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3149|回复: 0

[叙事] 真州八景之泮池新柳

[复制链接]

655

主题

1861

回帖

150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0Rank: 10Rank: 10

金钱
96157982
发表于 2018-11-2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柳好理解,泮池是什么?儒家经典《礼记》“王制”中说:“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这句话的意思,中央和诸侯国都是要办官学的,规模小的办在宫殿附近东南角,规模大的办在郊区。天子办的学校叫辟雍,诸侯办的学校叫泮宫。

天子办的学校为什么叫辟雍?诸侯办的学校为什么叫泮宫?西汉刘向的《五经通义》说:“诸侯不得观四方,故缺东以南,半天子之学,故曰泮宫”;东汉班固《白虎通义》有个解释:“天子立辟雍何?所以行礼乐宣德化也。辟者,璧也,象璧圆,又以法天,於雍水侧,象教化流行也。”“诸侯曰泮宫者,半于天子之宫也……半者象璜也,独南面礼仪之方有水耳,其余雍之”。

意思是说,天子办的学校“辟雍”是用来教育与传承的,要建成圆的形状,像玉璧一样,周围有水环绕,象征着教化流行。诸侯办的学校“泮宫”,规制不能超过天子的一半,形状不能像玉璧,只能像玉璜,水面位于学宫之南。

所以现在北京的国子监,还能看到辟雍大殿和环绕周围的环形水道。而全国各地的府学州学县学,学宫前的水池都是半圆形的,都叫泮池。

仪征在宋代是真州,所以有州学。州学始建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起初在城西南长乐坊,后来迁到东门;南宋绍兴七年(1137)在城南榷货务旧址重建;明代降州为县,建县学于玄妙观东;嘉靖四年(1525),巡按御史李东将玄妙观拆毁,地皮划归东隔壁的学宫,县学(宋元时期的州学)得到了扩建,其位置在今天的解放路市政府。

万历十三年(1585),知县樊养凤认为科举成绩不佳是县学风水不好,力排众议,将县学与资福寺互换,这样县学就搬到了今前进路实验中学和人民医院停车场及病房大楼的位置,泮池还在,就在实验中学里,池畔是有不少柳树,不知是不是明清柳树的后代?
泮池新柳(大兵摄).jpg 【泮池新柳(大兵摄)】

“泮池新柳”能成为真州八景之一,关键有两个看点:一是仪征县学建筑规模确实较大;二是仪征县学人才辈出,文武状元、榜眼、探花、传胪“品种”齐全,三朝阁老、父子传胪、两世开府、簪缨华胄佳话不断,确实是仪征的骄傲。

康熙二十三年(1684),时任礼部侍郎、在丹徒老家丁忧的张玉书,应邀为仪真邑绅许松龄等捐资修缮县学善举作《记》,他在《记》中说道:“余往日过仪真,爱其风土类江南。学宫望江,群峰如暮云横天末,而高柳夹道,绕泮池左右。墙内桃李数十株,花时若图绣。吾固知其人文之必盛。”可谓“泮池新柳”的真实写照。

从《道光重修仪征县志》给出的“学宫图”,结合县志有关描述,可知县学大概有这些建筑:

中路:“宫墙万仞”照壁、东“金声”牌坊、西“玉振”牌坊、泮宫门、泮池、木栅屏墙、东“圣域”牌坊、东下马碑、西“贤关”牌坊、西下马碑、棂星门、东名宦祠、西乡贤祠、大成门、东庑、西庑、大成殿、东祭器库、西乐器库、明伦堂、尊经阁(文武状元牌坊具体位置不明确);

东路:奎光楼、青云楼、文状元桥、崇圣祠、土地祠、教谕衙门、教谕衙大堂、照厅、祀厅、两进上房和一般用房;

西路:武状元桥、训导衙门、训导衙大堂、照厅、祀厅、两进上房和一般用房。
学宫图.jpg 【学宫图】

寺学互换后学宫建筑的建设和主要修缮情况:

