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5956|回复: 1

[叙事] 树影霜痕话土桥

[复制链接]

655

主题

1861

回帖

150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0Rank: 10Rank: 10

金钱
96157982
发表于 2018-3-14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土桥村原属朴席镇,2008年才划归十二圩。此次撰写“扬州历史文化名城丛书”《扬州长江古镇》之朴席篇,仍将土桥作为朴席内容之一。

明代嘉靖仪真县志里只有新城、朴树湾、石人头三镇,而何家港、陡山铺二镇,在隆庆县志里才开始出现。隆庆县志是隆庆元年修的,可见外运河何家港集镇形成的时间,应在嘉靖后期。

县志还说,何家港在县东南三十里,南入于江。其下口,一名窑港。与黄连港对,俗名“荷叶港”。有小市,即土桥。

这地方为什么叫土桥呢?因为这里曾经有座何家港桥,是洪武初年建造的,是座土桥。

笔者有些疑惑,土咋好建桥?那不是叫坝么?如果下面要流水,那就该叫涵嘛。

县志说,何家港桥,在县东南三十里。洪武初年,是座土桥。嘉靖初年,里人陈贵改建创为石桥。这条路北通双榆官道,达于县南,为瓜洲、京口通衢,何家港是个重要的港口。副使赵鹤还为陈贵建何家港桥撰《记》。天长日久,石桥坍塌,康熙十六年,邑人许蕃重修。

县志上还有仪征文人徐濂的《土桥野宿》诗:

鸟散空天天若愁,淡烟兼雨打瓜洲。
眼看飘叶随云去,身到秋深悲水流。
草悴只馀一迳绿,菊残还有几家秋。
江村九月无风物,树影霜痕满岸头。

何家港所在的河道是外运河,外运河是由于长江涨滩,沙洲与原陆地之间的间隙,经过人工改造后形成的,作用是避开长江风浪,安全航行。从仪征沙漫洲,经大码头十字河南鸡心洲、捆盐洲,到北新洲、旧港、黄泥港、何家港、麻线港直到猫儿颈再入江。明清盐运指定淮南盐斤必须经内运河送到仪征天池掣挚、解捆,而湘鄂赣皖四岸的江船体型巨大只能停泊在沿江各港口,天池解捆后的食盐用驳船经外运河运送至江船。何家港在嘉靖后期发展成集镇,这是主要原因。

然而县志上还有两条信息,似乎可以将土桥集镇的形成年代再往前推至宋代。一条是寿宁庵,在土桥旧马场,宋时所建。乾隆五十二年,僧募修。还有一条是太平庵,在土桥镇,旧名“通济茶庵”,未知建于何年。宋代苗再成、明代黄得功均领兵住此,尚有模糊碑记。清代道光十六年(1836),飞蝗过境不入,里人众姓塑立刘猛将军神像,改名“太平庵”,复建后殿三楹。

现在的土桥当地人管寿宁庵叫寿宁寺,原址上建起了土桥小学,石额还在,就在小学门口的桥上。而苗再成是南宋真州知州、抗元英雄,他若是在太平庵驻扎过,那么土桥就更有说头了。以下是网友张锦昌给我提供的寿宁寺石额照片。
寿宁寺石额.jpg 【寿宁寺石额】

县志上有几则土桥人物的记载,录在这里。

有一位女子陈氏,嫁给土桥的殷家洪。殷家洪不幸溺死桥下,这位陈氏才十九岁,终身没有改嫁,守志苦节六十馀年。

有一位女子殷四姑,土桥镇人,殷松龄的女儿。许配给张启洪,还没成婚,张启洪不幸去世了。此时殷四姑才十六岁,听到噩耗,当即决定到张家去成婚当媳妇侍奉公婆,父母苦劝后,答应不去张家,但在娘家守贞,终身只穿素服,在家做针线活以自给。有时候亲戚朋友劝她想开些,找个好人家嫁了,她坚决不听,父母逼急了她就拿刀寻死,于是大家再也不劝她了。后来父母相继去世,殷四姑悲伤欲绝,连续几天吃不下饭,躺倒在病床上,数日后去世,活了四十一岁。

明代万历初年,有一位叫殷昶的,本是祖传医家,弟兄几个医术水平都是一般般,殷昶十七岁时,到土桥朱家拜师,经过两年学习,终于医理精贯。十九岁时开始在街市上悬壶施诊,但大家不相信他,无人问津,还有人窃笑。有一天来了位气质不凡之人,与殷昶交谈医术,殷昶茅塞顿开,将贵人请到家中书房,接连讨教21天,其他事情一概不问。有一天早起发现贵人不见了,但留了一幅画像在床上,是手绘的。殷昶一看,是孙真人孙思邈,于是悬挂家中,虔诚膜拜。从此后殷昶的医术精进,名声越来越响。闲静时,真人会从画上走下来,与殷昶对话。说完了再回画上去。殷家有不学好的放浪子弟,曾在夏天露出下体睡在孙思邈像前,正睡间,猛然听到如雷吼声,感觉床在震动,吓坏了。后来发现有不讲卫生的人从画前经过,孙思邈就会在画上发脾气,很灵验。崇祯年间,仪征有个秀才叫鲍祖彪,笃信道教,又一次在摄山之紫峰设香请神卜乩,下来了一位神仙,一看,是孙思邈。等了好半天神仙才有动静,鲍祖彪说:“我正好路过此山,看见了一个茯苓,如斗大,似孩儿,能行数步。于是就取来供奉大罗元始天尊,您看我是不是也是仙家啊?”孙思邈说:“汝乃北斗位下一猪。” 鲍祖彪有些不理解,也不太高兴。甲申年(1644),靖南侯黄得功驻军仪真,殷氏真人像被人偷走了,要卖到江南去。路上忽听到画中大吼:“你是什么人,胆敢动我?我是仪真殷昶的老师!”小偷害怕了,赶紧将画送还。殷昶医名远播,后来传给殷榘,殷榘的医效也很好,有“神仙”之名。孙思邈的画像还在他们家,画上人物栩栩如生,就像活人一般。

