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894|回复: 2

[游记] 探访仪征古迹之泗涧东林寺

[复制链接]

663

主题

1862

回帖

1501万

威望

管理员

Rank: 10Rank: 10Rank: 10

金钱
96158179
发表于 2017-10-19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2014年撰写《阮元仪征事》一书的时候,在林溥《扬州西山小志》上看到一则信息:东林寺,在(陈集)集北八里,宋时为朱仙观。基址广阔,柱础石狮,犹有存者。宋太祖征李重进时,驻跸于此。今野老傅会《飞龙传》小说,以为千里送京娘处,可一大噱也。还配了一首诗:
野寺东林烟树笼,
谁寻莲社旧宗风?
宋时仙观留遗迹,
傅会何须话建隆。

  那时候我就有了去东林寺探访的想法,然而琐事缠身,一晃就是三年。今年仪征政府办的小伙子张向阳(西北政法研究生毕业,鹿邑人,难得年轻人喜欢仪征历史,跟我探访过庙山、旧港、秦栏)到大仪镇挂职当某村副支书,我正好去看看他,而且约好国庆节后立即去,否则他挂职时间也“一晃就过去”了。

  去之前我于2017年10月9日,特意到仪征图书馆备课,查阅了《扬州文库》第一辑(16),徐成敟《(民国)甘泉县续志》,在卷十二寺观考第二一六页查到了“东林寺”条目:在陈家集北乡与大仪乡交界处,古名清幽观,旧有民田种七担,道光间由僧严怀质出,咸丰兵燹,寺毁。光绪间,里人俞三林等倡捐,助僧宏舟募建。正殿僧房于十三年落成,并赎回质出田亩,禀甘泉知县梁,给示勒石寺内。

  10月11日天不架势,下雨,我和张向阳请大仪镇熟悉地点的刘通副镇长带路,顺着镇政府后面的兴仪路,跨过泗大线一直向西,在柏油路的尽头,看到了一大片玻璃大棚,大棚上面是太阳能电池板,刘镇长告诉我们,项目是由两家共同实施的,一家是中国绿色有机食品实业有限公司,搞棚下种植;另一家是华电集团,做棚顶光伏发电。棚下农业,棚顶工业,是超亿元的绿色环保好项目。

  由于雨大泥泞,行走艰难,我们在大棚快结束的地方被迫停下了脚步,刘镇长用手指着说,远处工房西边停推土机的地方,就是东林寺遗址,属于泗涧村联盟组。东林寺解放后还有的,只是破败了,比较完好的四排房子是做过东林小学的,1986年才拆除。学校也并入了泗涧小学。寺内有一颗高大的银杏树,老一辈人说,出了扬州城朝西北看,这棵老银杏就隐隐在望,是大仪的标志,1971年遭砍伐。原址上已经没有了任何标记和残留,现在做了大棚光电项目了。


【东林寺位置】

【东林寺遗址】

  从地图上看,此地位于陈集北八里,离大仪陈集交界处不远,与西山小志和民国志对得上号。

  2016年8月,我曾经写过一篇《漫话大仪》,为此我曾查阅过《嘉庆重修扬州府志》,没有找到东林寺,但我在卷二十八“寺观志一 建隆寺”条目中,查到宋王禹偁(chēng,954-1001,字元之,钜野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官至知制诰、翰林学士)的《扬州建隆寺碑记》,其中有一段文字,确认宋太祖确实驻跸大仪,这段文字是这样写的:
  我太祖皇帝受禅于周,启封在宋,朱旗所指,黔首乂安。惟李重进作帅江都,婴城构逆。时建隆元年九月也,乃命故中书令石公统王师讨之……是月十一日,太祖至大仪驿,距广陵六十里。

  这段文字清楚地记载了宋太祖确实曾经驻跸大仪,连年月日都有了。这也是我所知道最早出现“大仪”地名的文献。王禹偁至道二年(996)任扬州知府,次年奉调入京任知制诰,碑记成文时间为至道三年。

  王禹偁的碑记中,还记述了建隆寺的由来:就在驻跸大仪驿的当晚,传来了攻破江都城、击败李重进的捷报,于是太祖就指定宣徽北院使李公接管当地军政,并指示将驻跸的地方改建成寺庙,找有德行的高僧来主持。此地有位“道晖”名声不错,众人推荐,李公就将他上报,太祖同意,并将道晖改名为道坚,将纪年“建隆”来做寺名,将四倾良田划为庙产,将附近的一个庄子划归庙属。从建隆元年(960)延续到至道二年,四十年了,主持代代相传,现有僧众六十多人。太祖当年的御榻,至今尚存呢。