万历十三年(1585),知县樊养凤、教谕李衡迁学宫于资福寺,得到上级支持,盐、按两院(巡盐御史、巡按御史)拨银三千八百两。原大雄宝殿,改为大成殿;前面的水池即作为泮池;在泮池北树立起棂星门;在大殿后建起了明伦堂;堂后建了尊经阁;其东南侧建教谕衙;稍北,建启圣祠;西偏南为训导衙;衙稍北,建乡贤、名宦祠各一;儒学门在棂星门左;青云楼又在儒学门左;东引淮水入泮,造石桥跨之;其他僧舍房舍,也分别有用。

万历二十六年(1598)知县苏守一重修文庙时,在屏墙外建东、西二坊,曰“腾蛟”、“起凤”。天启三年(1623)知县牛翀元重修儒学时,改建坊,名曰“金声”、“玉振”。

万历四十年(1612)知县欧阳照重修学宫时,建文昌阁于巽方(东南),匾曰“奎光”。

顺治十年(1653),两淮运副朱懋文捐诸商公费,重修明伦堂。知县牟文龙以提学佥事张能麟。檄修学宫,葺“居仁”、“由义”二斋。教谕左国林于泮池之东,仍造石桥。(吏部尚书王永吉有《记》,其中说道:“泮池之东,左、右构桥其上,颜曰‘龙跃’、‘天池’”。)
康熙五年(1666),教谕舒文灿莅任,初见学基气涣不聚,即捐己赀,环宫筑垣二百馀丈,葺大成殿暨两庑戟门,增教谕衙左辅屋三间,宫墙内外,遍植桃、李、柳数百馀株。

六年,教谕舒文灿念启圣公久无祀所,因前任黄盐院捐有修学银百金,在县领出,同邑人汪森然,重建启圣祠于敬一亭故址。正祠三间,左、右廊庑,规度宏伟(启圣祠原建于尊经阁左)。

康熙五十六年(1717),知县陆师于棂星门外设屏墙,墙中树以木栅,左右立圣域、贤关二坊,坊外立下马碑二。又改建启圣祠于大成门东,移照壁于泮宫牌之南,摹苏州吴县学“宫墙万仞”四字于壁。

康熙五十七年(1718),知县李昭治凿泮池,如半月形。池外筑堤,名曰“瀛洲”。堤上植桃、柳数百株,堤外挑玉带河,南北与市河通。

状元坊,在儒学前,一为雍正癸丑会状陈倓立,一为康熙丙戌科武状元杨谦立。乾隆庚子榜眼江德量附。这两座牌坊立于何时,县志没有交代。

以上仅为建筑物有增加的记载,历次修缮记录众多,在此就不一一列入了。

关于仪征县学的修缮,特别要提及的是许承远、许松龄、许彪、许华生、许天球家族。

康熙十五年(1676),许承远捐资重修大成殿,徐元文(1634-1691,字公肃,号立斋,昆山人。顺治十六年1659年状元、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国史馆总裁官)为之作《记》,其中说到其弟许承家于丙午(1666)、许承宣乙卯(1675)中举;

康熙二十三年(1684),许承远之子许松龄与吴爱(舅氏、监生),同修明伦堂,吏部侍郎张玉书(1642-1711,字素存,号润甫,丹徒人,顺治十八年1661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谥文贞)为之作《记》。

康熙二十八年(1689),许松龄、许恒龄兄弟与其他乡绅一起,捐资将圣殿由三间扩建为五间。

康熙五十三年(1714),许松龄之子许彪,重建尊经阁、名宦祠、乡贤祠。江南省三任学政胡润、余正健、谢履厚分别为之作《记》。

雍正十三年(1735),许彪之子许华生,重修学宫。两淮盐政高斌、扬州知府高士玥、仪征三任知县许惟枚、戴仁行、金秉祚分别为之作《记》。

以上资料出自《道光重修仪征县志》。

邓桂安《清代仪征许氏家世研究》一文援引民国《歙县志》记载,乾隆十八年(1753),许华生之子许天球增葺仪征学宫。

该文还援引汪世清《石涛诗录》:“歙唐模许氏,明末有明良、明贤兄弟,以经商扬州起家。明良子承远( 1616-1676) ,字继先,居仪征,以义行著。长子松龄,即‘许颐民先生劲庵’,承父业与弟葵庵桓龄仍居仪征,家有许园。其家旧业原在扬州郡城,留耕园或即在郡城仍保留的别业”;王鸣盛(1722-1797,字风喈,号西庄,嘉定人,乾隆十九年1754榜眼,官至光禄寺卿)的《仪征县许氏五世建学记》,称赞“许氏于学非有职守而勇于义”。