县志上有一段倭寇进犯何家港的记载:嘉靖三十五年(1556)春三月,彗星见,河水变黑臭。四月,倭贼至何家港、朴树湾,大肆杀掠,焚庐舍。居民夜惊逃避,多践踏堕水死者,野逃被盗劫财杀伤者亦然。七月,永、保二司土兵乱。征倭回,白昼抢掠,杀人劫财,致伤江岸居民、戍兵。

《嘉庆重修扬州府志》:何家港为北岸要口。由京江渡此登岸,则东走瓜州,西入仪征,北达扬子桥,皆为迳易,故防守尤切。港有土桥,明末总兵黄得功尝间行此,高杰遣兵邀之,得功杀其骁将。即此桥。

这是明朝末年土桥历史上有名的一次战斗。

《明史•史可法传》记载,崇祯十七年(1644)四月,北京被李自成攻陷,崇祯皇帝在煤山自尽。南京是明朝陪都,开始酝酿选立新君。南京吏部尚书张慎言说:“福王由崧,伦序当立,而有七不可: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干预有司。潞王常淓,神宗侄也,贤明,当立。”主张立潞王朱常淓,并征询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的意见,史可法表示赞成,然而凤阳总督马士英已与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高杰等几个将领商量好立福王,并派兵护送福王从淮阴沿运河来到仪真,史可法等只好接受了既成事实。

黄高二刘因为拥戴有功,都获封赏,朝廷计划,设置江北四镇,令高杰驻徐州,刘良佐驻寿州,刘泽清驻淮安,黄得功驻庐州。史可法坐镇扬州督师,然而他协调不了军头们的矛盾。

高杰本是李自成手下,因与李妾邢氏有染,携邢氏投了明军贺人龙,国变之际投靠马士英移防徐州,参与了“拥戴”,弘光朝建立后,原计划让高杰驻徐州,但高杰要求将家口安置于扬州城内。扬州百姓素闻高杰军士到处抢掠焚杀,“烟火蔽日”、“僵尸遍野”,纷纷罢市登陴,不让高军入城。高杰恼羞成怒居然下令攻城。进士郑元勋前往军中调停,回城后遭百姓误杀。史可法亲自到高杰营里婉劝,同意其家眷驻扬州并让出督师府给高杰,高军驻瓜洲。史可法同时命黄得功驻军仪真。

《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史可法让黄得功驻仪真,有牵制高杰之意。

登莱总兵黄蜚与黄得功同姓,两人互称兄弟,关系很好。他不肯投降李自成,带兵来归顺弘光朝。黄得功很高兴,亲自带300人前往高邮迎接。高杰侦知,既担心黄来抢地盘,又觉得这是排除竞争对手的好机会,就在土桥设下了伏兵。

黄得功到土桥后正在埋锅造饭,忽然伏兵四起,猝不及防,赶忙上马挥舞铁鞭迎战,对方箭如雨下,黄得功战马倒毙,换马再战,左手抓住对方的枪,右手挥鞭击之,杀了对方数十人,退到颓垣中,哮声如雷,追者不敢进,终于逃回仪真,捡回一条命。在土桥截杀黄得功的同时,高杰还派兵来夺仪真,虽未攻克,但黄得功损兵折将,带往土桥的300亲兵无一幸免。

黄得功上书朝廷,欲与高杰决一死战。朝廷命太监卢九德、史可法遣监军万元吉,到仪真来劝和,黄得功不同意,这口气咽不下去。此时,黄得功母亲去世,史可法乘机来仪真吊唁,劝黄得功:土桥这一仗,不论问谁,都说高杰无理,您为了国家大业,捐弃前嫌一致抗敌,才是高风亮节之举,这样做,您的大名将扬播天下啊。黄得功听了气色稍和,同意不再发兵,但自己人马损失,这笔账还是要算的。史可法和稀泥,让高杰赔偿。高杰出了一千两,作为黄母的吊唁费用。

