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958|回复: 0

《雷公炮炙论》学习心得 (4)

[复制链接]

854

主题

1112

回帖

9765

威望

博士

Rank: 8Rank: 8

金钱
11622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表于 中国–江苏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雷公炮炙论》学习心得 (4)
姚大鹏

用动植物变化 鉴别中药材

巴颗小紧实色黄 豆即颗有三棱色
若刚子颗小如枣核 两头尖
与豆即用 刚子勿使” 雷氏从大小
和外观形态等方面 对巴豆及伪品
(刚子)的性状特征进行了鉴别
如黄精 “凡使勿用钩吻 真似黄精
只是叶有毛钩子二个 误服害人
精叶似竹叶”雷氏仅从原植物叶片
上的钩刺特征 就对黄精和钩吻进行准确区分

不同中药材及其基原均具有独有的
性状特征 通过人体感官(眼耳口鼻
舌等)的感受 采取手掰 口尝 鼻闻
眼看 耳听等传统鉴别手段 能够简
便快捷地进行定性鉴别 此种鉴别
方法雷氏多有阐述 经初步统计
“正品(伪品)”还包括蜈蚣(千足虫)
商路(赤葛) 共计23个正品(65
伪品)理化特性 雷公炮炙论阐述了部分中药材

正品(伪品)的理化特性差异 并从静
电吸附特性 荧光特征 金属实验等
方面进行鉴别 如琥珀“琥珀如血色
安于布上拭热 吸得芥子者真也”从
摩擦引发静电吸附 从而对琥珀
其伪品 (红松脂 石珀 水珀 花珀
象珀 瑿珀)进行了区分 如丹砂“有
梅柏砂如梅子许大 夜有光生 照见一
室”从梅柏砂的荧光特征与其他品种进行鉴别

又如阿魏“凡使多有讹伪 其有三验
:一将半铢安于熟铜器中 一宿至明
沾阿魏处白如银 永无赤色”利用阿
魏酸对铜的化学反应进行鉴别诸如
秦皮的热水溶液对光显碧蓝色荧光
磁石可吸附铁粉等等 该方法在当今
得到了发展和延伸 且客观性强 受主
观因素影响小 因此依靠中药材特异
理化特性进行鉴别具有优势值得进一步挖掘

嗅觉特点利用嗅觉 对中药材进行鉴
别是枟雷公炮炙论枠的常见方法
菖蒲“凡使菖蒲 勿用泥菖 夏菖
件如竹根鞭 形黑气秽味腥 惟石上生
根条嫩黄紧硬 节稠一寸九节者是
真也”嗅觉感受是其鉴别方法之一菖
蒲即石菖蒲 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
干燥根茎 药典对石菖蒲的 性状描述
为“气芳香 味苦 微辛”以其气味特异而区别

于泥菖和夏菖 利用嗅觉差异可鉴别
多类药材 如唇形科 菊科药用植物等
唇形科如薄荷 藿香 荆芥 香薷等
外形虽近 但气味不同 又如雄黄“凡
使勿用黑鸡黄 自死黄 夹腻黄 其臭黄
真似雄黄 只是臭不堪用 时人以醋洗
三两度 便无臭气 勿误用也”因多种
伪品在颜色上与雄黄极为相似故嗅觉
感受(气味差异)是雄黄与其多种伪品的有效鉴别

再如血竭“凡使血竭 勿用海母血
相似 只是味咸气腥”血竭与海母血在
外观上虽极相似 但仍可从气味上进行
鉴别 雷公炮炙论利用嗅觉特征进行鉴
别的 经初步统计 其“正品(伪品)”还
包括木瓜(和圆子 蔓子 土伏子)等共5
个正品(10个伪品)味觉特点利用味觉
感受对中药进行鉴别 也是枟雷公炮炙
枠常见方法 如前胡“凡用野蒿根缘真似前胡

只是味粗酸 用之令人胃反不受食
真前胡 味甘微苦也”野蒿根粗酸
胡甘中带微苦 口味不同 从而加以鉴
又如胡麻“凡使有四件八棱者
头尖紫色黑者 又呼胡麻并是误也
巨胜有七棱 色赤 味涩酸 是真 又呼
乌油麻作巨胜亦误”巨胜子味涩酸以
此异于胡麻仁 再如蒲黄“凡使勿用松
黄并黄蒿 其二件全似 只是味异蒲黄为香蒲科

植物水烛香蒲 东方香蒲或同属植
物的干燥花粉;而松黄即松花粉
松科植物马尾松 油松或同属数种
植物的干燥花粉 黄蒿则为菊科植
蒲黄 松黄 黄蒿三者属不同科
三者味觉差异较大 因此味觉可
作为鉴别要点 始于神农尝百草
尝身试的传统鉴别方法仍然简便有
雷公炮炙论 利用味觉进行鉴别
经初步统计 其“正品(伪品)”还包
括质量优劣即使中药材的基原相同
因受多种因素影响 药材质量仍大有优劣之别

雷公炮炙论 重视中药材质 择其优
而用之 并在鉴定质量优劣方面积
累了丰富经验 如山药“凡使山药勿
用平田生二三纪内者 要经十纪者山
中生 皮赤 四面有须者为妙”雷氏
从山药的生长年限 生境 表皮颜色
须根特点四方面进行优劣评判认为
生长年限短 非生长于山间者不入药
现代研究亦表明 野生山药质地硬 柴性大

粉性小 皮色深 苦味重 其疗效明显
优于家种品种 又如滑石“凡使滑石
莫误用之 有白滑石 绿滑石 乌滑石
黄滑石 皆不可用”从矿物颜色上对
四种滑石进行了区分 说明了白滑石
可用 而他种滑石皆不入药 再如石硫
黄“凡使石硫黄 勿用青赤色及半白
半青半赤半黑者 自有黄色如鸡雏初
出壳者贵也。”从颜色上对多种硫黄的质量优劣

进行了区分 目前中药材市场对药材
分等级 分规格 分产地等的做法
延续了药有优劣 质量有别的理念雷
氏突出强调质量优劣的 经初步统计
其“正品(劣品)”还包括大戟(附生者)
雀苏(雀儿粪) 共计10个正品(40
个劣品)利用它种动物(植物)鉴别
公炮炙论 利用动植物接触中药材时
发生的变化来进行中药鉴别该方法具有开创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管理|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 ( 苏ICP备05004226号-2 )

GMT+8, 2025-5-7 02:56 , Processed in 0.033131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公网安备 32108102010430号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