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302|回复: 0

读《大学中庸》心得体会 (4)

[复制链接]

854

主题

1112

回帖

9765

威望

博士

Rank: 8Rank: 8

金钱
11622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7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表于 中国–江苏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本帖最后由 华文手写诗刊 于 2019-10-27 08:48 编辑

读《大学中庸》心得体会 (4)
姚大鹏

君子必以诚为贵

至诚固然可以推而至
赞天地之化育但主
要的功夫还是诚已
《中庸》说诚者自
成也 而道自道也
者物之终始 不诚无物
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里的也就是《文言》
修辞立其诚的诚 不过《中庸》

作者将它提到了更大
高度 诚者实也 所有
物都是一种客观存在
而凡是存在物都有它
实体 有它的实有性
这种实有的性质就叫
所以说不诚无物
人是一种存在物 有它
实体 有它的实有性 不诚就即

是否定了自己的这个
实体 所以君子诚之
为贵诚的反面是不
实所以朱熹解释说
故人之心一有不实
虽有所为亦如无有
君子必以诚为贵人也
由于成己的目的是
为了成物而物又是无穷的

所以的任务也就成
无穷 《中庸》接着说
故至诚无息 不息则久
久则征 征则悠远 悠远
则博厚 博厚则高明
的不断深化 随着
成物的不断扩大 诚的
主体的道德修养也日益
增进 由博而厚 由博厚而高明

博厚配地 高明配天
于是与天地参的境界
达到了 儒家的宗旨是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诚己固然是诚的主要
功夫 但却不是目的
以《中庸》又说诚者
非自成己后已也 所以
成物也 成己 仁也 成物 知也

性之德也 合外内之道
故时措之宜也 由于
诚是客观物质的属性
本身是一种天道
也就是一种天性人能充
分发挥之熟练地运用它
也就成了人性《中庸》
诚者天之道也
之者人之道也 诚者不勉而中

不思而得 从容中道
人也 诚之者择善而固
执之者也”“诚者就修养
境界而言 人修养到了
至诚的程度 就能不勉
而中不思而得 从容中道
中和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诚之者就修养过程而言
那么 诚的修养主要有哪些过程呢

《中庸》说博学之
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行之提出学
行五字 而且分别提出
学必博 问必审 思必慎
辨必明 行必笃的要求审
笃是个态度题目
要认真 刻苦 也就不难
做到但博学和明辨不光是态度

主要是个下功夫的题目
所以《中庸》说人一能
之己百之 人十能之己千
果能此道矣 虽愚必
明虽柔必强人的资质
力是不一样的 有强有弱
但有了这种己百己千的
精神 也就无不可至了
就肯定每一个人都可以致中和

只要有心 施诸已而不愿
勿施于人 是至诚无伪的
一个方面 要求别人做到
自己首先做到 则是至诚
无伪的另一方面 《中庸》
作者借孔子的口说君子
之道四 丘未能一焉 所求
乎子以事父 未能也 乎臣
以事君 未能也 所求乎弟以事兄

未能也 所求乎朋友先
施之 未能也要求别
人是轻易的 口使令指
就可以了 但要把对别
人的要求反求诸已
求儿子对自己作到的首
先自己对父亲做到
求下级做到的 首先对
自己的上级做到就很不轻易了

连无所不能的孔子也说
丘未能一焉而这种推
己及人 反躬自问思想
作风 正是人品的伟大
和崇高所在 诚的反面是
所以至诚还得与欺
伪作斗争 不但不能欺人
也不能欺心《中庸》说
忠恕 违道不远 施诸己而不愿

亦勿施于人尽己之心
为衷冬推己及人为恕
忠能恕 也就距中庸之道
不远了 然则哪些东西是
忠恕呢?《中庸》举了一
个最为浅显的例子
诸己而不愿 亦勿施诸人
凡事都能设身处地为他
人着想 凡不愿加在自己头上的

决不强加在他人的头上
这样人间就多了很多理
增长了很多中和
气氛 这种要求人和反诸
己的关系从某个角度说
是言与行的关系《中庸》
以为 行不敢不勉 而言
语则不敢尽 《中庸》说
庸德之行 庸言之谨 有所不足

不敢不勉;有余 不敢尽
言与行不仅有个如何对
待的题目 更有个彼此关
系的题目《中庸》说
顾行 行顾言 君子胡不
慥慥尔言语的时候要顾
及自己的行动 行动的时
候要顾及自己的言语
使两者一致 而不能使两者脱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管理|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 ( 苏ICP备05004226号-2 )

GMT+8, 2025-5-7 09:34 , Processed in 0.027024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公网安备 32108102010430号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