明末的这点事,读来让人憋气,大敌当前,自家人还在窝里斗。江北四镇后来的结局,二刘降清;高杰虽然跋扈,北伐到是坚定,他在商丘的睢州被叛徒许定国诱杀,弘光朝追赠他为太子太保;黄得功因拥戴之功被封靖南伯,设江北四镇时进靖南侯,破左梦庚后晋靖国公。后来守芜湖荻港,弘光帝在南京城破后逃往黄得功军中,荻港大战黄得功兵败殉国,龚夫人投水,部下翁之琪总兵自尽,弘光帝被虏至北京。

黄得功和翁夫人后来被安葬在仪征方山(今属六合)他母亲徐太夫人墓的左右,嘉庆十七年(1812),仪征县令屠倬重修靖国公黄得功墓,并撰写墓表、立碑。

清代乾隆皇帝表彰明朝靖难、甲申殉节诸臣,编成《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共列专谥者三十三人、通谥者千五六百人,议谥者二千二百四十九人。史可法和黄得功都在专谥之列,评语是:

史可法节秉清刚,心存干济,危颠难救,正直不回,今谥忠正。

黄得功材昭武劲,性懋朴忠,卫主殒身,克明大义,今谥忠桓。

《诗话十二圩》一书介绍,著名戏剧家田汉曾将这一段史实改编成戏剧《土桥之战》,刊登在1938年12月的《抗战戏剧》半月刊1卷4期上。

小小的土桥,见证过明末改朝换代的血雨腥风,也经历过太平天国与清军江北大营残酷的拉锯战。帅国华《太平军仪征十年鏖战》一文,有较为详细的介绍。

咸丰三年(1853)二月,太平军定都天京,与清军在扬州仪征地区进行了近十年的反复争夺,六次攻占仪征县城。该年十一月,太平军在瓜洲筑起营寨,和镇江互成犄角,构成保卫天京下游的堡垒,与瓜洲相邻的土桥、朴树湾则成了战场。史载咸丰四年七月,托阿明到扬州接替病死的琦善任江宁将军,指挥江北大营。一到任即移军朴树湾,与瓜洲太平军战于土桥、八里铺;十月,浦口的太平军一路东进打到土桥、四里铺;十一月,太平军经土桥前往新集等地征粮,仪征知县都启森率练勇前去阻挡,兵败被杀;十二月,太平军袭击新城,托阿明带兵出战失利,被歼上千人。

咸丰五年(1855),双方处于相对僵持。二月,瓜洲太平军出击仪征未果;十二月三日,太平军将托阿明包围在土桥,周边清军拼死相救,托阿明得以逃脱;这一年朴树湾的乡勇也有伤亡的,天安庄和石人头分别战死23人和2人。接替都启森的知县焦肇灜也忧虑过度而猝死在军中。

咸丰六年(1856)正月,瓜洲太平军得到天京增援,冲出营垒与托阿明大战于土桥、尹家桥;二月,燕王秦日纲与丞相陈玉成、李秀成东下镇江,二十八日渡江北上,冲破清军构筑的土城,顺利进驻土桥、朴树湾,三月一日再克扬州,托阿明、陈金绶、雷以諴均被革职。三月二十日第三次占领仪征县城,并向北追剿张集馨(仪征人、道光十年进士,曾参与围剿林凤祥李开芳)。

咸丰七年(1857)四月,瓜洲太平军主动进攻清军,双方交战于土桥、四里铺,太平军失利;十一月十二日,太平军瓜洲营垒被攻破。

咸丰八年(1858)八月,陈玉成率军攻破清军浦口江北大营,乘势东进再占仪征、扬州。

此后三年的战斗,太平军都是从西向东进击,史料未有朴树湾、土桥记载。

同治元年(1862)三月,天京太平军东下,联合苏、常太平军,号称十万人紧逼扬州,南起朴树湾、北至甘泉山都有太平军营垒,但进攻失利,退据仪征(第六次),四月从沙漫洲乘船撤出,从此太平军未再来仪征,两年后天京城破。

说过了疾风暴雨,让我们静下来,欣赏一首《土桥》诗:
游倦一倾尊,灯前与细论。
夕阳何处寺,深柳几家村。
野衲忘迎送,春禽解语言。
桥阴穿溜入,只惜带潮浑。

有些文章和书籍上说,这是清代文人洪嘉植写的,但是,我在写《阮元仪征事》时粗读过嘉庆年间仪征县令屠倬的《是程堂集》,依稀记得有这首诗,翻开一看,果然此诗在册。这里贴出书影,为本诗的作者屠倬正名。
屠倬土桥诗书影.jpg 【屠倬《土桥》诗书影】



欢迎关注“仪征事”公众号(yizhengshi0514)和巫晨个人微信(wuchen0514),查看我的更多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773

回帖

2712

积分

研究生

Rank: 6Rank: 6

金钱
3237
发表于 2018-3-15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安徽省马鞍山市 电信
仪征庙山有史家岔,(包括新集史巷)据说是史可法后人,家谱忠正堂,请问老师有没有相关考证的东西,因为到溧阳史家祠,人家就没有找到忠正堂,不知是何原因,想请老师答疑解惑。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管理|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 ( 苏ICP备05004226号-2 )

GMT+8, 2024-4-28 17:52 , Processed in 0.043811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公网安备 32108102010430号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