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511|回复: 0

[游记] 探访仪征周边古迹之徐集立祺学校

[复制链接]

660

主题

1862

回帖

1501万

威望

管理员

Rank: 10Rank: 10Rank: 10

金钱
96158089
发表于 2018-3-20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撰写扬州建委的“扬州历史文化名城丛书”《扬州长江古镇》之朴席篇,我于2018年2月24日用一整天的时间,跑了朴席集镇周边十个点,最后一站是徐家集的立祺学校。

徐家集位于朴席街道东北三公里,乌塔沟以东,解放前属于仪征,所以仪征县志上有一些关于徐家集的内容,1994年版的《仪征市志》人物志中,还有在徐家集捐资办学的朴席士绅孙立琪的小传。

由于解放后徐集划出仪征,所以直到现在也没有从朴席到徐集的直通汽车路,需要向北绕道328国道辅道,过乌塔沟后从徐集中心路向南,才能到达镇区。

我把车停在路边,下车问路边下棋的老者,老者说,学校没有了,招牌在个厂里呢,你到北边那个十字路口向西,再问。我在路口向西再走一段,请教路人,说招牌在前面那个厂里的山墙上,我带你去。我跟着他走进厂里,在厂部的一栋二层小楼的山墙上,看到了那个“招牌”,其实是一方石额,上面有“立祺学校”四个隶书大字,由于石额嵌在山墙里,位置很高,日期落款等都看不清楚,以我一米八的个子,举手过顶拍照,带回家慢慢研究。
立祺学校石额.jpg 【立祺学校石额】

老乡还告诉我,立祺学校已经没有了,原来的地方现在已经建了新镇区。
徐集新镇区.jpg 【徐集新镇区】

1994年版的《仪征市志》人物志,是这样介绍孙立琪的:

孙立琪(1896-1972),仪征朴席人,16岁到上海当学徒,后创办孙立记电器制造厂。抗战前在徐集、新集、瓜洲施医、施药、施棺,免费为穷人服务;又在乌塔沟渡口建待渡亭,在新集至朴席间一河上加木桥,方便行人。民国十六年(1927)捐2万银元,一部分在徐集办立祺学校,一部分存入银行,用于支付教职员薪金、办公费和助学金。日军侵仪后学校停办,民国三十六年(1947)秋复校。孙又捐田711亩给学校,田租收入作办学经费,将四级完小扩展为六级完小。他自任校董,选聘良师任校长和教员,并给予优厚待遇。他还照顾家庭困难的教师,安排家属就业,对贫苦学生则一律免交学费,有的带免书本费,成绩优异的发给奖学金。优秀学生允许跳级,缩短学习年限,减轻家长负担。一学生学五言诗《白鸽》,控诉日军侵略罪行,孙立祺十分赞赏,通知发给该生奖金20银元。民国三十八年(1949)二月,孙要求人民政权接受立祺小学,自愿将校舍、教具、学田无偿献给人民。四月,仪征县城解放后,县政府正式接管了这所学校。解放后,孙立祺曾当选上海市静安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得知我去徐集探访立祺学校,网友“清风舞秀云”给我提供信息:1988年10月仪征市政协文史委员会《仪征文史资料》第五辑,收录了程文甫《孙立祺捐资办学追记》一文,我看了一下,内容比较详细:

孙立祺1937年出资两万银元兴办立祺学校,当时大米只有7、8元一石,2万银元实属巨资。基建和置办桌椅教具共用了七千余元,其余存入中国银行扬州分行,作为支付教职员薪水、购买办公用品和周济贫苦学生的基金。

校址原为程姓木行,拆旧造新,春季破土,夏季竣工,校董会由仪扬名人和当地士绅组成,董事长是省立扬州中学语文教师、曾任江苏省参议会副参议长的鲍贵藻(鲍勤士)先生,委员有孙立祺、扬州包翔仲(区长)、戴天球(律师)、瓜洲周涤生(士绅)、徐集卞渭滨、程剑秋、蒋干臣、黎仲豪(士绅)、新集戴石清。抗战胜利后又增聘赵栩翔(徐集人,上海民族工商业者)、步建中。校长由著名教育家、栖霞乡师校长黄质夫推荐,栖霞乡师附小主任孙恒泰(孙正东)出任,校名为“仪征县私立立祺学校”,时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的周佛海题写了校名。

为何定名立祺学校而不叫立祺小学?是因为孙立祺准备今后扩展到中学。为何孙立祺只做校董?校董会当初是一直推荐孙立祺做校长的,孙说,自己识字不多,才不胜任。大家戏言,不当校长也要做校主,孙说,校主有居功之意,还是称校董为好。
仪征文史资料第五辑书影.jpg
【仪征文史资料第五辑书影】

文中校董黎仲豪,是网友“清风舞秀云”的曾祖,徐集人,在徐集有黎和布店,在上海有钱庄。《仪征文史资料》第十六辑刊有柳爱玲《济民绅士黎仲豪》一文,有详细介绍。

《扬州晚报》2014年3月曾发表过赵军的《87年前一块石额 “讲述”立祺学校办学往事》文章,主要介绍这块石额由周佛海题写、文革中当地人设法保护,也介绍了立祺学校和孙立祺的事迹。

出于研读史料的敏感,我发现这三篇文章中,立祺学校的成立时间不一致,1988年的《仪征文史资料》说是1937年,1994年的《仪征市志》和2014年的《扬州晚报》都说是民国十六年(1927),相差了十年,显然,这两种说法只能取其中一种。
由于手头没有孙立祺的其他史料,只能就船下篙分析。

第一,孙立祺出生在1896年,16岁到上海学徒,这时候应为1912年,到1927年时,他31岁,离家到上海打拼15年,这个年纪和经历,与他办学的雄厚资金实力不相称。

第二,查2003年8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周佛海日记全编》,在前言部分有一段文字: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掀起了抗日反蒋浪潮,蒋介石采取以退为进策略,于十二月十五日宣布下野。为了东山再起,在宣布下野前的当天上午,在其主持的第四十九次国务会议决议,改组江苏、浙江、江西及甘肃四省省政府,由其心腹顾祝同任江苏省长。顾祝同接任后,于一九三二年一月四日,任命周佛海为江苏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

第三,石额由于位置太高,辨别不清,回家后对照片局部放大观察,发现左右都有文字,左边是“周佛海题”,其中“周佛海”三个字显然被人铲除过,与“题”字的清晰度完全不同。右边是“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其中“中华民国二”也显然被人铲过,字迹模糊,最关键的“二”字,确实看不清楚,但一般说来,如果是民国十六年,不会说成民国一十六年的,这个字只能是“二”。
周佛海题.jpg
【周佛海题】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jpg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

结论是,立祺学校应该创建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



欢迎关注“仪征事”公众号(yizhengshi0514)和巫晨个人微信(wuchen0514),查看我的更多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管理|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 ( 苏ICP备05004226号-2 )

GMT+8, 2025-1-10 06:10 , Processed in 0.06290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公网安备 32108102010430号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