  《嘉庆重修扬州府志》还记载了宋朝《燕翼贻谋录》对建隆寺的描述:太祖亲征李重进,以御营建寺,所御之榻留焉。后僧徒共建一殿,申严崇奉,名彰武殿,且请降御容,民庶瞻仰。真宗命翰林画工图写,严卫而往,仍赐供具。景德二年八月,命中使前往奉安。遇朔望,州郡率官僚朝礼。

  这一段是说,建隆寺是用宋太祖征李重进时驻跸的军营(其实就是驿站)改建的,睡觉的卧榻就留在寺里做文物了。僧人们郑重其事地建了一座彰武殿,供奉着宋真宗命宫廷画师绘就并于景德二年命中使送来的太祖画像,遇到重要日子,当地官员都要来祭拜朝礼。

  然而这个建隆寺,在建炎初年被毁了,嘉熙年间,在扬州城的寿宁街重建,位置在今天扬州天宁寺的后面。宝佑、洪武、嘉靖、乾隆等年间都有重建或修缮。

  我在仪征图书馆还查阅了《光绪增修甘泉县志》,里面的建隆寺记载跟《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差不多,总之,原始的建隆寺在广陵西六十里的大仪驿,后来在扬州重建了,没有哪本志书交代原址是不是改建成了清幽观(民国县志说法)或朱仙观(西山小志说法)或东林寺,几个志书上都没有查到清幽观和朱仙观。王禹偁碑记中记载大仪驿就地改造成的建隆寺(原寺),距广陵六十里,在地图上测量一下,东林寺遗址到扬州老西门的直线距离为27公里,所以东林寺有可能就在古建隆寺的位置。

  回程时路过泗涧村村部附近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发现村口建有一座纪念墙,上面有“东林古刹话当年”一文,相当于碑记,因下大雨,未及细看,拍照留念。

【东林古刹纪念墙】

  《扬州西山小志》里提到的《飞龙传》小说和“千里送京娘”的故事,说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年青时愤惩强暴,为避祸而逃难。路过清幽观,救了被强盗囚禁于暗室的苦命女子赵京娘,为免使赵京娘再次遇险,赵匡胤与赵京娘结为兄妹,千里护送赵京娘回家。故事里赵京娘的避难处,就叫清幽观,而东林寺的前身也叫清幽观(民国志),乡亲们就把东林寺附会成《飞龙传》里赵京娘的避难处了。千里送京娘的故事流传很广,还被改编成各种戏剧,大仪镇的同志在挖掘宋太祖驻跸这个史实的同时,也“附会”了一下(纪念墙文)。

  这次探访和查阅史料,还在《扬州文库》第一辑(14)之《(光绪)增修甘泉县志•卷九•寺观》中,发现了一处“三义阁”条目,说三义阁在大仪集西,相传是明代马神庙的故址,康熙初年,当地人看见有三个人进了庙,追进去一看,三人都不见了,所以将这里改为三义阁。上面有“灵宣古镇”匾额,那是阮文达公题写的。看到这条信息后我赶紧拍了下来,当初我撰写《阮元仪征事》时没发现,否则肯定把他收录到我书里。

【《光绪增修甘泉县志》“三义阁”书影】

欢迎关注“仪征事”公众号(yizhengshi0514)和巫晨个人微信(wuchen0514),查看我的更多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回帖

0

威望

小学生

Rank: 1

金钱
18
发表于 2017-10-20 09: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中国–江苏–扬州 移动
文中有一处错误:1986年东林小学是易地重建,仍叫东林小学,并无并入泗涧小学一说,泗涧村(大队)内没有一个叫泗涧小学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3

主题

1862

回帖

1501万

威望

管理员

Rank: 10Rank: 10Rank: 10

金钱
96158179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3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丹桂飘香2017 发表于 2017-10-20 09:07
文中有一处错误:1986年东林小学是易地重建,仍叫东林小学,并无并入泗涧小学一说,泗涧村(大队)内没有一 ...

谢谢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管理|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 ( 苏ICP备05004226号-2 )

GMT+8, 2025-1-25 06:38 , Processed in 0.041108 second(s), 1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公网安备 32108102010430号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