说一下状元桥。

万历十三年(1585),知县樊养凤迁学宫于资福寺,东引淮水入泮,造石桥跨之;

崇祯七年(1634),知县姜埰从诸生所请,泮池两旁开小河,引入江淮之水,改石桥为小板桥;

康熙四十六年(1707),巡盐御史曹寅、李煦,运判黄家征重修明伦堂,邑人黄复征等复造泮池东石桥,稍徙而南,名曰“状元桥”。
这条信息让我们多少有些尴尬,长期以来大家都认为,状元桥是为了纪念或表彰陈倓考中状元而建的,但陈倓考取状元是雍正十一年(1733),史料显示先有状元桥,后有状元郎。

由于县志没有更详细的说明,所以笔者推测,黄复征等将此桥命名为“状元桥”,是为了给学子们讨个好口彩,寄予美好愿望。也有可能是纪念宋代真州状元蔡薿。毕竟,位于县治东城外的状元坊就是为纪念蔡薿而建的;道光二十五年(1845),还在县学明伦堂增立宋丞相吴敏、状元蔡薿等人的牌位。

乾隆二十六年(1761),邑人程元基、杨文澜、经纶等,倡修圣殿、明伦堂、尊经阁、两庑宿舍、泮宫坊照壁、东西状元桥、大成门皆鼎新之;

乾隆三十六年(1771),通学捐修东、西状元桥。
文状元桥.jpg 【文状元桥】

以下“仪征县学修葺碑记”,是乾隆三十四年(1769),宛陵(宣城)江素所撰、銮江(仪征)李芳所书、旌德刘葆光镌刻,出土于学宫遗址,今为市人民医院宿舍区,仪征博物馆藏。

查县志,有“乾隆三十年(1765),教谕江素修葺厅事”,可知江素是仪征教谕,县志上江素的《记》文,与出土碑文一致,只是县志记载时间与碑文所署时间有四年的差距。

江素《记》略曰:“仪征学署,自始迁此地,至国朝顺治十八年(1661),计七十七年。冯公益熺捐赀重建,得免颓废。于今,又百有馀年矣。岁久不修,栋宇倾圯,鞠为茂草。余辛巳(1761)四月莅任,寓宿尊经阁下。阴晦之夜,风号雨注,恒惧覆压。乃亟构材兴工建修,至孟冬月告竣,光明完固,倍胜于旧。内外前后,始砌砖石甬路,以免雨雪泥泞。计捐银二百馀金。或告余曰:‘人谓子拙,异时拆归,非计也。’余闻而异之。夫坐寒毡者,半属寒士。业以前人之拆毁为非,讵复踵其陋辙?继来学官,不费经营,而家人、妇子得以萃聚安居外,与宿儒、俊士,谈经论史,砥节砺行者,或亦乐余之拙也夫?”
仪征县学署重修记碑,出土于学宫遗址(今人民医院宿舍区).jpg 【仪征博物馆藏县学署修葺碑记】

查县志职官表,江素系乾隆二十五年(1760)任职,他自述辛巳(1761)四月莅任,孟冬月告竣,就是说当年冬季第一个月(10月)修缮工程就完工了,因为只修教谕署,所以工程量不太大,但也修了半年。估计《记》是乾隆三十年(1765)所撰,碑是乾隆三十四年(1769)所刻。

