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618|回复: 0

[游记] 探访仪征古迹之真州复闸

[复制链接]

663

主题

1862

回帖

1501万

威望

管理员

Rank: 10Rank: 10Rank: 10

金钱
96158179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0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巫晨

“真州复闸”是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的真州一座著名的水运设施,《梦溪笔谈》是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科学著作,真州复闸因此名扬天下。复闸又叫厢闸、塘闸,区别于早期的单闸(斗门、陡门、冲船闸)。《交通大辞典》定义,船闸要具备“厢形构筑物,由上、下游引航道与上、下游闸首连闸室组成。闸室是停泊船舶的厢形室,借助室内灌水或泄水来调整闸室中的水位,使船舶在上、下游水位之间作垂直的升降,从而通过集中的航道水位落差。”对照这个定义,真州复闸具备了现代船闸的要素。

《梦溪笔谈》中“真州复闸”的原文:

淮南漕渠,筑埭以畜水,不知始于何时。旧传召伯埭谢公所为,按李翱《来南录》,唐时犹是流水,不应谢公时已作此埭。天圣中,监真州排岸司、右侍禁陶鉴始议为复闸节水,以省舟船过埭之劳。是时工部郎中方仲荀、文思使张纶为发运使、副,表行之,始为真州闸。岁省冗卒五百人,杂费百二十五万。运舟旧法,舟载米不过三百石。闸成,始为四百石。其后所载浸多,官船至七百石,私船受米八百余囊,囊二石。自后北神、召伯、龙舟、茱萸诸埭,相次废革,至今为利。予元丰中过真州,江亭后粪壤中见一卧石,乃胡武平为《木闸记》,略叙其事,而不甚详具。

原文不长,全部翻译成白话文:

淮南地方的漕渠,修筑埭(坝)来蓄水,不知道开始于什么时候。旧时传说,召伯埭是东晋谢安修筑的,考查唐代李翱《来南录》,这里在唐朝时还是畅通的流水,不应该在谢安时代就已经修筑了这座埭。天圣年间,监管真州排岸司、右侍禁陶鉴,开始商议修建复闸,节制水位,用以减少行船过埭的辛劳。当时,工部郎中方仲荀、文思使张纶任正、副发运使,上表奏准以后,首建了真州闸。每年可减少河卒(用工)五百人、杂费一百二十五万。船运旧法规定,一条船载米不得超过三百石。闸建成后,开始时可装运四百石,以后载运数量逐渐增多,官船达到七百石,私船可装米八百多袋,每袋是二石。自此之后,北神、召伯、龙舟、茱萸等埭,都相继废除,至今成为水运之利。我在元丰年间路过真州,在江亭后面的粪土中发现了一块横倒着的石碑,原来是胡武平所撰的《木闸记》碑文,大略地叙述了这件事,但是不很详尽。

沈括在文中记载了真州复闸的建设时间(天圣年间)、建设者(监真州排岸司右侍禁陶鉴、工部郎中发运使方仲荀、文思使发运副使张纶)、单船载重量(始四百石、后官船至七百石、私船受米八百余囊,囊二石),效益(岁省冗卒五百人、杂费百二十五万、废诸堰至今为利),文中还提到了胡武平所撰的《水闸记》。

胡宿(995-1067),字武平,晋陵(常州)人,仁宗天圣二年(1024)进士,官至枢密副使,谥文恭。曾任扬子县尉,扬子县为真州附廓县。

县志上录有胡宿的《通江木闸记》碑文,篇幅较长,摘录其要紧之处:

乾兴中,侍禁陶侯鉴,寅奉辟命,掌临岸局……经始二闸之谋……时,制置发运使、工部方公仲旬,文思使张公纶,咸以硕望,注于上心……时,太守都官曾公乾度,前倅职方王公汝能,咸秉心勤瘁,协志赞勷……

……扼其别浦,建为外闸,砻美石以甃其下,筑强堤以御其冲。横木周施,双柱特起,深如睡骊之窟,壮若登龙之津。引方舰而往来,随平潮而上下。巨防既备, 盘涡内盈,珠岸浸而不枯,犀舟引而无滞。用力寖少,见功益多。即其北偏,别为内闸。凿河开奥,制水立防。……木门呀开,羽楫飞渡,不由旧地,便即中河。

自天圣纪号三年之冬,庀徒皆作,越明年孟夏,僝工大毕。

翻译成白话文:

乾兴年间,侍禁陶鉴到真州掌管航道,因漕运业务繁忙,设想用内外闸来代替过坝,发运司正副使方仲荀、张纶赞同并上表请求朝廷批准,真州知州曾乾度、真州通判(倅职方)王汝能也尽力支持。

扼住运河入江口建成外闸,地基用上好的条石堆砌,修建很牢固的堤坝能抵御水流冲击,两根立柱用横梁加固。闸室之深,就像黑龙睡觉的巢穴,闸室放水时,就像强龙过江翻腾。船只进入闸室后,随着水位升降而升降。大闸关闭后,闸室内形成漩涡,闸壁经受住冲击安然不倒。大船进入闸室没有障碍,只费很少力气,就有明显效果。在闸室偏北处,建有内闸。两闸之间还开凿有澳河,用以补充闸室水源,防止水涸……木闸门开放时,只要轻松划桨就能出闸,不像从前过坝那样劳累,就能到达闸门另一侧的河道。

