氏,本是书香继世之家。只是如今这薛公子幼年丧父,寡母又怜他是个独根孤种,未免溺爱纵容些,遂致老大无成。且家有百万之富,现领着内帑钱粮,采办杂料。这薛公子学名薛蟠,字表文龙,今年方十有五岁,性情奢侈,言语傲慢。虽也上过学,不过略识几字,终日惟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景而已。虽是皇商,一应经纪世事全然不知,不过赖祖父旧日的情分,户部挂虚名支领钱粮,其馀事体,自有旧伙计、老家人等措办。寡母王氏,乃现任京营节度王子腾之妹,与荣国府贾政的夫人王氏是一母所生的姊妹,今年方四十上下年纪,只有薛蟠一子,还有一女,比薛蟠小两岁,乳名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当日有他父亲在日,酷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较之乃兄,竟高过十倍。自他父亲死后,见哥哥不能体贴母怀,他便不以书字为事,只留心针黹家计等事,好为母亲分忧解劳。近因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凡世宦名家之女皆报名达部,以备选择,为宫主、郡主之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二则自薛蟠父亲死后,各省中所有的买卖承局、总管、伙计人等,见薛蟠年轻不识世事,便趁时拐骗起来,京都中几处生意,渐亦消耗。

从上面的描写中看出,薛家与贾王史家一样,也是既富且贵的。尤为难得的是不但富且亦是书香继世之家。从富贵与书香两个方面来考察薛家,结合文本的描写看薛家是如何走向式微的。

首先是富且贵。

在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中,就薛家的发迹与贾家相比而言也是不同的。从第七回焦大的醉骂中可知,贾家应是军功起家的,所以被封为公之爵位。而薛家,在小说中没有交待得很明白,从上面对“舍人”之职的渊源来看,或许薛家始祖之贵是身居内侍之宠要而得来也未可知。再加上掌管宫中之财权,使得薛家富且贵。因此可知,薛家起家于文功,而贾家则是武功。就当初来说,薛家始祖的富贵是不亚于贾家的。且薛家的始祖亦称为薛公,与贾家的宁荣二公一样,地位之尊可见一斑。古之称为公者,是爵位之名,为五等爵的第一等。薛公与贾公地位之尊荣应不相上下。有的论者认为薛家在富贵上是无法与贾家相比的,只能说现在是这样,但是当初却不然。可惜的是,到了薛蟠这一代,只知挥霍享乐,寻花问柳,斗鸡走狗,不懂得经纪之事,算盘秤子一概不知,全任家中伙计、老家人措办,到如今凭着祖上旧的情分在户部挂虚名支领钱粮而已。各处买办任由伙计拐骗也不知。纵有“珍珠如土金如铁”的富足,奈何只知挥霍无度,不懂经营理财。靠着祖上的名份和庇荫,家败没落也是必然的。

再次是书香继世。

我们阅读文本时,多关注到薛家之富,而忽略了薛家也是书香门弟的背景。从上面的分析中可知,“舍人”之职由有才学、有文才的人担任。薛家始祖是“舍人”,当然也是博学多才的。这样的家学渊源,从小说中的描写也可看得出。我们知道,薛宝钗是个博学之人,不管是对诗文还是对绘画,都相当有见地。如在小说第四回中写到的薛宝钗小时深得其父喜爱,教其识字;在第四十二回写到的宝钗与黛玉讲读书识字之事时,提及小时家中的藏书和读书,可知薛家的家学是深厚的;再如在第七十九回中写到夏金桂与香菱的对话时,提到宝钗的学问时,连姨老爷(贾政)也常夸她。此外,小说中屡屡描写到宝钗博学多才。由此可知,薛家尽管是皇商,但还是书香之家。与薛宝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兄薛蟠却是另一种景况。薛家到了薛蟠这一代,不幸的是,薛蟠年幼丧父,少了父亲的管束,加上是孤根独种,所以其母薛姨妈对其未免弱爱,使得他斗大的字不识几个。如在第二十八回中写到他与宝玉等人一起吃喝,席间说酒令唱曲子,把唐寅说成“庚黄”,唱的“哼哼韵”闹了不少的笑话。且平时仗着家势,好弄气尚性,言语傲慢,每每生事,草菅人命。如在第四回中为抢英莲而打死冯渊,他却若无其事地上京投贾家而来,然后,拿钱垫人了事。可怜一个书香继世的后代,不学无术,竟沦落成如此一个只会吃喝玩乐的纨袴子弟。

总言之,从“舍人”之职看薛家之始祖,可知薛家是富贵且书香之家,其富如“护官符”中所说的“珍珠如土金如铁”,其文亦是书香继世,且家学深厚。可惜的是,到了薛蟠这一代,只知挥金如土、不学无知,无奈也逐渐式微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管理|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 ( 苏ICP备05004226号-2 )

GMT+8, 2024-6-10 00:35 , Processed in 0.031404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公网安备 32108102010430号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