县学迁到新址后,因地势低洼,经常被淹,建筑物也维修频繁。康熙五十七年(1718)-六十一年(1722),西充李昭治任仪真知县,他笃信“通则利,而阻则害”,加之大家都认为“江淮之水不合,则邑中之甲科不振”,遂决心整治县城水系,疏浚市河。先在市河西北段少试,结果当年“大熟”,全县丰收,于是有了信心,继续筹资挑浚市河,将流经县学但已淤塞的一段也同时施工,将泮池改造成半月形,池外筑堤,名曰“瀛洲”。堤上种植桃、柳数百株,堤外挑玉带河,使县学南北都与市河贯通。康熙五十九年(1720)乡试报捷,全县创纪录地有十一人同时中举(《县志》卷十《河渠志》“水利”条目援引泾川郑相如《重开仪征市河碑记》表述为十一人,但《县志》卷二十八《选举志》则记载乡举九人、贡举五人、恩赐一人),大家为李昭治立了一块碑,碑文较长,有兴趣的同志请参看《县志》卷十之《河渠志》。厉惕斋诗赞:

纸坊桥过顺流东,
迤逦行来到泮宫。
四面柳荫遮不断,
一船人在绿天中。

十一名中举者中有一位名叫陈倓(1695-1739,字定先,号爱川,曾赐一品服,充册封安南使)。他于雍正十一年(1733)再接再厉考中进士。更重要的是,他是这一年(癸丑甲科)会试第一名、殿试第一名,三十九岁的状元!

仪征县学(包括宋代州学)有辉煌的历史,《道光重修仪征县志》之选举志统计历代进士,宋代93人、元代1人(蒋宫,府志有载,县志只载其乡举)、明代22人、清代50人(截止到道光三十年1850),补齐咸同光三朝14人,实为64人。

科举成绩位列前四名的有:

蔡  薿                宋崇宁五年(1106)                状元
景  旸                明正德三年(1508)                榜眼
陈 倓                清雍正十一年(1733)        状元
江德量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        榜眼
谢  增                清道光三十年(1850)        探花
陈嘉树                清道光二年(1822)                传胪
陈  彝                清同治元年(1862)                传胪
吴筠孙                清光绪二十年(1894)        传胪

注:北宋蔡薿(nǐ),虽幼居真州,但《宋史》指其为开封人,《嘉庆重修扬州府志》、《道光重修仪征县志》皆载其为仪征人。《嘉靖惟扬志》卷十九亦载其为仪真人。
嘉靖惟扬志蔡薿.jpg 【《嘉靖惟扬志》蔡薿书影】

仪征县学历代武科,明代武举18人,武胄21人,清代武进士17人,武举94人。

杨谦为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武状元。

从仪征县学(州学)走上仕途,官居二品以上的有:

蔡  薿(1067-1124,北宋,官至吏部尚书)
吴  敏(1089-1132,北宋,官至知枢密院事)
刘大中(?-1140,北宋,官至参知政事)
曹  义(1390-1460,明代,官至辽东总兵)
杨  谦(生卒年待考,清代,官至天津总兵)
杨  凯(1684-1765,清代,官至湖广提督)
阮  元(1764-1849,清代,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傅)
吴文镕(1792-1854,清代,官至湖广总督)
卞宝第(1824-1893,清代,官至闽浙总督)

2018年7月4日,扬州阮元文化研究所一行16人来仪征寻访阮元遗迹,参观陈集、白羊山、仪征县学等处。图为部分同志在仪征县学(今仪征实验中学)内阮元汉白玉雕像前合影,左起:阮元六世孙阮锡安、扬州文联原主席曹永森、笔者巫晨、《阮元年谱》作者王章涛。
阮元雕像.jpg 【阮元雕像】

本文中所述科举前四名及官居二品计16位仪征乡贤,另见笔者专文介绍。

晚清仪征画家诸乃方所作《浪淘沙•泮池新柳》

游学志膺扬,向此趋跄。郁葱佳气满明堂。
泮水源通淮泗远,芹藻留香。
古柳拂宫墙,行听莺簧。柔条嫩碧舞低昂。
多士惯邀青眼顾,云路翱翔。
泮池新柳.jpg 【泮池新柳】





欢迎关注“仪征事”公众号(yizhengshi0514)和巫晨个人微信(wuchen0514),查看我的更多文章

双十一售书.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管理|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 ( 苏ICP备05004226号-2 )

GMT+8, 2024-4-27 22:23 , Processed in 0.075554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公网安备 32108102010430号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