通江木闸工程天圣三年(1025)冬季开工,第二年(1026)孟夏(四月份)竣工。

胡宿的《通江木闸记》,记载的通江木闸建设领导者有五人,他们是,监真州排岸司右侍禁陶鉴、工部郎中发运使方仲荀、文思使发运副使张纶、真州知州曾乾度、真州通判王汝能。工程天圣三年(1025)冬季开工,第二年(1026)孟夏(四月份)竣工。

该文对真州复闸的闸室、上下游闸门、调整闸室的水位、船舶在上、下游水位之间作垂直的升降等要素记载得非常清楚,这就奠定了真州复闸在世界航运史上的重要地位。

2010年11月7日,为期6天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大会暨第25次全体会议在上海世博中心召开,南京博物院选送三维动画片《运——真州水闸》,获得了优秀作品奖,该片用三维动画复原了北宋真州复闸。

【三维动画:《运——真州水闸》】

在仪征县志上,还记载有乔维岳的“二斗门”(《宋史》有载),比陶鉴的通江木闸还要早42年。

乔维岳(926-1001),字伯周,后周南顿县(今项城)人,显德初年进士,官至知审官院,逝后赠兵部侍郎。太平兴国八年(983)起任江淮发运司副使。

《宋史·乔维岳传》(卷三百七)记载:

“建安北至淮澨,总五堰,运舟所至,十经上下,其重载者皆卸粮而过,舟时坏失粮,纲卒缘此为奸,潜有侵盗。维岳始命创二斗门于西河第三堰,二门相距逾五十步,覆以厦屋,设悬门积水,俟潮平乃泄之。建横桥岸上,筑土累石,以牢其址。自是弊尽革,而运舟往来无滞矣。”

翻译成白话文:

从建安军(仪征)到淮河码头,运河河道上有五道堰,船舶通过时,要上下折腾十次,重载的漕船必须卸下粮食,空船过堰。过堰对船只的损害很大,粮食的损失也很多,行船的运卒以此为借口,乘机偷盗侵占漕粮。

乔维岳上任后,在运河上西河段第三堰创建了“二斗门”(两道闸门),两门相距五十步(约78米),盖上屋顶,闸门使用的是悬吊方式,放下闸门使闸室积水,就像涨潮一样,等到水位与另一侧齐平,则开闸放船。

在闸室两岸之间还建了一座桥,用石块护住土堤,使地基更加牢固。从此,原来行船过堰的弊端都被革除,漕船运行畅通无阻了。
乔维岳的二斗门,建于太平兴国九年(984),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座有明确记载的船闸,比西方最早记载的荷兰厢闸(1373)早了389年。

真扬运河上的五座堰,是北神、召伯、茱萸、龙舟、新兴,北神堰在楚州,召伯堰在召伯,茱萸堰在湾头,没有争议;龙舟堰得名于魏文帝临江试龙舟,可能在江都扬子桥或仪征扬子津;新兴堰记载不详,但《真州复闸》一文提到了“自后北神、召伯、龙舟、茱萸诸埭,相次废革”,独未提新兴堰,可推论陶鉴通江木闸和之前的乔维岳二斗门都是建在新兴堰,仪征县志将乔维岳二斗门收录其中,是认可其在仪征境内。

真扬运河是个“L”翻转型,楚州到湾头是南北向,湾头到仪征入江口是东西向,站在扬州的角度,称湾头-江口为西河,则茱萸堰为第一堰、龙舟堰为第二堰,新兴堰为第三堰,顺理成章。但此说并无文献证实,所以仪征县志上的说法,有些学者并不认可。由于“西河第三堰”的位置记载不详,所以二斗门是在仪征还是江都(宋代没有邗江县,仪征与江都在朴席东接壤),历来颇有争议,但肯定是在真扬运河东西向河段上。

陶鉴的真州复闸是不是乔维岳二斗门的直接继承,因“西河第三堰”有争议而不能确定。与乔维岳二斗门位置难以确认不同的是,陶鉴真州复闸有比较明确的记载,通过对其闸址历代的维修记录,可以追踪考证并定位到今天的地图上。我的考证结论:南门国庆南路附近正是真州复闸临江一侧的闸门位置,另一处闸门位置在海德花园。
真州复闸位置图.jpg 【真州复闸位置图】

具体的考证经过,参见我的论文《真州复闸位置考》。

真州复闸的诞生不是偶然的,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的漕运高峰,曾创下空前绝后的年运800万石记录,作为运河入江口,真州是名副其实的漕运咽喉,巨大的运输量和频繁过坝的困难,催生了这个世界第一的高科技设施。

宋代仪征运河,今天依然能见到河道,从东门水门进入城墙内,向西到达清真寺,在清真寺西面不远处拐弯向南,进入海德花园楼盘,在海德花园内再折向西,经国庆南路向西出南门水门,出南门水门后再折向南,从玉带河经清江石闸入江。这段河道,在海德花园和仓桥新村这两个楼盘处遭到填埋,已经消失。现在国庆南路老南门水门附近已经拆迁推平,据说又要建设新的楼盘,不知能否保留和利用南门水门附近的水道。

东门外河道.jpg 【东门水门外河道】

清真寺西侧拐弯处.jpg 【清真寺西侧拐弯处】

海德花园内河道.jpg 【海德花园内河道】


【南门水门外西护城河】





欢迎关注“仪征事”公众号(yizhengshi0514)和巫晨个人微信(wuchen0514),查看我的更多文章

南门西护城河.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管理|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 ( 苏ICP备05004226号-2 )

GMT+8, 2025-1-24 05:33 , Processed in 0.060932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公网安备 32108102010430号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