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查看: 1542|回复: 0

《五十二病方》学习心得 (1)

[复制链接]

854

主题

1112

回帖

9765

威望

博士

Rank: 8Rank: 8

金钱
11622
 楼主| 发表于 2020-1-3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表于 中国–江苏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五十二病方》学习心得 (1)
姚大鹏

小类疾病辨证论治

辨症不同于辨证 所谓辨证 即通
过四诊进行八纲 脏腑等辨证分析
病因 病机等对患者表现的症状体
征进行综合分析 辨别为何种病证
马王堆简帛 医书中的症状辨症治
疗学思想 即将疾病依据所表现症
状的不同特点 进一步区分为若干
小类 再制定与其相应的病名和治
疗方法 从症状出发所得出的诊断结论是对

证候本质的揭示 结论准确可靠方
便灵活 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深远意
义 是中医诊断的优势与特色所在
什么是症状 症状指机体因发生疾
病而表现出来的异常状态 包括患
者自身的各种异常感觉与医者直
接感知患者的各种异常表现 症形
声字 楷书“症”是“ ”的分化字 今简
作证本义指证言 作为病的验证即病象后俗

遂改作症 从广正声《说文 言部》
曰 “告也 从言 登声 ”本义为证实
《中华大字典广部》曰 “症 俗字”
本义为病象 即症候中医的整体观
念认为脏腑与体表是内外相应 内
在脏腑病变的信息 会反映于体表
《丹溪心法》云 “有诸内者形诸外”
说明症状 是人体内在病理变化的
外在表现 因此 症状所反应的信息 大多是

疾病证候的本质反映1973年底在
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了大量帛书 大都是失传两千年的
佚书 还有部分简牍 计610枚 其
中医简200枚 其中包括一批从未
传世的古医书15种 内容涉及经络
理论 病因病理 针灸 砭石疗法 药
物疗法 养生 导引 房中诸多方面
《五十二病方》是马王堆医书及至目前已整

理出版的简帛医书中 内容最为丰
富的一部医学方书 也是迄今为止
已知的我国最古老的医学著作 马
王堆简帛医书中的症状 辨症治疗
学思想 即将疾病依据所表现症状
的不同特点 进一步区分为若干小
类 再制订与其相应的病名和治疗
医方 即是辨症诊断的具体运用现
列举《五十二病方》中的一些有小类病名

疾病简要说明辨症治疗 “痂”的小类
病名“濡痂”“生(产)痂”“干痂”等“
”的小类病名 “牝”“牡”简书言“ 者有
牝牡 牡高肤 牝有空(孔)”的小类
病名“无名而痒”“行山中而?出其身
如牛目”“露”等 “的小类病名 “蚀口
鼻”蚀齿”等“痈”的小类病名 “痈自发
者”“痈肿者”等 “痔”的小类病名 “牡
痔”又有“蠃肉”“鼠乳状”“多孔者”“居窍旁(者)”

“居窍廉(者)”“牝痔”又有“有空(孔)
而脓血出者”“有数窍 蛲白徒道出”“未
有巢者”“巢塞直者”“人州出不可入者”
等 “疽”的小类病名“骨疽”“肉疽”“肾疽”
等 痈的文献记载《灵枢 痈疽》曰
“营气稽留于经脉之中 则血泣(涩)而
不行 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 壅遏而
不得行 故热 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
腐则为脓 故命曰痈” 凡肿疡红肿高起 热疼痛

周围界限清楚 未成脓前无疮头易消
散 成脓后易溃破 溃后脓液稠黏 疮
口易敛者都称为痈 多因外感六淫饮
食失宜 外伤染毒等致营卫不和邪热
凝聚 气血凝滞 热胜肉腐而成 因其
发病部位不同 痈之名称很多总括为
内痈 外痈两大类有多种疮毒的泛称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 “太阳司天血
变于中 发为痈疡” 具体的指疮面浅 局部有红

肿 热 疼痛 皮肤光泽而薄 分泌液
黏稠或有腥臭味等阳性类型的疮毒
后世称为“外痈” 还有发于脏腑的如
肺痈 肠痈 后世称为“内痈”痈皆多因
外邪入里化热或过食肥甘 湿热蕴积
气血瘀滞 化毒腐肉败筋所致临证均
有肿胀 热 疼痛及成脓等症 属急性
化脓性疾患 好发于皮肤韧厚的项背
部 也可见于上唇和腹壁常见于身体虚弱或糖

尿病患者 开始表现为大片酱红色炎
症区 逐渐形成多个脓头中心部塌陷
状似蜂窝 痈的治疗 痈者壅也为阳
属六腑毒腾于外 其发暴而所患浮浅
因病原禀于阳分中 盖阳气轻清浮而
高起 故易肿 易脓 易腐 易敛 诚为
不伤筋骨易治之症也 患处剧痛常伴
有全身寒战 发热治疗除局部用外用
药外还需用内服药治疗外科治疗需作深达筋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管理|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 ( 苏ICP备05004226号-2 )

GMT+8, 2025-5-7 04:39 , Processed in 0.02482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公网安备 32108102010430号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